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国迎来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新路标”

2014年03月04日 13:09

 

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也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又一突破。

从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到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外贸发展道路。成为最大贸易国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更紧密,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将外贸发展模式从以“量”取胜切换至以“质”取胜,显得尤为迫切,中国迎来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新路标”。

1

中国外贸迎来新的历史性一页

1978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驶上“快车道”——1988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13年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100多年来首次坐上世界货物贸易“头把交椅”的发展中国家。

体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以出口商品为例,我国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由49.7%上升到95.1%。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达2.1万亿美元,出口前十类机电产品中,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76.6%。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指出,我国出口商品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从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两次转变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大幅增加。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成果,也让世界从中国的开放发展中获得了莫大的实惠。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目前我国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走进了全球亿万家庭。同时我国年均进口近2万亿美元的商品,为全世界的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

 

改革开放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动力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最初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到目前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不断从沿海向内陆、沿边地区延伸,从东向西逐步走向深入,外向型产业也相应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和转移,促进了我国各区域外贸协同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先后提出了“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大经贸”、“走出去”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不断为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贸易额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2002年开始,保持了十年间平均两位数的增幅。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3年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2010年1月1日,我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6个,涉及22个国家。

2

(图片:繁忙的青岛港集装箱码头一角。)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面临挑战

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成为我国可能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连续8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2013年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92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17.9%。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各国围绕国际市场的争夺更趋激烈。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期,科学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要求更加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确需要正视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创新发展基础亟待加强、服务贸易发展比较滞后、贸易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专家们认为,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贸易强国首先要求一国在货物贸易的高端产品上拥有国际竞争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说,当前我国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外贸“大而不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和品牌都有待提升。

同时应该看到,在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高增值环节集中的服务贸易方面,我国的发展依然落后。2013年美国服务贸易额11323.1亿美元,而我国仅为5396.4亿美元,尚不足美国的一半。

专家们建议,接下来我国要实行更高层次的开放,更关注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完善外贸促进政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让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之路更加顺畅。(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04/7609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