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经济

专家:靠压低发行价难根治新股“三高”问题

2014年01月31日 19:31

光明网讯 (记者靳铃涵)自本轮IPO开闸以来,证监会针对改革出台的措施,引发了市场密切关注和讨论。在新股市场经历了证监会“点刹”和叫停后,证监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先是新股发行价格大面积被查,以奥赛康为首的一批新股随即宣布暂缓上市。在监管部门一次次“打补丁”似的调整新股发行制度之后,新股上市首日又遭遇了大面积“秒停”。而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本轮IPO重启虽然监管层是以改革为出发点,但是结果目前看来并未达到政策预期,未来还要看证件会的后续政策跟进。

上市公司中关村科技发展独立董事许军利认为,虽然证监会此次提出了改变治理方向和方式,由原来的政府包办一切——既管投资人又管发行主体,走向还权力于市场,只要是不违反法律法规,按照规范操作,但实际上目前新股发行后证监会的一系列举动还是过分干预了新股市场。如果证监会还继续按照当前的思路来处理问题,继续过多干预市场行为,靠制定量化标准来控制新股发行价格,将市盈率量化管理,这对新股“三高”的问题来说,也是治标不治本的。

目前新股市场的一些行为被证监会认为是超出了监管层原有预期,侵犯了股民利益,证监会想要简单平衡各方利益让大家都挣钱,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样也很难达到改革的目。改革必然要付出代价,且改革路上不出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就要考验监管层的智慧。

在徐军利看来,虽然在面对证监会的大面积价格审查时,新股纷纷暂缓上市脚步,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新股就存在发行价和市盈率多高的问题。如果新股价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那就不应该被认定为价格过高,毕竟新股在上市准备前期都是要进行询价的。强制压低新股发行价格或是进行价格干预都是没有意义的。市场机制下形成的市盈率,也不应以监管层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同目前已经上市的新股虽然在首日上市时涨幅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秒停”也限制了首日成交及换手率,新股在上市第二日才能看出价格走势。

许军利认为,目前我们监管层的思维还是重在监管,而不是强调市场为主体,这样资本市场也很难向市场化方向来发展。虽然市场化未必一点错误也没有,但监管层也不应惧怕市场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市场化发展为前提,同时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惩罚违反相关规定的相关责任人,才能逐渐让我们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31/7572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