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陕西:为建设文化强省接续青春正能量

2014年03月25日 14:20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景俊海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革命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现代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片热土上,在各个艺术门类都产生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像一颗颗耀眼之星闪烁在艺术的天空。长期以来,形成了“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陕西戏剧”、“陕北民歌”、“长安画派”、“黄土画派”、“三秦书风”等极具地域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优势相比,我省文艺人才后续力量亟待加强,一些领域甚至后继乏人。因此,实施好“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培养年轻文艺拔尖人才,已刻不容缓。

实施扶持计划,加强青年文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有追求、有实力、有成就,行业分布均匀、梯队配置合理、人才层出不穷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是陕西文化强的重要标志,也是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只有大力培养青年文艺人才,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才能实现陕西文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三个陕西”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

希望青年文艺家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责任,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为己任,用自己饱满的笔触、充沛的激情、昂扬的风貌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尽快成长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又一支生力军!

一要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人民性一直是人们衡量古今文艺作品历史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文艺的永恒生命。只有真诚地对待人民,真实地深入生活,真切地站在时代变革前沿的文艺家,才能摘取到为人民大众所认可的艺术成果,才能创作出真正的时代史诗和不朽之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要求,全党树立人民意识,突出人民地位,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因此,我们陕西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艺人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大众。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推出更多更优秀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代、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二要始终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和诠释中华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通过文艺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共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家园。面对文化市场的商业化、低俗化、泛娱乐化,希望大家沉心静气,克服浮躁,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浮华所惑,坚守我们永恒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努力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文艺理论,了解新的文艺动态,探索新手法,寻求新突破,努力引领社会风尚,讴歌伟大时代。

 

三要始终保持谦虚敏学的思想境界。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文艺家来说至关重要。为人谦虚,处事谨慎,敏而好学,在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是追求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历时千年而不绝,绵延四方而弥坚,足见其已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灵魂的深处,渗透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作为当代的优秀青年文艺人才,要深深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扑下身子,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以人民为师,向群众虚心学习。要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作为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作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创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不断拓宽文化视野,推动各种文艺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的充分发展。只有始终保持谦虚敏学的思想境界,才能持续不断地创作出更多源于生活、植根人民,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实施“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来推动落实,综合施策,在关键环节给力。各级党委、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相关单位、百名青年文艺家所属各部门,都要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担,充分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先进的理念、健全的机制和优良的作风扎实推进扶持计划。扶持计划也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和奠基性工作,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各级各部门及相关领导、专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工作。一些领导和专家有可能在自己任期看不到人才培养成长的结果,没有“政绩”,但成就人才就是最大的政绩。文联、作协等单位和部门要把握好不同门类和不同领域人才成长特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扶持计划给了青年文艺家荣誉和平台,也赋予了责任和使命,青年文艺家要珍惜机遇,倍加努力,坚持导向,遵循规律,承接传统,紧跟时代,创新方法,勇攀艺术高峰,形成未来陕西文学艺术走向全国的磅礴力量,筑起未来陕西在全国文学艺术的最新高度,登上中国文学艺术之巅,向世界文学艺术高峰冲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25/7636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