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青海:谱写中国梦的西宁新篇章
2014年03月20日 10:15
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的西宁篇章,我们必须凝聚共识、纵深实践、彰显特色。必须围绕打造青海经济、大美青海、民生改善“升级版”的新目标,把实现西宁的中国梦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
立足实际,凝聚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的共识
有共识才有合力。践行群众路线,凝聚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的共识,西宁必须牢固树立机遇自信、目标自信和路径自信。
树立机遇自信。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的西宁篇章,树立机遇自信是关键。西宁要在新一轮发展改革中乘势而上,必须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中,突破消极等待思想,发挥优势,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机遇自信,抢抓国家对西部实施差别化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委实施“三区”战略和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机遇,把一切机遇转化为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的动力和活力。
树立目标自信。目标自信奠定成功。当前,西宁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发展资源匮乏,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亟待提高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的西宁篇章,西宁必须按照确定的目标,树立目标自信,坚持创新机制、激发群众潜能,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进步。
树立路径自信。 信心源于发展路径的更加清晰。面对新的形势,青海省委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围绕这个战略任务,西宁必须树立路径自信,紧紧围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建设“美丽西宁”作为治市理政的路线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必须把永恒主题放到以人为本,投资于人和最大限度维护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上来。
统筹兼顾,纵深推进“中国梦”的西宁实践
践行群众路线教育,谱写中国梦的西宁篇章,应围绕省委 “三区”战略,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使西宁在发展方式、发展形态、发展环境上实现创新突破。
发展方式上寻突破。推进中国梦在西宁的实践,首要任务是在推进发展方式上寻求突破。西宁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倾向,由重数字向重质量转变、重产能向重效能转变,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针对西宁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务必抓住当前各种有利机遇,在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确保在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发展形态上寻突破。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必须注重发展内涵的提升,在发展形态上取得突破。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实行“园”、“城”一体化思考,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一张图”规划,努力实现产城互动、产城共振,产城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融合意识,选准产业融合的路径,找准产业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区域融合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理念,既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又要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形成区域发展的整体合力。村镇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发展环境上寻突破。优化发展环境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对西宁而言,就是要引导和教育群众统一思想、共谋发展改革共识,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进一步转变观念,解决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依靠思想的解放,用更高的思想境界、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更新的标杆,激发230万西宁人民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才能加快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万众一心促改革的生动局面。
突出载体,彰显构筑中国梦的西宁特色
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离不开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西宁是青海发展的缩影,全省的三个升级版,首先西宁要升级。
打造西宁经济升级版。西宁是青海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承担着对全省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践行群众路线,打造西宁经济升级版,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培育形成新产业、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上来,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应积极提倡“绿色GDP”,践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硬约束,把握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把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放在突出位置,以产业基地建设和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重点产业升级转型,有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创建循环经济先行区上走在全省前列。
打造美丽西宁升级版。“美丽西宁”是发展的愿景,也是现实的目标。践行群众路线,打造“美丽西宁”,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途径,把营造“碧水蓝天”宜居环境作为根本,核心就是按照中央“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和“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要求,狠抓“五城”联创不放松,抓好南北山绿化、清水入城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践行群众路线,打造“美丽西宁”,必须把突出西宁精神作为保证,彰显人文之美作为目标。“美丽西宁”,美在精神。“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是我们打造“美丽西宁”的底气,我们必须用这种醇厚的历史积淀去树立形象,延伸城市精神,升华城市精神,将西宁打造成一座精神丰富的美丽城市。践行群众路线,打造“美丽西宁”,必须把突出高原文化作为支撑,把加快文化产业作为动力。高原古城多元文化,是西宁的符号,也是“美丽西宁”的灵魂。打造“美丽西宁”,必须把西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把文化的力量融入打造“美丽西宁”的坚实行动。
打造民生改善升级版。西宁是青藏高原和全省最大的人口集聚中心。西宁的民生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省民生改善升级版的效果。践行群众路线,谱写中国梦的西宁篇章,必须着力打造民生改善“升级版”。一是着力打造教育医疗惠民“升级版”:重点抓好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深入开展“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工作,让更多人享受到方便的就学和舒心的就医。二是着力打造社会保障惠民“升级版”。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特别是牙膏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让更多的西宁人享受到完善的保障和充分的就业。三是着力打造平安和谐社会“升级版”。加大城市社区服务体制改革力度,重点推广城东区社区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加快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和服务站建设,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居民、强化管理、促进和谐的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社会管理“天网工程”,落实各项综治措施,认真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法治西宁”、“平安西宁”建设步伐强健有力。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20/7630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