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全民捉贼”值得称赞!

2014年03月01日 15:58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1

南京街道挂横幅动员“全民捉贼” 抓小偷奖千元

抓住小偷,奖励1000元!最近两个月,南京栖霞区胜利三村小区门口出现了这样一条横幅。“全民抓小偷,这个有意思。”“也许是吓唬小偷的,叫他们不敢来。”自从这些横幅挂出来之后,就成了附近居民经常议论的话题。你别说,这个办法还真不错,小偷明显变少了。而且,还有一个市民抓到小偷后,已经拿到了1000元奖励。

挂了多少

在胜利三村小区门口,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横幅,下方还挂着一块“警民同心协力,创建平安家园”的横幅,落款是燕子矶街道政法综治工作中心。

记者随后又在太平村附近的几个小区绕了一圈,这样的横幅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据附近居民介绍,这些横幅大约是在去年11月出现的,“可能是街道为了整治附近的治安吧,年前小偷不是比较多嘛!”一位居民说。

“你还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管用,过年前我就没听说我们小区有盗窃案发生。”家住联珠村小区的陈阿姨在附近经营一家小卖部,居民们来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和她聊上几句。陈阿姨说,以前每年过年前,都会听说不少盗窃案,而在这些横幅挂出来后直到现在,都没听说哪家被小偷光顾了。

不过,也有居民担心,“横幅这么一挂,不就是说我们这边小偷多吗?以后想卖房可能都卖不出高价了。”家住胜利三村的张大爷觉得,光是奖励抓贼人还不够,还是希望能给小区装上监控。

小区周边随处可见“抓贼”横幅

燕子矶街道综治办副主任袁女士解释说,其实这个横幅并不只是为了抓小偷,“一来,是为了提醒大家要有防盗意识,二来,可以对小偷有警示的作用。此外,有了这些横幅,再加上街道组织的巡逻队伍,可以让居民感到更加安全,提升幸福指数。”

袁女士说,这些横幅从去年11月底挂出的,不过,到现在为止,只兑现了一次。“横幅刚挂出去的时候,有一个小伙子拿到了奖励。”据袁女士介绍,拿到奖金的是一名普通市民,他当时看见小区里有一个人鬼鬼祟祟的,就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附近的保安,在他的协助下,保安成功抓住了这名小偷。

“不过,我们后来了解到,这个小伙子还不知道我们这个奖励政策。”袁女士说,但他们最终还是拿出1000元奖励了他,因为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值得表扬。

 

兑现了吗

一市民助擒小偷拿到了奖金

挂这样的横幅,是否真的有用呢?燕子矶派出所社区副所长张文广说,虽然横幅是去年11月才挂出来的,不过,奖励抓小偷这个政策在2013年初就已经开始实行了。据了解,这样的奖励也不只是发给抓住小偷的居民,协助破案、见义勇为的市民,也可以得到至少1000元的奖金。

张文广介绍,2013年燕子矶派出所辖区内的刑事发案率,同比2012年下降了20%,“接警的数量明显减少了,这点,我们这不少民警都深有体会。”

不过,张文广也表示,发案率降低并不只是“奖励抓小偷”的功劳。去年,燕子矶派出所会定期将辖区内案件多发的时间、地点告诉街道,街道再把信息传递给各个社区,这样各个社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措施,同时也可以及时提醒居民注意,让大家做好防范工作。“我们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为了鼓励居民们参与到‘群防群治’当中,我们也正是有了街道和居民们的参与,让燕子矶这片的治安越来越好。”

效果如何

多管齐下,辖区发案率明显降低

袁女士说,除了奖励抓小偷,街道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保证小区的治安,“比如,我们给街道的老旧小区的围墙上安装了防爬刺、防爬网;组织起居民进行自发的治安巡逻;建立‘企讯通’,定期给居民发送一些安全提示等等。”从今年起,街道还将对开放式的老旧小区进行封闭,“到2015年,估计要有10多个小区进行出新,出新后,这些小区将封闭管理,到时候,街道也会小区配上门卫。”

此外,对于居民们希望装摄像头的问题,袁女士表示,街道已经开始陆续给小区装上了监控,而燕子矶派出所社区副所长张文广说,在2013年,燕子矶派出所辖区内的主、次干道上已经新增了109个摄像头,而辖区内的近60个独立小区,也预计在今后的两三年里,陆续装上摄像头。此外今年,燕子矶街道还将在辖区内推广巡更仪,“巡更仪可以记录巡检过程中的一些信息,而且管理中心还可以实时地看到巡逻人员行动的轨迹和巡检信息。”张文广说,“引进这个设备,主要是为了督促我们的巡警和保安完成巡逻任务,保证老旧小区和辖区内一些比较偏僻的地区都能巡逻到位。”

“全民捉贼”的意义在吓退贼

天下无贼,虽然不太可能,但对于小偷却是需要形成一种“人人喊打”的氛围,一些地方之所以小偷猖狂,就是因为人人自危,各扫门前雪,结果什么也保不住。

打击小偷,固然是警方的事,但我们也清楚,警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在警力不断下沉的情况下,警方也不可能动用全部警力用来打击小偷。想必多数人多深受小偷之苦,甚至有些家庭不断地被小偷“光临”,无奈之下,写下恳求信,求小偷手下留情,更有人在家里立牌供奉小偷。

小偷让人生厌,然而,小偷虽被年年打击,却仍然是相当猖獗。如何打击小偷,显然不只是警方的事,公民也有责任。诚然,与小偷斗,也是技术活,也要斗智斗勇。毕竟一般公民缺乏格斗技术,很难和小偷斗,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任小偷逍遥法外,就可以不闻不问,可以说,与小偷斗,人人有责。差别就在于如何斗,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将小偷绳之以法。

对于“全民捉贼”的做法,自然反对声如潮,其理由无非是抓小偷,是警方的事,现在转移责任,而且抓小偷会受伤,又该怎么办。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奖励1000元,也算不上重赏,也不会有人因此将抓小偷当作一门“生意”,专门去抓小偷。如果靠这个养活自己,可能也是不会轻易受伤的。事实,至今也只有一个人获奖,且这个人抓小偷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奖励规定。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担心。

当然,对于居民抓小偷,警方及相关部门也要做好一些保护措施,比如深入居民了解情况,适当地传授一些抓小偷技术,为抓小偷者投保险(放心保),一旦有居民因为抓小偷受伤,不要只限于区区千元,当各种善后工作做得完备了,小偷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敢来吗?

 

“全民捉贼”,警察何为?

表面上看,“全民捉贼”的做法会形成一种好的社会风气,会出现“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效果,也会收获捉贼的累累硕果。但是,这样的办法也会有不少的副作用。

既然捉住一个贼是1000元,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就会出现为了金钱去捉贼的“专业户”。这表面上看也是个好现象,弥补了警方人力不足的短板,处处是贼,处处是盯着贼的眼睛。但是,这和“职业打假人”是不一样的。打假得罪的是商家,而不是个体的人,是一个公司,是一个超市,是一个企业,那点钱,他们出得起,所以他们不怕“职业打假人”,依然有人在售假。他们售假的利益超越了“职业打假人”的索赔。

而万一出现了“捉贼专业户”,就不一样了。他们为了捉贼而去捉贼,必定会有一批没有正式职业的热血青年去结队捉贼。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反水的现象。假如在他们捉贼的时候,贼给了他们更多的诱惑,那么他们就可能与贼同流合污。比如说警方给的奖励是1000元,贼给他们加上100元,你说他们是将贼送给公安机关,还是放走呢?为了捉贼而捉贼的他们有可能在利益面前选择放走小偷。这样岂不让本就“天下无贼”是奢望的现实更加雪上加霜。

还有一种危险,万一这些“捉贼专业户”在长期捉贼的过程中,与贼都熟悉了,被贼劝说成了贼的话,岂不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您还别说,我刚刚就看到了这样的例子。据《南湖晚报》报道,今年嘉兴法院部门审理的几起案件中,有的便衣警察成了小偷的保护伞,有的反扒队员还辞职加入了盗窃的队伍,都已经被判了刑。

即使不会在利益引诱下出现“捉贼专业户”,就是普通市民偶尔去捉贼也是不合适的。很多贼都是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们不会给捉贼的人留什么情面。据报道显示,这几年,因为勇斗歹徒牺牲的市民逐渐增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捉贼的技术,没有捉贼的本领,他们赤手空拳,而贼有可能是团伙犯罪。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就有可能下黑手。这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我们是一个法治社会。我们的社会有着明确分工,老百姓就是好好过日子。我们的警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捉贼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仅仅专业,还有手段和本领,因为他们接受过专业培训,何况警察还有专门武器。捉贼这样的事情还是让警察做的好。

如果什么事情都用金钱鼓励群众去做的话,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设置这么多的警察了。凭什么你们享受了警察的老有所养,拿着百姓的钱让百姓去捉贼?

“全民捉贼”有效 但应有度

损人利己的小偷,人所共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南京市有关方面以有奖悬赏的方式号召“全民捉贼”,令人耳目一新。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以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鼓励人们勇于跟偷窃行为作斗争;二则,各小区内外奖励捉贼的横幅无处不在,可以给意欲行窃的小偷以极大的威慑,迫使其收敛作恶的念头,从而维护小区的安宁。

实际效果也确实如此。据当地派出所介绍,奖励抓小偷政策在2013年初开始实行以来,去年辖区内的刑事发案率同比2012年下降了20%,足以说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励居民们参与到“群防群治”中,形成让违法犯罪分子无隙可乘的天罗地网,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的财产安全。毕竟,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跟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猖獗的违法犯罪面前,没有哪个人能置身事外。

即便如此,“奖励抓贼”还是带给人们一丝隐忧。捉贼不仅是个良心活儿,更是个风险活儿。常言道做贼心虚,窃贼被人发现后变得穷凶极恶,是常有的事。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保障捉贼人的安全,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毕竟,一个手无寸铁的普通群众抓贼,跟一个训练有素的公安民警抓贼,结果可能大不相同,因为他们存在着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很大差异。故而,“奖励抓贼”应当附加一个前提,即提醒人们要随机应变,量力而行。如果有公民出于嫉恶如仇的社会责任感,且有能力主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其见义勇为之举,当然值得大力褒奖,但对更多普通民众来说,提高防盗的风险意识,察觉异常情况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报警,无疑是更合乎理性的选择。

预防违法犯罪活动,以群众性、互助性为特点的群防群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很多地方都在实行,但也需要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就具体抓贼行为来说,其责任主体由以打击不法分子、保一方平安为职责的警方来担当,显然更为适当。南京市该辖区“奖励抓贼”取得实效之余,应当予人们以这方面的启示。

 

【启示与思考】

如今,小偷猖獗无比,盗窃胆子越来越大,让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畏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南京燕子矶街道辖区有奖“全民捉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民众参与治安管理,群防群治是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手段。小偷的猖獗危及公民的财产安全,发动大家广泛参与,以缓解警力的不足,不啻为一个治安管理良方。

以前每年过年前,都会听说不少盗窃案,而在这些横幅挂出来后直到现在,都没听说哪家被小偷光顾了。这可能不全是“全民捉贼”的功劳,但我们却应该清楚,已经形成的抓小偷氛围已经起到了作用。其实,小偷最怕的就是这种氛围,如果人人喊打,大家同仇敌忾,小偷要么望风而逃,要么束手就擒,如果大家畏首畏尾,小偷就张狂了。邪不胜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城市中,小区内的邻居老是不相往来,面对小偷,可能也会作“围观者”,而这个奖励,则有效推动大家齐心协力,形成一种团结的力量。正如相关人士所说的,一来,是为了提醒大家要有防盗意识,二来,可以对小偷有警示的作用。再加上街道组织的巡逻队伍,再安装摄像头,想必,小偷是不敢轻易光顾的。他们才不会自投罗网的。

聊斋志异中有很多不怕鬼的故事,那分明是说,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是见不得阳光的。小偷如同形形色色的鬼,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奋勇打鬼,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小偷这“鬼”也就无藏身之地,立马现原形。

全民有奖抓住小偷,可以提醒大家要有防盗意识,对小偷有警示震慑的作用,可以弥补警力的不足,同时也是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和褒奖。是新时代的“群防群治”,最大限度地压缩小偷生存的空间,倒逼小偷走上正道。正如英雄徐洪刚所说:“人民力量无穷,定能降妖伏怪,万众扶正祛邪,人间春光永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01/760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