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宣讲家访谈文稿

第二期:灾难性的经济变革

2014年02月14日 08:52

 

【编者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所制作的《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六集专题片日前已被中央列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材。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北京市委讲师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依六集专题片蓝本,联袂打造专家访谈节目《以史为鉴——汲取苏联亡党亡国的经验教训》,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辅助教材在宣讲家网站播放并推广,全方位多层面地为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更好的学习参考和服务。我们将陆续刊载每期节目的访谈脚本,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史为鉴》——灾难性的经济变革

第二期

嘉宾:周新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亭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节目——以史为鉴,我是钱明。

上期,我们重温了20年前苏联政治领域的那场巨变,然而,噩梦远没有结束。

这次则是经济领域。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苏俄高层在犹豫,在彷徨,“怎么办”“如何办”或许最能形容他们当时的心情。面对官僚集团的贪婪掠夺,面对并不乐观的国内状况,苏俄领导层到底是是如何做的呢?

【介绍短片】

解说: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

这张面值为1万卢布的证券,不是一张普通的有价证券,它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见证着一场举世罕见的鲸吞公有资产的私有化浪潮。

1985年3月,对于当时的苏联人来说是一个萧瑟料峭的春天。

刚刚当上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踌躇满志。1985年苏共中央四月全会确立加速发展战略后,急于塑造自己“改革”者形象的戈尔巴乔夫接连到各地的工厂和农村视察。

【主持人】改革在不同国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每个政府对经济改革都是谨小慎微、循序渐进。而戈尔巴乔夫却只用6年时间便完成了经济体制的乾坤倒转,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新城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汪亭友先生两位专家,一起聊一聊苏联最后6年的这场灾难性的经济变革。欢迎两位专家老师!

PART   一:准备“改革”(铺垫)

故事点1: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主持人】戈尔巴乔夫一上台就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后来却又没了下文。谁上台都会希望发展经济的,怎么提了一下就不再提了呢?您怎么评价这种战略?结合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请专家帮我们分析一下加速战略的弊端在哪?

故事点2:反酗酒运动

【主持人】当时,戈尔巴乔夫搞了个轰轰烈烈的反酗酒运动,没多久就又不再提了。反酗酒总不能说是错的吧?

 

PART   二:实施“改革”

故事点1:开始改革

【主持人】1987年6月苏联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要搞经济体制改革?这个改革有没有成效?能简单讲一下对它的评价吗?

【主持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改革初期,在面对不同派别,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时,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自己的立场发生着巨大转折,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

短片:面对汹涌而来的私有化思潮,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先是反对,接着观望,然后是调和、妥协,直至转为完全支持。

1989年2月,戈尔巴乔夫说:“关心社会主义,相信社会主义,忠于这一制度,不接受私有制,不接受人压迫人的制度,因为所有这些宝贵的东西都与整整几代苏联人血肉相连。”

然而到了1990年8月,还是同一个戈尔巴乔夫,却以公有制束缚了人的劳动积极性为由,攻击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认为“改革”“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取消公有制的“垄断”地位,推行公有企业非国有化、私有化。他还以计划经济没有效率为借口,主张完全放弃国家的宏观调控。

【主持人】那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端的转变?(反对如何反对,支持如何支持)又是什么促使他发生这样巨大的转变?

故事点3: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主持人】研究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历史的人都认为,1988年的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为这次会议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请两位专家介绍一下所谓“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带来的影响(由汪教授讲)。

故事点4:1990年的三方案之争

【主持人】谈到苏联的经济改革,大家还会记得1990年的三个方案之争。沙塔林提出的“500天计划”、雷日柯夫提出的政府方案和戈尔巴乔夫“总统方案”,他们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又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引起那么大的争论?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500天计划”又叫“休克疗法”,请专家给我们解释一下其中的含义。

PART   三:“改革”终结(尘埃落定)

故事点:“世纪大拍卖”

【主持人】在整个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创伤时,有一个词很震撼,叫“世纪大拍卖”,我们通过短片了解一下。

短片:这是一次“世纪大拍卖”。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迅速、最疯狂的私有化,是少数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瓜分和掠夺全体人民财产的强盗行为。他们乘私有化“改革”之机,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把苏联几代人艰苦奋斗积累的成果,瞬间化为自己口袋里的财富。其结果是,造就了占总人口5%到7%的俄罗斯新贵,而使绝大多数民众陷入贫困,与之相随的还有社会的分裂和动荡。

许多俄罗斯人称20世纪90年代为充满苦难的“疯狂年代”。

 

【主持人】现在大家都承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了,那我们要问一问专家,20年前的这场经济“改革”究竟是革了什么?如何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进行定性?

【主持人】20年前,苏俄经济改革疾风劲雨,但是它吹熄了冉冉圣火,淹没了革命大道;20年后,我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那请问专家,我们的经济改革应从苏俄的惨痛经历中吸取什么教训呢?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由汪教授讲)

PART   四:结束语

【主持人】在当时的苏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有企业只值1300美元,经济“改革”带来的,只有灾难。在莫斯科一个地铁通道的墙上,有这样一条显赫的标语“资本主义就是死亡!”

好,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系列节目,再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14/7585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