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从“长城”到“泰山” 我建设海洋强国迈出新步伐

2014年02月11日 13:06

 

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作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首个科考站,泰山站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又一个新起点,也必将成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又一坚强基石。

泰山站正式建成

据介绍,泰山站位于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居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中山站522公里,距昆仑站约60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6度58分,南纬73度51分,海拔高度2621米。年平均温度零下36.6度。

泰山站设计建筑面积1千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410平方米,采用拼装式模块化轻型金属材料建设,底部支撑采用整体架空式。泰山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的需要,具备科学观测、人员住宿、发电、物资储备、机械维修、通讯及应急避难等功能,并配有储油设施。同时建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配备400吨级内陆运输车队设备。

据介绍,泰山站主体建筑由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负责建设,由28名人员组成的建设队伍克服高寒恶劣天气等种种困难,经过53天不懈努力,于2月8日完成建站任务。

1

(2月8日,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这是泰山站主体建筑透视图。)

南极科考新跨越

虽然被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泰山站的圆环形外表、叠型结构和高架设计,让它被众多网友称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环形结构视野开阔,减少风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解释说,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作为我国第4座南极科学考察站,同时又是国际上在南极大陆的7座内陆考察站之一,泰山站是一座夏季使用的考察站。它主要承担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的“中继站”任务,同时为南极内陆格罗夫山考察提供支持。完善的科学观测、人员住宿、发电、物资储备、机械维修、通讯及应急避难设备,将极大改善科考队员们的生活条件,提升考察队运输能力和工作效率。

“通过发电设备获取能源,房间内可以达到20多摄氏度,可以洗澡,厨房可以开伙,相比现在内陆队员们一个月洗不了一个澡那是大大改善了。”曲探宙说,现在的泰山站暂时只完成了主体建筑建设,还不具备人员生活条件。此后,泰山站还将经历两到三次南极考察队的建设过程,由科研人员和施工人员同时入驻,边科考边建设。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罗斯海附近建设一座可以常年使用的考察站,位置靠近南极点。”曲探宙表示,到那时,我国将在南极大陆面向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三个方向都拥有考察站。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只是小孩子水平。”曲探宙说,“美国一年投入南极考察的人员数量,就超过了我们过去30年的总人数。”

小孩子也可以有大作为,我国南极科考并不乏拿得出手的成果。尤其是昆仑站的建立,让我国取得了在国际公认最理想地点开展深冰芯钻探的优势。我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在冰穹A地区的成功一钻,获得了迄今世界上分辨率最大的三维深冰结构和冰下地形数据。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科研热点,深冰芯钻探可以获取南极冰盖深处百万年前形成的冰芯样品,用来了解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的变化。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吴军说:“谁能拿到这个数据,谁就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具有权威发言权。”

“我们的策略就是立足现有的能力水平,瞄准科学前沿问题。争取在我们领先的领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曲探宙表示,我国应当为人类认识南极、了解南极作出贡献,也应让世界各国充分了解我国开展的极地考察活动,消除种种误解和猜忌。

2

 

走向海洋强国迈出新步伐

作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首个科考站,泰山站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又一个新起点,也必将成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又一坚强基石。

从1984年第一次南极考察起,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经历了30年的艰辛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长城站、中山站的建立使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登上南极洲的梦想;昆仑站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南极科考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洲腹地的跨越;今天泰山站的建成则使我国在南极考察站的数量上、南极科考活动的覆盖范围上以及支撑保障能力上,均迈上新台阶。

极地科考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遥远神秘的南极大陆有着很多未解之谜。它驱动着全球大气、大洋环流和碳循环,有着丰富的陨石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是各国科学家眼中的科学宝库。不断拓展我国南极科考的深度和广度,将帮助人类更加科学地认识地球环境、揭示自然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极地科考对一个国家来说有着更深的战略意义。南极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唯一没有主权归属的大陆。我国作为《南极条约》缔约国和协商国,将全面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遵循南极条约体系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增强中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

在探索南极的行列中,中国属于后来者,极地研究水平与几个大国相比仍有相当大差距。我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正在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在极地科考领域应当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期盼,以泰山站建立为新起点,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不断跨越,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11/7581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