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执政能力建设
科学谋篇奠定基础 五招联动助推发展
2014年03月20日 15:28
江苏省常州市始终把优化作风、提升效能、创优环境作为机关党的建设、作风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的切入点,科学谋篇、明确导向、创新载体、强化制度,着力改进机关作风。
一、注重谋篇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每年“一号会议”讲作风,春节上班第一次领导干部大会,市委主要领导都要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和工作目标;历任“一把手”抓作风,历任市长都亲自担任市级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对机关作风建设实施全面指导;年年“领导班子”考作风,作风建设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市综合考核委对市级机关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占考核总分100分的30%。
二是组织架构健全。成立“一套班子”,即: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由市委办等9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工委设立作风办,负责具体工作;组建“两支队伍”,一支是100名特邀监督员队伍,一支是23名察访员队伍。分别在7个辖市区和9个成员单位中选聘,平时自行监督,定期集中察访;建立“三点联动”,在7个辖市区设立监督点,对上落实作风办交办工作,对下收集监督员情况反映,作风办、监督点、监督员形成连线,贯通节点,上下联动。
三是责任体系完善。构建“逐级负责、上下负责、专人负责”体系。逐级负责。明确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部门抓落实、工作人员首问负责,将作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位领导、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名干部,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上下负责。明确抓作风就是抓行风,要求垂直管理部门对其基层单位进行行风管理,做到上下齐抓、责任传递;专人负责。明确各单位要对企业、基层、群众反映的意见指定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列表整改、跟踪问效,确保办结率、回复率达100%。
二、树立鲜明导向,推动提能增效
一是“素质提升”工程。树立抓好作风促党建的鲜明导向,作风、党建两者内容相互交融,要求兼而有之,目标一脉相承。在素质提升上增强“两项水平、四个能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要求,以“学党章、强作风;学历史、强责任;学业务、强本领”活动为主题,组织党员培训、干部轮训、党务干部集训,强化党员干部提升“发展经济、服务群众”“两项水平”;开展“百名书记上讲台、百个窗口创示范、百场竞赛展风采”“三百”实践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增强“问策能对、提笔能写、开口能讲、放手能干”“四个能力”。
二是“效能提速”工程。在效能提速上做到“三个主动”。主动自我革新,强势推进“并联审批、联审会办”、网上审批等制度,在“两集中、两到位”基础上,削减、清理、调整审批事项,不断完善审批服务链,构建审批事项向电子平台集中、电子监察到位的“三集中、三到位”模式,真正做到高效;主动整合资源,整合审批窗口资源,48家有审批职能的单位中,43家已成立行政服务处,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模式,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来回跑、到处找、不见效等问题,真正做到便民;主动靠前服务,推动机关各部门领导主动挂钩专题园区、重点企业、贫困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办公、解读政策等活动,真正做到务实。
三是“考核提标”工程。在考核提标上实行“三个严格”。严格标准,每年都对作风建设考核内容进行调整,细化、量化考核扣分标准6大类49项和国家、省、市三类奖励加分标准,在100分基础上实施加减;严格程序,由领导小组办公室9家成员单位以会议形式,按照各自不同职能、不同侧重,对参评单位逐条逐项实施公开考核;严格奖惩,对综合考评结果小组前三或总排名前十的单位,发文进行通报表扬,对排名靠后的单位由其分管市领导进行谈话,督促整改。
三、实施专项行动,促进作风转变
一是以作风优化行动抓服务。在市级机关开展“作表率、优服务、强效能、创品牌、树典型、严考核”等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优化作风专项行动。重点开辟“三条主线”,即:以抓队伍作表率为主线,要求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践行“五带头”承诺要求,即:带头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带头争做文明出行人、带头帮助困难群体、带头遵守社区管理制度、带头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走街串巷、进村入户,问需求、听意见、解困难;以抓领导优服务为主线,窗口单位“一把手”领导每月须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上班一天,副职领导轮流每天到窗口跟班,市人大、政协每天委派专人现场监督,受理举报,督促整改,严禁审批手续倒流,确保服务周到、办事高效;以抓改革提效能为主线,全面实行“一窗式、一站式”办事模式,着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机制,目前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集中度已达到91.67%。优化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集中审批权限,创新尝试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审会办”审批新路,初步建成了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服务“高速公路”。
二是以专项督查行动促整改。找准“净化思想、监督察访、减轻负担”三个整改切入点,打破常规、专项清查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净化思想上促整改,结合“三解三促”、道德讲堂、书香工程、双述双评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主动从灵魂深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正从思想上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从监督察访上促整改,每年列出重点、集中时间、组织专人,采取现场查看、走访了解、明察暗访等形式,对窗口服务、为企为民、遵守纪律、公车私用、电话接听、意见建议整改等情况开展专题明察暗访,察访结果向各部门主要领导进行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从减轻负担上促整改,针对基层考核多、检查多、台帐多等现象,成立调查组,分赴乡镇街道开展调查,要求各部门改进考核形式、精简相近内容、取消重复项目。从专项督查情况看,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出台举措、积极整改。
三是以服务攻坚行动破难题。确立“跳起来才摘得到”的奋斗目标,积极推动资源向下、干部向下、服务向下,在服务发展上攻坚克难。着力服务“西进战略”,紧扣全市“产业西进、科技西进、项目西进和基础设施西进”“四个西进”战略,动员组织机关部门深入基层开展专项调查,对接产业、科技、项目、基础设施需求,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帮扶,助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和市域联动融合发展。着力老区帮困扶智,在茅山老区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即“百村创业、千项帮扶、万户致富”。今年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开展“情系老区、结对捐书”活动,机关每名党员和干部职工向老区捐5本以上书籍,共捐图书10.8万册,充实镇“万册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增强了老区群众科学生产、科技致富的能力。着力组团服务重点,针对全市155个重点项目、58个“510”行动计划项目和“一核八园”等,以问卷调查形式摸实情、听呼声,针对问卷了解到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组成“政策宣讲团、审批指导团、风险预警团”等分赴重点项目、企业、园区,开展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帮其出实招、出真招、解难题。
四、创新活动载体,激发服务动力
一是发挥服务品牌示范效应。2009年起,我们就将品牌创建理念引入到机关作风建设中,通过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等方式,涌现出了一批全省争一流、全国有影响的机关优秀服务品牌,如:国检局通过打造“国检服务BRT”品牌,其党组织在创先争优中获中组部表彰,公安局“民生警务”服务品牌,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尚建荣专门主编了《民生警务的实践与思考》一书,该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弥补了国内从警务角度论城市管理书籍的空白。至目前市级机关各部门共打造服务品牌90余个,工委2次共评选出22个优秀服务品牌进行命名表彰,并汇编成册进行广泛宣传。
二是激发“网上民调”蝶变效应。为进一步畅通渠道,开门纳谏,连续3年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网站开辟专栏,面向全社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网上民意调查”活动,并确定每年9月为“网上民调月”,3年共组织158个次机关部门、服务窗口接受民意调查,共有1.2万余人次参与,征集有效意见建议1072条,所有意见建议均逐一向机关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并要求整改率达到100%,“网上民调”活动得到了市领导10余次批示肯定和表扬。
三是放大“五进五送”辐射效应。牢固确立“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理念,开展“进重点项目、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五进五送”活动,连续2次在科教城召开推进会,以组织现场服务、成立“创业导师团”、“政策宣讲团”、签订“政企同心谋发展,真情服务‘一对一’”结对协议、发放服务手册等形式,有效帮助科教城企业解决了9个方面26个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将服务政策、举措、承诺向八个园区进一步辐射和延伸。
五、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落实
一是明确制度落实三个主体。以“简便灵活、严格细致、管用有效”为原则,通过到16个不同职能机关部门调研,进一步明确制度制订、执行、考核主体,办公室担任制度制订的主体,组织人事部门担任制度执行管理主体,纪检监察部门担任制度执行监督主体,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投诉受理制、绩效管理制等一系列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媒体曝光或明查暗访发现的作风违纪等行为,一经核实,严格问责。
二是构建“四位一体”监督机制。构建“网上民调、联动监督、常态考核、实时评价”“四位一体”监督机制。组织机关部门开展网上民意调查,实施网络问政,网络监督;联合媒体和社会各界广角度多方位全天候对窗口服务、机关办事等情况开展联动监督;组织两支队伍、“两代表一委员”,利用“三合一”网络平台等对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依法办事等实施常态考核;在“常州政府网”、“常州机关作风网”、“常州机关党建网”等开设“改进工作作风专栏”,并与市民较为关注的热门网站进行有效链接,对机关部门服务情况实时评价。
三是创新“党建五联”工作机制。将作风建设机制与党建工作机制有机融合,形成互为补充、互为作用,通过抓作风强党建,抓党建优作风。创新建立“片会联席、党日联动、支部联创、文体联谊、绩效联评”“党建五联”工作机制,建立7个党建联席片,以定期召开党建联系片会议形式,促进作风党建联抓共建;借支部、党日、文体等活动载体,推动八项规定、联系群众相关制度在党员干部中扎根发芽开花;将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等纳入作风考核,实行工作实绩与作风考评相结合、日常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班子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三结合”考核评价机制,较好实现党员干部走前头、作表率预期效果和勤勉工作的优良作风。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20/7633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