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张雪:弘扬改革精神 推动内涵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014年02月24日 14:17
张雪,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党建研究会理事,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八次、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委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大家好,非常感谢北京师范大学举办首届党建论坛,让我们有更好的向兄弟院校学习的机会,下面我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方面谈一点初步的认识。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更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办学实际,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弘扬改革精神,明确攻坚方向,注重顶层设计,加强举措配套,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更加坚定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统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首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社会上对高等教育的期盼是希望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切实承担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近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加大攻坚力度,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今年年初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召开了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一揽子管理文件,切实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加快构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一体化建设的专业学科管理平台,通过各部门有效协同,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群建设,改进考核与评价方法,通过减少学分和课程数量提高课外、校外实践比重,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分类培养、过程管理强化考核、动态淘汰为重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顺应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发展的趋势。着手组织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争在五年内集中培育、建设30门到50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有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促进校际和国际间开放课程共享,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全面创新改革。
在此基础上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学校十二五期间需要破解的发展难题,学校重点推进协同创新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和人才配制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真正做到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
二、发挥师范大学优势,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对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制,实现公办学校标准化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校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刚刚召开的北京市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其中对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充分发挥教育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更好的服务首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的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力和贡献力。
近期学校按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部署,专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服务首都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学校近期将组建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教育集团,今后将逐步扩大成员校,不断拓展附中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集团化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同时作为教改实验区,进一步促进大学教师与教育集团教师的互动交流,成立首都中小学校长研修学院和特级教师研究院,研究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承担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工程等培训项目。涉及高校的培训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完善我校教师挂职中小学和中小学校长教师到学校访学制度,实现大学学术文化和中小学教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推进大学教育研究成果向基础教育实践的转化。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研究北京市中小学、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北京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实现路径和推进策略,研究义务教育课后活动机制,提出学生减负后的活动对策和方案,研究开发信息时代基础教育优质课程共享平台,研究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共同体协同创新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推进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三、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实现途径。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遵循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依托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都师范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推进建设意见,从学生思想实际和成长特点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探索新渠道,搭建新平台,统筹设计我的梦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内容和载体,使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传统文化和德育优势,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为大学生创作了中华颂的学习读本。近期学校将要启动实施中华颂“百千万”传承教育计划,依托党团班级在100个大学生班级,100个大学生党支部中开展中华美德、主题班团会、主题党日活动,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万名学子共话中华颂,同上一堂中华美德课,同时还要举办中华颂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成立首都师大传统美德宣讲进万家,宣讲实践团。开展中华颂一加一进校园活动,即一个支部联系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开展中小学、中华美德教育宣传周活动,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推动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针对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加大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力度,推动形成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作风建设促进学校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谢谢大家!
(本稿由张雪在北京高校党委书记论坛上的发言速记稿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周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24/7599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