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宣讲家访谈文稿

第一期:背党弃民的政治改革

2014年02月14日 08:50

 

【编者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所制作的《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六集专题片日前已被中央列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材。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北京市委讲师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依六集专题片蓝本,联袂打造专家访谈节目《以史为鉴——汲取苏联亡党亡国的经验教训》,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辅助教材在宣讲家网站播放并推广,全方位多层面地为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更好的学习参考和服务。我们将陆续刊载每期节目的访谈脚本,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史为鉴》——背党弃民的政治改革

第一期

嘉宾:吴恩远(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王正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

                     究员)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访谈节目——以史为鉴,我是钱明。

九十年前,十月革命的炮火鸣响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辉煌发展的序曲。

七十年后,金戈铁马的雄心豪情灰飞烟灭,甚至世界地图上那炫目的红色标记也消失不见。

从光荣与梦想,到哀叹与唏嘘。这是一个国家所面临的生死考验。

这,就是苏联。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这部六集专题片被中央正式列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材,在接下来的几期节目中,我们将结合这部专题片把历史轮盘的指针再次拨回20年前,把目光重新投向那片昔日伟大辉煌的红色热土,一同感受曾经荣光的最后那抹充满变数和疑问的末日余晖。

【介绍短片】:

解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已过去20多年,但克里姆林宫上空红色的带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悄然落下的那令人叹息的一幕,却仿佛永远定格在眼帘。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共新一届最高领导人。

他一上台即宣称要实行“加速”战略。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向和有力的举措,不到两年,苏联经济便陷于困境,人民生活开始恶化。

1988年6月,苏共中央决定“根本‘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重心由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在上任半年多的时间里,戈尔巴乔夫迅速把亲西方的谢瓦尔德纳泽、雅科夫列夫等人拉进苏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对各级干部包括军队领导人进行了大幅撤换或调整。到1986年2月,15个加盟共和国党中央、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更换了19人,40%以上的中央委员是新人。到1988年初,几乎所有部长、中央机关的部门领导、各委员会负责人均遭替换、开除或数次调换岗位。

【主持人】对20年前的那场剧变,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所进行的政治“改革”,他究竟是怎样把苏联一步步推向深渊的?今天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吴恩远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王正泉先生两位专家,帮助我们更专业、更严谨地解读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欢迎两位教授老师!

PART   一:政治“改革”(解体的导火索)

故事点1:第一步“改革”准备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初先是拿经济开刀,作为国家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将刀锋转向了政治领域?(经改失败,归罪政治,核心问题是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主持人】戈尔巴乔夫上任后,立即着手对苏共中央进行调整,如此大的决心来自哪?其中又有谁起了关键作用?(重要助手亚·尼·雅科夫列夫)具体是如何调整的?(大幅换人)

【主持人】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有一位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他又是谁?以前在政治领域中起到什么作用?现在他在这场“改革”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故事点2:第二步制定“目标和理想”

短片:

 

1988年6月28日,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全面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大幕,并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攻击社会主义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是“不人道”、“不民主”,从而把对极少数人的无产阶级专政偷换演变为对绝大多数人的资产阶级专政。

【主持人】对于会议所确定的目标和理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应该怎么理解?为什么当初会提出这样一句话?这对苏联和苏共接下来的走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改变国家性质,从根本上确立资产阶级专政)

【主持人】我们来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1989年春,全苏人民代表选举开始,这是一次怎样的选举?(戈尔巴乔夫效仿资本主义议会制)选举中发生了什么?(过程混乱,反苏反共份子也是候选人)对此,戈尔巴乔夫是如何应对的?(不干预,主动放弃选举领导权)选举结果如何?(反对派当选,苏共很多党委落选)有什么影响?(戈尔巴乔夫说,很多中央委员会委员落选,无法召开政治局会议) 

故事点3:第三步:取消宪法第六条

【主持人】在分裂苏联的过程中,“民主派”始终在要求取消宪法第六条。那么宪法第六条的内容是什么?(苏共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它在宪法中处于什么地位,对苏联和苏共又有什么意义?(是苏联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法律和政治保障)

【主持人】它的取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萨哈罗夫率先提议,“跨地区议员团”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萨哈罗夫代表跨地区议员团再次提议,戈尔巴乔夫推动苏共中央全会向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修宪第六条等建议,随后第三次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修改第六条)

【主持人】第六条的取消对苏共和苏联意味着什么?(否定党的领导,否定苏联国家性质,背弃人民)

PART   二:多党制(解体的开始)

故事点1:铺垫:设置总统制

【主持人】总统在西方的政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戈尔巴乔夫在废除宪法第六条后是推出总统制的?又是通过什么当选总统的?(1990年3月15日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当选总统)

 

【主持人】总统制和多党制对于社会主义性质的苏联来说是福还是祸?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苏联出现了比世界上的总统还要多。每个州、每个自治区共和国、每个加盟共和国,每个民族的小区都有总统)

故事点2:加快解体的步伐:苏共二十八大

【主持人】1990年7月的苏共二十八大是苏共历史上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什么决议?

【主持人】这项决议与最终苏共解散有什么直接联系?(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退出,“民主派”也与苏共决裂,从制度、组织到思想完全蜕变为民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形式)

故事点3:最后一道防线:苏共丧失军权

【主持人】军队对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马克思韦伯:国家就是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实体,暴力就是国家机器,而军队又是最关键的暴力手段。毛泽东同志有“枪杆子中出政权”。)苏共丧失军权标志着什么?

【主持人】苏共为什么会失去对军队的领导?(内外+军队自身)有什么后果?(迅速崩盘,被反对派控制)

故事点4:“8·19”事件

【主持人】其实《俄罗斯在诉说》这部片子说到:苏共丧失军队领导权的导火索是“8.19”事件,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8·19”事件的始末?该事件对苏联最后解体产生了什么影响?(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借机镇压事件参与者,共产党员遭到追捕和迫害,加盟共和共纷纷独立,苏联解体)

【主持人】苏共93年的无数荣耀,戈尔巴乔夫用6年挥霍殆尽,“8·19”之后这栋国家大厦更是顷刻瓦解。从该事件到苏联正式解体大概经历了多长时间?为什么会如此迅速?(放弃苏共领导权、丧失军权导致“民主派”和支持者势力掌控局面)

【主持人】“8·19”期间,作为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和民主派领头羊叶利钦在做什么?(镇压、迫害起义者,俄罗斯独立、叶利钦成为总统,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在苏联生命的最后时光,各派反应如何?(苏共和民主派截然不同的表现)

【主持人】1922年后的63年间,工农大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独立解放与富强富裕,苏联岿然屹立;1985年后的6年间,戈尔巴乔夫疯狂进行着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的政治重塑,苏联轰然倒下。69年的乾坤剧变、风谲云诡,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言,又有哪些深刻的经验教训呢?

PART   五:结束语

【主持人】正如东正教莫斯科及全俄大牧首基里尔说的:“人们本来瞄准的是当时的政治体制,而最后遭到重创的,却是历史悠久的俄罗斯”。

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系列节目,再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14/7585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