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马鞍山:上演现实版《扶不扶》 80后市民:扶!当然扶!
2014年02月12日 11:08
当你走在马路上,看见有老人摔倒了,想必大家都会伸手扶一把,然而屡屡发生的“摔倒老人讹人”事件把“扶不扶”变成了拷问道德的最大问题。在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里,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成为金句,郝建扶起了摔倒的老人,小品也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现实中,结局同样可以完美温馨。在安徽马鞍山市,也发生了这样一个“扶不扶”的故事。
扶还是不扶?看到老人摔倒,80后美女伸出援手
2月10日下午3时30分,在马鞍山日报社广告中心工作的80后美女朱珠起身去倒水喝。转身之际,透过透明的玻璃门,她看见大门外的台阶上有一位老人趴在那里。于是她连忙放下水杯,跑到门外,只见一位老人趴在台阶上,一手扶着高一级的台阶,刚起身便又倒了下去,反反复复了几次,没能站起来。“老人家,你怎么了?我扶你起来。”朱珠走上前,伸手扶起了老人,慢慢地挪到了她的办公室里。把老人安顿在沙发上坐好后,朱珠这才仔细看了一下老人,发现他穿着一条睡裤和拖鞋,上衣是敞开的,由于在地上躺了许久,老人身上还有些灰尘。“家……家里人找不到……到我会着急的。”老人说话含糊不清,一边说话,身子一边在颤抖。朱珠给老人倒了两杯热水,老人一口气喝完了,便不再吱声。
在询问老人姓名、家庭住址时,朱珠才发现,老人家除了记得自己的姓名叫黄秀山(音)以及大儿子叫黄卫东外,其他的全都记不清了,家庭住址也只能报出一个向阳村。为了帮老人及时找到家人,朱珠只好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汇报完老人的基本情况,朱珠一边等消息,一边安慰焦急的老人。期间她又拨打了六七次电话向派出所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5时,派出所传来了好消息,老人的家人已经报了警,在得知老人的现状后,他们立马往广告中心办公室赶。
送老人和他的家人到门口时,朱珠还不忘叮嘱老人的家人:“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天又这么冷,一个人出来万一摔倒了多危险啊,你们回去要记得写一张纸条或者把老人卡给他装好。”
扶人者朱珠:扶不扶?没想那么多!
现在扶摔倒老人被讹的事屡见报端,扶老人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朱珠给出的回答非常直接:“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当时情况那么紧张,天又很冷,老人家趴在地上真的很可怜,不扶我都看不下去。”
在家人来领老人时,老人的大儿子黄卫东问起朱珠的名字,朱珠只是干脆地回答他:“名字就不用说了,不管是谁的父亲,老人摔倒了我都会扶的。”
“现在看到老人摔倒了,大家有时心里会有疑虑。我扶老人家的时候,也确实有两三个路人经过,还跟我说不要扶,会被讹钱,只是我没有想那么多,看到老人家又冷又疼,不扶起来我于心何忍呢?”朱珠说道。
老人家属:希望这件事情能给社会“扶”的勇气
“‘摔倒老人讹人’让多数人是心有余悸的。可是我的父亲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位勇于助人、热心善良的美丽女孩!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让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好人还是占大多数的!”这是黄卫东写给朱珠的感谢信里的一段话。在信里,黄卫东表示,自己的父亲已经82岁了,朱珠能够扶起他,一家人都很感动。
前来送感谢信的老人家人并没有见到朱珠本人,在把信交给朱珠的同事时,他说,除了感谢,他们家人更希望能通过这件事给社会扶起老人的勇气。在发生了那么多扶老人被讹的负面事件后,一个年轻女孩仍然能够毫不犹豫伸出手扶起摔倒的老人,这样的勇气正是现在社会所缺乏的,也是最值得提倡的。
编辑手记
从彭宇案开始,“扶不扶”最终演变成了全民讨论的道德良知问题,甚至连卫生部都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近年来,发生的扶老人被讹的事情很多,很多人在面对摔倒老人时开始退缩、冷漠。《扶不扶》的小品里,郝建在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不扶”从来就不该是个问题,怎样让缺乏信任的社会重拾信任才是要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12/7582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