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解读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最新关键词

2014年03月26日 09:09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当地时间24日晚在吉隆坡宣布,在用最新方法对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和英国空难调查处得出结论,马航失联航班已落入印度洋南部海域。该消息的披露成为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然而,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尚有诸多疑团未解开,多国联合搜救行动仍在继续。

1

(图片:3月2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中)离开发布会现场。)

猜测:飞机落入南印度洋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副总裁克里斯·麦克洛克林24日向英国媒体解释说,该公司运用多普勒效应理论分析了马航MH370航班向卫星发出的信号,“猜”出飞机落入南印度洋。

英国广播公司(BBC)24日报道说,他们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得到消息,该公司23日将数据交给了英国空难调查处,并强调公布之前需要仔细核对。

麦克洛克林说,尽管马航MH370航班关闭了通信系统,但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每个小时都收到从飞机发来的电子信号。这些信号是简单的声脉冲,不含GPS数据、时间、地点等信息。

该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综合了其他飞机的运动等各种参考因素,才得出最新结论。这是一种全新的分析模式,因此花费了很多时间。信号的频率因多普勒效应而发生的微小变化,是进行分析的关键依据。

2

(图片:这是3月24日拍摄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公司外景。)

麦克洛克林说:“我们不知道飞机是否以固定的速度飞行,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随后改变了方向。所以我们假设飞机以自动巡航速度飞行,大概350节。我们还根据航班的燃料和航程数据,来筛选所掌握的一系列电子信号信息。”

他说:“马航班机并没有被强制要求发出位置信号,所以我们是‘猜’出它的位置的。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

 

该公司的专家此前认为,马航MH370航班沿着南北两条走廊中的一条至少飞行了5个小时。搜救工作据此转向印度洋区域。

麦克洛克林说,因为要对信号进行甄别判断,所以花了2周时间才最终得出飞机飞往南部走廊的结论。

不过,英国空难调查处拒绝对上述结论作出评论。主管英国空难调查处的英国运输部的一位新闻官2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合作,利用卫星数据来确定搜寻重点区域”,由于这次事件调查由马来西亚官方主导,因此运输部不便发表更多评论。

3

搜救:联合搜救将继续进行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25日说,由于降雨、强风和大浪,澳方决定暂缓当天的空中和海上搜寻行动。如果天气条件允许,搜索工作将在26日恢复。

4

(图片:3月25日,澳大利亚空军飞机停在皮尔斯空军基地。)

由千岛湖舰、昆仑山舰和海口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马航失联客机搜救舰艇编队携带两架舰载直升机,经过连续5天多的高速航行,将于26日上午抵达南印度洋疑似马航失联飞机物体海域,开始执行搜救任务。

 

根据统一安排,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计划搜索海区位于南纬44度、东经91度附近,被称为咆哮的西风带,一年四季海况都比较差,特别是受涌浪影响,平均浪高在3米以上,最高可达6至8米。针对搜寻海区的特点,航渡过程中,编队海上任务指挥所按照上级通报的搜索区域,精心研究海区的水文气象,特别是洋流和西风带的数据信息,调整完善搜救方案预案。与此同时,潜水分队、扫测分队、医疗分队和舰载直升机组也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多次开展针对性训练。

5

(图片:图为千岛湖舰)

据担任编队海上任务指挥员的东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支队长董焱介绍,编队抵达任务海区后,计划以单横队的方式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充分利用目力、雷达、声纳、夜视仪等观察器材,重点搜寻水面漂浮物、油污、半水中漂浮的飞机表皮、落水人员等目标。与此同时,编队携带的两架舰载直升机,将根据需要进行空中搜寻。同时启用探测黑匣子的信标探测仪进行监听,确保整个编队的搜救行动高效、准确、不留死角。

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当地时间24日通过视频电话会议对白宫记者说,美方已注意到马来西亚总理对有关失联客机的最新声明。马政府一直在主导失联客机的调查工作,美方与马方保持信息共享,密切沟通。但美方尚不能独立证实失联客机人员的命运。美方目前正集中力量在南部走廊展开搜寻工作。

罗兹表示,美方将继续为马来西亚政府提供支持,包括失联客机事件相关的调查和确定飞机的具体位置。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在协助马来西亚政府、美国联邦航空局、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及美国其他部门的工作。

此外,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24日证实,美军人员已启程向澳大利亚运送可用于探测失联客机“黑匣子”的拖曳声波定位仪和“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但美军尚未确定任何飞机残骸碎片区域。(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26/763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