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让领导干部的“亲民秀”成为常态

2014年02月20日 09:27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媒体称十八大后官员扫雪挤公交等亲民秀增2倍

@新京报:【已经无法阻止领导“亲民”了】“包子效应”引领官员亲民风尚。宁夏书记、主席上街扫雪、南京市长雨中挤公交……统计显示,十八大后官员更注重自身形象塑造,“亲民秀”年均次数29,是十七大年均9.4次的3倍。不过,“亲民秀”总归来说是进步,如果连秀都懒得作,说明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想什么了。

 

官员亲民秀,秀秀又何妨?

何为秀?“秀”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有表演、展示的意思。以汉语词性来说应为中性。但是在现实中,在“秀”字前面加个“作”字往往就成了虚假、欺骗、忽悠的同义词。而作秀之所以让人们深恶痛绝,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部分官员为片面追求“政绩”,而不顾“政德”,摆架子,好面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泛滥。二是媒体大肆的宣传报道或者干脆说“炒作”,市委书记坐地铁与记者“偶遇”,市长冒雨乘公交竟然没被群众认出,这种过度的刻意的宣传在吸引公众眼球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公众的质疑,结果是官员百口莫辩,公众更加怀疑。三是社会公众与官员之间存有隔阂。社会公众认为官员为民谋利益,为民做好事是其“份内之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官员则希望自己的工作或者成绩能够得到鲜花和掌声,这是其自我认同和被社会公众认同的表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官员沽名钓誉,玩花架子,耍假把式搏“噱头”,大做表面文章的例子,这不仅影响了官员的个人声誉,更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官员这个群体乃至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但是,是否因为公众的质疑,官员就该停止“秀”了呢?答案是万万不能。在笔者看来,类似坐地铁、挤公交、扫雪、做清洁等亲民秀,官员不仅要“秀”,更要“秀”出水平,“秀”出风采。理由同样有三:

一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官员必须要“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归根到底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就必须要“秀”。当然这里的“秀”是中性的。它是介绍决策、亮明态度、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改善和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消除隔阂的必要手段。

二是官场的生态现实决定了官员必须要“秀”。在官场世界中,为了生存立足,为了头上“乌纱”,为了形象,为了政绩,真心也好,假作也罢,都需要通过“秀”为自己施展抱负或者生存发展挣一个立足之地。人非圣贤,官员有这样“自私”的想法也很正常。只是,需要这“秀”更多的要在自己的分内真心服务,用心履职,体现以人为本,先利群利人再利己。

三是转型期的社会现状决定了官员必须要“秀”。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观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滞后,导致了诚信与道德的缺失。一个缺乏自身价值认同与共同信仰的社会必然产生浮躁,造成时刻以怀疑的眼光打量世界,审视自己。因此,需要官员通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秀”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来为这个转型期的社会树立诚信与道德的标杆,来逐渐改变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和政府公信力的负面看法,并最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倘若,官员的亲民行为一受到“作秀”的质疑便全部作废,那才是真正的“作秀”,这个社会也将陷入诚信缺失与道德沦丧的深渊。

领导亲民秀,秀出责任,更秀出时代常态

十八大后领导亲民秀,越来越让我们感动,亲民从转变工作作风,走群众路线,到践行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先后出现10地省(区)委书记下基层下地锄草顶烈日挖洋芋,与群众吃住一起,与基层干部职工一起研究发展问题,一起谋划发展大计,让我们看到了十八大后全国各省市领导干部在走群众路线工作中实事求是,将发展放在心里,将谋事干事的工作理念放在心里,将服务群众,为民声发展多做惠民工作放在心里,让群众感受到领导的温暖,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让领导的亲民活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这些亲民活动让我们群众感动,更是让我们群众赞叹,好的工作新风在政府部门揭开了新的一页。

今天,省市领导出现在我们群众身边,不仅仅只是在工作时间中能够看到了,在很多普通情况下,我们更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由习主席吃早餐到庆丰包子铺,和普通群众一起共同聊家常,到广州市多名领导坐地铁上班让群众偶遇,再到大理州委常委、市委书记褚中志等人来到了桃源村桃园码头,开展清洁活动扫厕所,到宁夏主席上街扫雪,南京市长雨中挤公交,乃至到今天江西省省委书记强卫同志下基层与矿工同志排队就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刮起了新时代领导干部走基层,以身作则,亲民爱民活动的最炫民族风。这些偶遇,我们不能再用作秀这个词了,如果还用作秀这个词,那我们只能够说这样的作秀,更是领导干部在全面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改革开放为党和政府工作负责一种体现,而这种体现更是责任彰显。

十八大后领导亲民秀之风劲吹,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号召的转变工作作风走群众路线和践行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好风景,面对这样的风景,我们应该要说的是,这样的偶遇永远会成为常态,这样的最美永远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也许在某一天我们的每一位群众都会在生活中邂逅到我们的领导干部,他们更会用实际行动,和我们一起共同为发展尽心力。

媒体称十八大后官员扫雪挤公交等亲民秀增2倍,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群众要拍手,我们要点赞,我们在党中央全面推进改革的号角里,我们的领导干部更会用更多的实际行动,秀出时代新风,秀出时代的最美。

 

领导亲民势潮无可阻挡

政府官员带头清扫街道看似平常,很多人认为此乃“举手之劳”,每年的俸禄不能白拿,吃着老百姓给的粮食就应该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虽然事实是如此,但是透过这些领导的细微行动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领导官员们放下了“官架子”,敢于冒着严寒扫大街,大家更注重的是“亲民”,官民一家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的要为老百姓谋福利,不仅要给大家带来经济效益,更应该走好群众路线,放下官架子,把自己当成老百姓其中的一员,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更多的了解官员了解政府,只有领导真正的走到群众中去才能获得真实的民情,了解更多的情况,帮助群众解决更多的难题,才能让政府的形象蒸蒸日上,政府工作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最终才能实现真正的“官民一家亲”。

以往我们经常听到老百姓议论某些公务人员上班不务正业,工作不积极,不不负责任,群众有问题需要帮忙的时候总是你推我、我推你,有功的时候都巴不得分自己一份。更有些官员整日在办公室“养尊处优”,从不到老百姓中去体察民情,总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铁饭碗就整日挂羊头卖狗肉,对老百姓的正事不闻不问,但是不要忘了身为父母官,合不合格的标准在老百姓心中,脱离了群众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

总之,在十八大之后呈现出来的乘坐地铁、为民让路、上街执勤等那股前所未有的“亲民”新风尚不是官员在作秀,这是干部队伍进步的表现,是值得大家称赞的壮举,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

【启示与思考】 

媒体盘点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或体验民众生活的时候,发明了一个新词儿“亲民秀”。这或许是马年开始引发最多议论的一个词汇了。

官员做亲民秀,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从职能上来看,官员就是为民服务的,而要让群众能够感受到或是知晓,作秀无疑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了,所以不管是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外国首脑,还是国内的中央领导或是地方政要,作秀几乎都是一种“必修课”。

所以一系列的官员亲民秀,让人目不暇接,这是一件好事,既说明了官员们更加重视民意,想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争取群众的支持,也说明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的觉醒,促使官员更加亲民、更加设身处地地为群众利益着想。

然而,在叫好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意,在做好秀宣传好自己的同时,更要让秀有一个精彩的续集。

一方面,亲民秀不能一秀了之,不管是领导干部带头扫雪,还是风雨中挤公交,虽然都是小事,但也反映出了他们的亲民,不过,这样的秀过后,更应该思考一下,如何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让群众过得更加温暖,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等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亲民秀秀过之后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亲民秀做得再好,其实都不如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不如为群众切切实实地做些好事和实事,要知道,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感受到真实的实惠,才是最好的“秀”。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20/7593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