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经济“提质增效”就该“腾笼换鸟”
2014年03月10日 11:16“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寥寥数语意蕴丰富,掷地有声,也成了发展议题框架下的热词。它既切合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之需,也是对改革本义的间接阐释。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它对于促进经济巨轮的行稳致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分别指涉着、创新驱动两个层面:前者意指要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在腾挪空间中转型升级飞跃;后者则是指,须拿出浴火重生的勇气,抢占新产业、新技术的制高点。可以想见,促转型、谋创新“双翼齐飞”,势必能助推经济的“提质增效”。
应看到,当下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在此情境下,释放改革红利势能,集聚发展动能,还需打通“调结构”的任督二脉。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已明确提出,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
要“腾笼换鸟”,无疑须抓住改革契机,让经济转型步调跟上改革的“纵深节拍”。时下简政放权、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都在循序铺开,这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也营造了更优的创新环境。而“腾笼换鸟”,就该乘此东风,充分发掘“促改革”对“调结构”“稳增长”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经济增速换挡,已是从“量”上筑底,为追求经济“质”变提供了缓冲空间。以改革取代刺激性政策,也能改变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模式,避免对旧产业结构的过度依赖,尤其是拉升三高产能。要知道,粗放式发展模式下,GDP虚高的代价是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PM2.5直接关系群众的幸福感”,李克强总理提出“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本质上,也是敦促以“调结构”来改变粗放模式的积弊。
要“腾笼换鸟”,还得用好增量之余,盘活存量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腾笼不是空笼,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也是要求理顺产业转型中的关系脉络。产业转型,不等于简单地“清空发展库存”,它须注重引进培育“新鸟”,而激励“老鸟”涅槃;要鼓励企业异地转移,也鼓励就地转型。
毫无疑问,在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欲改变产能过剩、产业布局欠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的格局,必须跳脱传统路径依赖,将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产业、人力资源储备作为重点,重视创新驱动,走绿色发展之路。但这绝不意味着,政府该做“甩手掌柜”,对“老鸟”转移了事,在做好“扩笼壮鸟”“筑笼引鸟”的同时,也发挥引导之力,关心“老鸟”去哪和怎么办,这既考验政策取向,也考量着政府的发展思路、决策智慧。
“腾笼换鸟”,是促使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步。在我国经济已摁下“转型攻坚键”的当下,“腾笼换鸟”这步棋更要走好,以最终带动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齐飞”。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10/7620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