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视角解读中国经济前景

2014年02月28日 13:44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里,中国经济不仅在复杂困难的形势中保持了7.7%的平稳较快增长,而且转方式、调结构亮点突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曾被一些外国经济分析师视作世界经济2014年主要风险之一。在全球视野下,中国经济的动能、韧性和潜力正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莫要误读”中国经济

2013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16万亿美元,首次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首超第二产业;消费再次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物价涨幅仅为2.6%,远低于3.5%的预期目标;新增就业人口1300万,超额实现9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区域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个‘超过’显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格外难得。”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一年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先抑后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发挥了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

1

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周末召开前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

她预测,中国经济增速2014年将达7.5%,“与过去十年实现的增速相比,这当然有点低,但那样规模的经济体发展到那样的程度,势必会有所放缓。而且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放缓增速,这种做法的确恰当”。

拉加德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非常谨慎,而中国经济时常遭到“误解和误读”。

不过,拉加德同样为自己的预判留有余地。她虽然认同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但建议中国的贸易伙伴对冲这一可能性。

 

中国经济应警惕地方债务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刻调整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这是这一组织两年来首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则表示,过去五年世界经济一直依靠新兴经济体这一个引擎拉动;现在发达经济体将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引擎。

“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开始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明显感到资金短缺,原先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再度出现,这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吉姆·罗杰斯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无需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太担心。不过,他对中国地方债务水平感到担忧。

地方债务风险,是影响经济运行的“暗礁”。去年底,中国首次摸清并公开了政府性债务底数: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超过20万亿元。总体判断,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处于安全区间,但风险隐患不容小觑。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范债务风险”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足以显示中央高层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中国具有保持金融稳定的强大实力

新的一年里,中国互联网格局将深度调整和嬗变,信息网络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展开“竞争并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金融财税领域风险均需要化解……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需要以改革创新来寻求新突破。

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参照和学习国际经验教训,对“影子银行”实行有效监管。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不大,但近期增长较快,中国正谨慎应对。

 

路透社博客近日刊登著名经济记者阿纳托尔·卡列茨基的文章。文章写到,美国雷曼兄弟式崩盘不会在中国上演。他写道,提到中国是否具有保持金融稳定的工具,答案几乎可以肯定。

他说,中国的金融体系由国有银行主导,这些银行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比私有金融机构组成的由市场驱动的复杂网络更易稳定。国有银行或许在资源分配方面表现低效,但只有在政府自身破产的情况下才会破产。而中国政府或许是全世界最具偿付能力的政府之一。中国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82万亿美元。

卡列茨基说,押赌中国金融体系出现雷曼式崩盘的任何人,都需要这好几万亿美元才能唱空中国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跃文认为,任何金融产品都有出现风险的可能,监管层对于金融行业的坏账水平要求非常严格。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从经济的量转移到质的增长,着力于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和民生的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较为强劲。(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28/7605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