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国金融改革与世界机遇
2014年03月13日 13:20
中国金融改革将塑造出堪比欧美的金融市场,全球投资者怎么看、怎么想?对外资投行分析师而言,中国市场的崛起意味着什么?风险与机遇并存,中国金融的未来又存在哪些不确定性?对于金融“金领”,“中国因素”会不会给从业者加分?这些话题无不牵动海外人士的心。
改革利好区域经济
按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改革、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银行业引入私人资本。这些改革将深刻改变中国金融图景,不仅将助推中国经济进一步释放增长活力,也给全球带来新选择、新市场和新机遇,全球金融市场因此也将重新洗牌。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顾清扬博士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对全球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经济,二是金融市场。改革成功将会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全球经济。同时,改革还直接涉及国际金融领域,给海外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表示,中国金融改革是往好的方向走,未来还是有很长的路,比如放开存款利率、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
“我觉得对区域经济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尽管人民币尚不能完全挑战美元在贸易体系当中的份额,但用人民币结算还是给地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冲美元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谢栋铭说。
中国金融风险可控
对于人们担心的中国金融风险问题,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中国在最新一轮新兴市场波动中表现稳健。“从防控金融危机的角度看,中国有三大有利因素:一是中国总体债务水平不算高;二是中国的高储蓄率支持了国内投资的增长;三是中国外汇储备量大,央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他说。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也存在一定风险。例如,全社会债务或杠杆率上升明显;“影子银行”中部分信贷流向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和产能过剩的行业;一些财政薄弱的地方政府有债务违约的风险。
“我们主要投资新兴市场的股票市场,在中国的头寸最大,”美国独立观察集团首席执行官贾扬塔·达塔说。“当然,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完全消除投资风险,中国现在的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风险、房地产风险和资产价格风险,但是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基本判断是风险可控。”
中国企业投资受欢迎
伴随中国金融深化,未来中国对外投资水平可能会进一步提高,那么,外国会欢迎来自中国的大股东吗?
匈牙利投资贸易局副局长伯德什·罗伯特表示,近年来在匈牙利落户的中国企业投资总额约30亿美元,比如万华化学集团收购当地博苏化学公司的交易金额就高达16.7亿美元。我也曾担心一些公司被中国收购后会导致大量裁员,但是没想到,企业改组后不仅保住了原有的工作岗位,还创造了新的就业。
“匈牙利所有的产业都欢迎中国投资,当然更希望投资的重点在汽车、电子等生产部门以及服务行业。此外,除首都布达佩斯之外,我们也希望中国能投资大型公司的共享服务中心,并拓展到其他城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罗伯特说。
尼日利亚摩玛斯电力产品制造公司总裁巴洛贡也表示,自从和中国公司合作后,企业取得巨大进步。
“中国伙伴思想超前,很照顾我们的特殊需求。当然,我们希望外来的资金和技术就像一个‘礼物盒子’,我们不仅想成为资金和技术的使用者,还希望打开盒子,了解内部诀窍,为我所用,转化为我们自己发展的动力,”他说。
中国工作背景被认可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入世界,了解中国,会说中文,甚至是有中国工作背景都越来越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种优势。
美国投行Chardan资本市场高级副总裁柳艺说:“如果有在中国工作的机会,我绝对会有兴趣。就个人定位而言,我希望找一个强有力的位置和平台,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柳艺表示,如今掌握中文已“不稀奇”,因为中英文双语人才很多,但如果在中国曾有过相关的工作背景,在美国金融行业找工作还是有优势的。如果美国的企业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话,他们除了要找中国的合作伙伴外,也希望自己公司里面有懂中国市场和业务的员工。
苏格兰皇家银行企业风控部门的资深经理戴维德也觉得在中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段经历。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会去中国工作的,”他说。“金融这个行业主要还是看你够不够聪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当然,现在英国有许多大银行都有中国业务,如果能够懂得中文,那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13/762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