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福岛核电站污水处理仍困扰 日政府隐瞒泄露实情令人忧

2014年03月12日 09:09

 

“3·11”大地震后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迎来3周年,清除放射性污染、安置疏散居民等问题堆积如山,其中头等难题则是核电站内源源不断的污水。

由于反应堆内发生熔毁的核燃料仍在发热,需要为冷却熔毁燃料注水。这些水接触核燃料后成为放射性污水,而用于储存污水的水罐已接近饱和。东京电力公司为此焦头烂额,如何处理流入核电站的地下水也让其感到棘手无比。

不仅如此,在善后处理措施上,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也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1

污水存放成难题

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在回收反应堆建筑下的污水,在清除放射性铯和盐分之后,再次用于冷却,未用于冷却的水就贮藏在蓄水罐里。由于现在每天增加约400吨污水,储存污水的1000多个蓄水罐已接近饱和。核电站抽取的地下污水也要保存到蓄水罐中,但核电站内已经无处安置水罐。

罐中污水里的铯很难彻底清除,污水中还含有锶90等释放β射线的物质。由于这些用螺栓铆接钢板制成的简易凸缘型水罐密封性不好,近几个月来不时出现泄漏。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准备改用焊接型水罐,但更换工作将花费时间。

东京电力公司准备增加设备,清除污水中除氚以外的放射物,每天处理污水能力最高达到750吨,在2015年3月前处理已有的约34万吨污水和当天新产生的污水。不过,目前清除放射物的设备故障不断,新设备能否稳定运转也是未知数。

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要确定燃料熔毁的1至3号机组的破损位置并修补,防止冷却水泄漏。但由于高放射性导致作业难以开展,修补前景不明。

 

污水入海难解决

2011年4月,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有意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以便腾出空间处理高放射性积水。该公司声称,2011年6月之后,没有新的放射性污水排入海洋。

2

但去年7月22日,东京电力公司首次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被污染的地下水正向海中渗漏。此后,污水泄漏事件愈演愈烈。日本政府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去年8月7日宣布,当时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至少约有300吨污水流入海中。

此后,从护岸附近的观测井中不断检测出高浓度放射物。今年1月,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从福岛第一核电站靠近大海一侧的观测井中,检测发现锶90等放射物的浓度达到每升310万贝克勒尔,而去年9月开始观测时只有每升40万贝克勒尔左右。

在核电站靠海的一侧,为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流入海中,东京电力公司正在用水泵抽取地下水。东京电力公司认为可能是抽水导致观测井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减少,附近受污染的地下水流了过来,使井水中放射物浓度升高。但该公司目前依然没有弄清反应堆所在建筑和涡轮机房地下积存的高浓度污水的泄漏位置。

东京电力公司认为,污水是从反应堆所在建筑内与作业通道的连接处流入作业通道的,所以计划打入装有冷却材料的冷冻管,将周围的污染水冻住,建成“冰墙”,达到阻水效果。但是,如果污水是从反应堆建筑内直接向外泄漏,那么确定泄漏位置和采取防漏措施将非常困难。

地下水污染难处理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一段河岸台地上,属于倾斜度不大的丘陵地带。该丘陵海拔27米至35米,土质松软,海拔10米至27米之间存在常年有地下水涌出的含水层。福岛第一核电站就建在这一含水层上方。

每天,约有400吨地下水流入反应堆所在建筑,使污水不断增加。去年7月8日,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加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的护岸地基,希望通过向地下注入“水玻璃”建造一堵防止地下污水通过的“土墙”。但随着“土墙”的建造,地下水水位随之上升,“土墙”完工后,地下水越过土墙顶部流入了海中。

为了解决地下水污染,不让污水进入核电站地下,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准备建设1.4公里长的“冻土挡水墙”,将1至4号机组包围起来,遏制流入反应堆所在建筑的地下水量。此外,东京电力公司还准备把福岛第一核电站院内用沥青覆盖,减少雨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但是,“冻土挡水墙”是隧道工程使用的施工方法,无长期使用的先例。即使实施,工期也需要2年,维持费用也极为庞大,是否能够保证长期效果很难预料。有专家指出,1.4公里长的冻土墙不可能完全冻结,肯定会有漏洞。

 

核泄漏还要瞒多久?

去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申奥陈述时夸口,核污水“得到控制”、“完全没有问题”。不过,之后的事情表明,那不过是安倍又一次信口开河,国际社会又一次受骗。

3

事实上,东京申奥成功后,福岛不止一次发生过核污水外排或泄漏情况。福岛县一个地方议会甚至发出抗议信,批评安倍的说法“违背事实,有重大问题”。

政府如此,有关企业逃避责任的行为也不遑多让。在整个善后工作中,负有直接责任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陷入犯错、道歉、再犯错的怪圈。东京电力公司曾多次声称,在“不得已”情况下向港湾排放低浓度放射性污水,但却未明确说明排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总量,也迟报、漏报了其他问题。尽管该公司表示,将在今年完成核污水净化,但其信用早已大打折扣。

核泄漏三年后,日本仍有13万人被“疏散”他乡,有家难回。本月3日,在宫城县避难的58名灾民以失去家园、承受恐怖等精神痛苦及对未来生活不安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赔偿约24.5亿日元(约合2423万美元)。类似诉讼在东京、名古屋、札幌等地都曾发生。

不仅如此,事故发生后,有意无意地排进海洋的大量放射性污水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不仅伤害了日本国民,也让隔海相望的诸多邻国持续紧绷神经。例如,事发一个月后,放射性铯就已经到达约2000公里外的北太平洋深海;事故发生约一年后,美国西海岸附近捕获到体内放射性铯浓度异常高的金枪鱼;甚至在7000多米的深海海底都检测出放射性铯。

日本国会的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曾称,福岛核事故是“明显的人祸”。而这场“人祸”的深层次肇因,是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日本政府,从掩盖核污染情况到长期隐瞒武器级核材料数量,面对核问题一贯遮遮掩掩,回避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对这种行为,国际社会绝不能听之任之。(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12/7622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