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叙利亚危机三周年:战场难分胜负 政治解决困难

2014年03月18日 09:14

 

叙利亚危机爆发至今,已有三年。

三年来,愈演愈烈的危机已经让叙利亚人淡忘了战前的平静生活是什么模样,剩下的只有日复一日的炮火、动荡和恐惧。

三年来,十几万人丧生,全国五分之二的人口流离失所,工人失业,学生失学,称其为“21世纪最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毫不夸张。

当前,战场局势持续胶着,谈判桌旁争吵不休,让一些人作出“叙利亚还要乱十年”的悲观论断。战乱何时终结,这无人知晓,但武力解决不了问题,政治途径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人道主义灾难

没有人能想到三年前爆发的一场抗议活动,开启了一个什么样的潘多拉魔盒。

201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叙利亚危机中死亡人数达到10万,此后联合国再未发表相关数据。与叙反对派关系密切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今年2月则称,死亡人数已逾14万。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已经有超过250万叙利亚人涌入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和伊拉克等国。在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超过650万。

即使进入了周边国家的难民营,这些叙利亚人也逃脱不了饥饿、严寒、疫病和犯罪的困扰。

世界粮食计划署说,仅在2014年,满足叙难民的粮食需求就需要花费20亿美元,而国际社会的援助远远达不到这一数字。在叙境内,运气好的流离失所者也只能每两个月领取一份一个月份额的食品,一些人还不得不将这本就不够的食品拿去换取药品、床垫等其他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安全状况的恶化、西方制裁的影响、多数企业的停产、物价的大幅上涨、童工甚至童子军现象的增多、疾病的蔓延等,无一不是压在民众身上的沉重负担。

1

(3月12日,在黎巴嫩南部迈尔季欧云,来自叙利亚的难民站在难民营中。今年3月15日是叙利亚危机爆发3周年。这场危机不仅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还使大批难民背井离乡。黎巴嫩是接纳叙利亚难民最多的国家。由于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黎巴嫩,对其造成沉重负担,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呼吁国际社会对黎提供支持,并希望更多国家能够接纳叙利亚难民。)

 

战场难分胜负

三年来,叙利亚战场上的军事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伊始,出现许多对抗政府的武装组织,一些政府官员和军队官兵倒戈,一些城市接连陷落,让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以巴沙尔·阿萨德为首的叙政府已危在旦夕。

然而,三年来,政府军逐步夺回战场主动权,先是挫败反对派两次向首都大马士革发起的“总攻”,又在中部城市霍姆斯和大马士革周边的战斗中接连取胜,基本巩固了从首都到沿海地区的“战略核心区”,维系了叙政府的“生命线”。

而在另一边,反对派内部则陷入严重内讧。去年年底化学武器危机和平解决、各方势力重新洗牌之后,立场较为世俗的“叙利亚自由军”和宗教色彩浓厚的“支持阵线”、“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等武装组织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

自2014年以来,反对派各派别间冲突不断,进一步削弱了反对派在战场上的协调作战能力。

当前,叙战局依旧胶着,没有一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消灭另外一方,拉锯战仍在各地上演。

2

(3月8日,在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的战略重镇扎拉,叙政府军向反对派武装分子开火。叙利亚武装部队8日发表声明说,叙政府军当天在民兵组织和当地民众的配合下,针对位于霍姆斯省西部的扎拉镇实施精确打击,已完全占领扎拉及其周边地区。)

政治解决障碍多

只有通过政治途径才能真正解决叙利亚危机,这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这条道路上障碍依旧很多。

 

今年以来,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已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过两轮谈判,但对话双方对谈判议题都未能达成共识:反对派希望尽快组建过渡政府,而叙政府则认为消灭境内恐怖主义才是当务之急。巨大的分歧让两轮谈判均不欢而散。

从国际上看,立场各不相同的美国、俄罗斯、欧盟、土耳其、伊朗和海湾国家在叙危机问题上仍没有达成妥协的迹象,这也令人为政治解决的前景担忧。

此外,恐怖主义的渗透也使得叙利亚局势更为复杂。据报道,叙利亚境内活跃着来自欧洲、非洲、中亚等地区的“圣战分子”,该国的“安全真空”成为了恐怖主义的温床。

这会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恐怖活动会让叙危机影响进一步外溢,危及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另一方面,恐怖组织也会千方百计阻挠叙和平进程,以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必然会加大政治解决的难度。

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对背景复杂的反对派进行援助一事上也显示出犹豫与谨慎。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大国间围绕叙问题的博弈仍将长期存在,叙危机各方的分歧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化解,但在军事解决难以行得通、“第三条道路”无处可寻的情况下,政治解决方案无疑仍是唯一可行的选项。(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18/7629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