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先进性建设

做好群众工作要常怀“三颗心”

2014年02月19日 09:02

 

会做群众工作,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基本功。笔者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常怀 “三颗心”。

常怀一颗诚心

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诚心就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就是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交往,更需要真心实意,要换位思考,要以心换心,对群众要有真情,对群众保持真心,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群众是最诚挚、最善良的,哪怕是真诚的一句安慰,实际的一点行动,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要在群众面前说大话、乱表态,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当群众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作为领导干部要明白,我们的心与群众有多近,群众和我们的感情就会有多深。毛泽东曾说:“党员与群众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要保持这种鱼水深情,就必须要坚定地走党的群众路线,?要十分坚定,模范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自觉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心里装着群众,眼睛向着群众,脚步迈向群众。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世情、国情如何变化,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工作中与群众愉快合作,在学习上与群众平等交流,在生活里与群众融洽交心,以我们的真心赢得群众的真心。对群众保持真心,就要做他们干事创业、成才致富的阶梯。必须坚持把竭诚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对群众保持真心,就要做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诉求,切实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只要我们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越来越多的群众就会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党的事业发展就会永无止境。真诚能够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

常怀一颗耐心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充分说明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柏拉图曾经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走群众路线,做群众的知心人,体现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然而,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对做群众工作虽然怀有热情,也确实很想把工作做好,但实践中却束手无策,有心无力,总感觉办法不够多,对群众和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有的党员干部不熟悉政策法规,不掌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熟悉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甚至引起群众的抵触。

做好群众工作,怀揣一颗耐心是十分重要的,靠耐心赢取群众的信任,克服急于求成的情绪,坚持耐心、细致、深入地做工作,直到实现让群众满意,让群众舒心。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情,是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积累出来的,开展群众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群众接受能力不同,有的能够理解国家政策,支持政策相关要求,有的则不理解,对于在基层开展工作的干部来说,耐心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耐心、用心才能将国家政策、法律条规细致的讲解给群众,让群众了解、明白。

 

群众在干部的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干部是为民服务的,而不是与群众闹心的,开展工作中,对于一些看似不太合理的诉求,我们的干部坚决不能缺乏耐心,跟群众闹心。要认真倾听,进行适当解释说明和引导,要学会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只有发乎于心的话语才能让人信服,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必须耐住性子、扑下身子,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要有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的工作态度,要体贴入微、耐心周到。必须坚决抛弃“讲官话、讲大话”的不良作风,用简单、朴实的话语与群众沟通交流,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心服口服气顺,将倾心为民的“正能量”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心中。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成功地做好群众工作。

常怀一颗宽容心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宽容是一个人人格品质、胸怀气魄的体现,更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操守和从政智慧的反映。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宽容的最高境界。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阔。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做群众工作,对待群众更需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对待。领导干部一定不能先入为主、心存芥蒂地视群众为“群氓之众”、拒斥群众于千里之外,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包容的心态平等地看待群众、以和善的态度友好地对待群众、以平和的言行坦诚地接纳群众。

当前社会处于快节奏的转型期,广大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个别人心中有苦闷、有委屈、有怨言,领导干部要换位思考地理解群众的利益需求和情感宣泄的现实,进而谅解个别群众的情绪性冲动和不理智言行。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能装事,能容人,能吃气,不能为了所谓的尊严,一味地与群众计较是非得失,更不能因为被群众批评和指责而暴跳如雷、睚眦必报,要宽容群众的不理解、误解,甚至是指责谩骂,不能有埋怨之心、抱怨之言和怨怒之举。面对牢骚怨言、批评指责,甚至是骂声,要能从逆耳之言中反思自己的执政方式、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在共识中实现和谐。宽容不是胆怯,也不是懦弱,对错终有公道,是非自在人心。一些不和谐或者紧张的干群干系必定会因“容”而“融”, 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彼此间的相互宽容。

(作者单位:山东东平县委党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19/759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