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北京要闻
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首次发布
2014年02月21日 09:01
前天的北京还是碧空如洗,昨天就突然变了脸,天空灰霾一片,空气质量急转直下,PM2.5浓度在24小时之间翻了一倍。中午时分,市气象台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本市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根据预报,未来三天,北京的空气质量难以走出重度污染,提醒市民做好健康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从目前来看,未来一周,本市的空气质量都不理想,预计要等到27日,浓厚的雾霾才将最终消散。
变化:空气质量连跌三级
一天之间,北京的天气瞬息万变——前天,北京天空湛蓝,污染物扩散条件一路上升,全市的空气质量普遍维持在良好级别;隔了一夜,北京的天空就像突然蒙上一层灰霾,污染物扩散条件连续下滑,空气质量陷入重度污染水平。
监测数据显示,从前天8时到昨天8时,PM2.5浓度翻了一倍。前天8时,城六区的PM2.5浓度大概在71微克/立方米,西北部的PM2.5浓度在29微克/立方米左右;而到了昨天8时,城六区的PM2.5浓度已经上升至156微克/立方米,西北部的PM2.5浓度也升至121微克/立方米。到了中午时分,全市的空气质量普遍陷入重度污染水平,空气质量相比前一天下滑了三个级别。
市环保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坦言,此次空气污染过程确实比之前的判断来得快,本来预计从昨天下午开始,但实际上一早就开始恶化,提前了半天多。李云婷介绍,从原来的判断来看,前天夜间的空气质量应该是良好到轻度污染水平,但没想到随着扩散条件转差,夜间已经上升至轻度到中度污染水平,加重了一个级别。从PM2.5浓度来看,前天23时到昨天8时,PM2.5浓度已经维持在130至140微克/立方米,到10时上升至150微克/立方米,而到了傍晚17时,浓度已经跳跃至27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保持了平均每小时20至30微克/立方米的上升速度。”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告诉记者,昨天白天,京城逐渐转为高压后部影响,地面盛行东南风,湿度增加得特别快,前晚20时的相对湿度还是40%,入夜后就上升至80%左右,而到了昨天7时,湿度已经达到90%以上。“这次的湿层很浅,就在近地面层,导致气象条件不利于扩散,能见度和天空状况都比较差。”郭金兰表示,此前只是考虑到昨天是晴间多云的天气,预计有转差的趋势,但湿度条件的迅速上升确实来得比预料的快。
预测:未来一周空气质量较差
昨天11时,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本市能见度较差;紧接着,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本市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三天,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预计三天都将持续重度污染的状态。而从昨天的预报来看,未来一周,京津冀地区都将持续雾和霾的天气,本市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也很不理想。
李云婷告诉记者,未来一周,京城的空气质量整体都不太好,预计五级重度污染水平发生的频次比较多。郭金兰也表示,从今天开始到27日,本市的气温呈现回暖趋势,最高气温预计达到6℃以上,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和北风,厚重的雾霾无法彻底消散。“今天到26日,京城云量多、湿度大,估计是很难看见湛蓝的天空了。”从目前来看,未来一周的时间内,京城只在下周一有一次弱冷空气,虽然能稍微减弱一些霾的程度,但效果有限,能见度还是不理想,到下周二周三又继续转差。所以,只有等到27日一股较强冷空气来京,才能彻底结束这次雾霾天气过程。
昨天,中国气象局与环保部也首次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报,同样预计未来三天,京津冀大部、山东中西部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很差,将出现持续重度污染天气,其中,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的部分地区将达到严重污染。直到27日,上述地区的重污染天气才趋于结束。
建议:应急措施需评估效果
自去年北京市开始实施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以来,昨天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信号。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从目前全市的应急工作来看,预警信息发布得很及时,也提出相应的健康防护措施,但这些应急措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和评估,并不断改进。
马军提出,要进一步研讨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效果,不能因为措施的难度性大就影响到操作性。马军举例,当空气重污染达到红色预警级别时,本市将启动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等“六停一冲”的措施,这些措施涉及面很广,对市民的生活会带来较大的影响,要对这些措施进行进一步评估,确保一旦执行时不会出现通知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等负面影响。此前,北京周边的天津、河北等城市就因为临时限行措施,闹出不少“乌龙”的情况。马军还建议可降低相应措施的实行级别,比如工厂减排、工地停工等这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在低一些的预警级别时就启动,这样不仅能给污染减轻压力,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北京必须和周边省市区进一步建立协调机制,比如遇到重度污染天,区域内排放大的水泥、化工等企业同时启动应急措施,限制排放,才能更有效地缓解污染状况;同时,充分向社会公开限制排放的企业名单,通过污染源实时监控体系,对比企业前后的排放数值,让公众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链接
重污染黄色预警
■标准
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
■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
2.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3.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4.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1.按空气重污染期间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分预案确定的重点道路,增加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2.减少土石方施工开挖规模,建筑拆除等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覆盖、洒水等扬尘控制措施。
■健康防护提醒措施
1.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运动;
2.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减少体育课等户外运动;
3.建议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
提醒
雾霾天出行应戴口罩
本报讯(记者 方芳)由于最近雾霾天气反复出现,市疾控中心昨天发布健康提示,雾霾期间应尽量较少出行,出行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选择适宜的口罩。
多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短期暴露可导致哮喘、急性支气管发病率上升,长期暴露可带来包括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等诸多远期影响。在易感人群中,这种健康效应更加明显。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雾霾期间,老人、小孩和有基础病的人属于敏感人群,应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出行时应佩戴口罩。此外,雾霾期间应尽量关闭好自家窗户,尽量减少室内活动,特别是减少烹饪、吸烟等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活动。待室外大气中的雾霾消失后应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尽快散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21/7595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