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总结
边境口岸如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2014年03月26日 10:06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突出,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步伐进一步加快,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边境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地区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前沿阵地,预防腐败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挑战更为严峻,任务更为紧迫。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土地使用以及财政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极高,是边合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对边合区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繁重艰巨的经济发展任务面前,如何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着勤廉的思想境界、高效的工作作风、创新的精神状态,为实现边合区又好又快发展扛大梁、挑重担、作贡献成为新时期边合区反腐倡廉建设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党的十八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下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的问题;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复杂严峻的考验,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解决这些问题充满期待。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又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注重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不断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目前,边合区处在大开发、大投入、大建设时期,这也是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高风险时期。现实中与廉政要求、与群众要求、与干部职责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不同程度上存在:
形式主义方面:学风不够扎实、调研不够深入、对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系统、深刻和全面;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够深刻,没有象抓经济发展那样抓党风廉政建设,重发展轻廉政,重形式轻落实,重形象轻教育;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学用结合不够,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还是老一套;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不够明显,“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敢拼、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由于边境地域条件的限制,干部群众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开阔新视野的机会少,造成观念守旧、思想封闭,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前瞻性。
官僚主义方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深入,相互批评怕影响团结,看似一团稳定和谐实则监督管理不够严;不同程度地存在“好人主义”,对待错误观点不敢驳斥,对待错误行为不敢批评,对待腐败现象不敢斗争;与基层沟通交流少,密切联系群众不够,对实际情况了解关注不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法不多;管理存在盲区,制度不够健全;工作指导和督促还不够深入,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享乐主义方面:警示教育不到位,反腐倡廉宣传覆盖面不广,形式单一,效果欠佳,广大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依靠制度反腐倡廉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有所松懈;安于现状,进取不足,不积极,不主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存在“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群众诉求了解不足,关心群众冷暖不够,帮助群众方法不多。
奢靡之风方面:在贯彻落实厉行节约规定方面还不够彻底,勤俭节约意识不强;对廉政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不注重小节,认为吃点喝点不是什么大问题;执行廉政规定不够严格,廉洁自律标准不够高,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牢。
这些问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必须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集中力量对作风之弊、行为之诟来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源头上解决作风问题,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二、要准确把握边合区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是突出“四风”问题整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而言,是定准了位置,切到了要害,把握了时机,抓住了着力点。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下功夫查摆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二是围绕经济建设大局。紧扣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重点环节,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督办监察、跟踪推进、限时办结等监督工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主动作为,确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是加大项目投资监管。加大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低效闲置用地治理和拆迁安置工作等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所有的投资项目,都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对资金调配安排,实行集体研究决定。对重大项目的竣工验收,要严格审计监察,打造“阳光工程”。
四是深入推进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并落实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经济责任审计、财务规范化管理、党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使制度成为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远离腐败的“防火墙”。进一步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监察,确保各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彻底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特别在招投标管理、拆迁安置、工程建设等边合区比较重要和关键的岗位上,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
五是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坚持党的纪律,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要把严重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把严明组织纪律作为重点,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等问题。要严明党的各项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使党的各项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六是完善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把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之中,坚持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管理主体,以体系建设的阶段性工作任务为责任内容,以量化考核、责任追究为主要手段,对体系建设实行计划、组织、检查、考评、追究、控管的全过程管理。把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寓于拆迁安置、招商引资、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对外协调等中心工作之中,努力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切实把体系建设融入日常管理,全面加强预警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事前防范力度,对问题较多的环节和领域,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和原因,及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三、要全力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必须把上级精神与边和区实际结合起来,注意树立“四种理念”,把握“四点要求”,坚持“四项原则”,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树立四种理念:即反腐倡廉建设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反腐倡廉重在建设、重在预防的理念,反腐倡廉必须抓具体、抓重点、抓持续的理念,反腐倡廉必须坚持项目推动、产业带动、创新驱动的理念,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把握四点要求:一要抓持续。对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二要促深化。对各项反腐倡廉措施要不断规范、完善,向纵深推进;三要重创新。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新阶段的特征,树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争取新成效;四要求实效。反腐倡廉要以促进发展、群众满意为标准,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坚持四项原则:一要突出发展,服务大局。坚持围绕发展来谋划反腐倡廉工作,主动融入,找准切入点,提供有力保障;二要突出为民,关注民心。坚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突出预防,加强建设。坚持把预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体制改革和机制、制度建设;四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坚持抓重点带一般,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其它次要矛盾的解决,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来说,要着力抓好“四个机制”、“四项工程”建设,坚持以项目推动的方式,努力打造反腐倡廉建设亮点,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建设实效。
(一)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党委主体责任机制
党委管总抓大事,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党委应该抓的“大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关键要“谁主管、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构完善的责任体系。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主要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下级党组织要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领域和部门,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严格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二)坚决惩治腐败,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当前,边合区仍处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要解决干部“不敢腐”的问题,就必须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用意,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一要明确总体要求。坚持在立案上突出重点、防止大起大落,在办案中依纪依法、确保安全,在处理时实事求是、宽严相济。二要突出查案重点。重点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三要完善办案协调机制。强化纪检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办案合力。规范使用办案措施,做到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四要坚持抓早抓小。全面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加强和完善信访监督,改进约谈、函询等制度,对苗头性问题要及时约谈、函询,加强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三)加强思想教育,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腐败归根到底是源于人的欲求不满,古往今来的腐败现象,无一不是思想“总开关”首先出了问题。思想教育工作是开展防腐、反腐斗争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因此,要解决干部“不能腐”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抵制和防范腐败,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思想防线。一要完善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大宣教”格局。以近年来我全国查办的大案要案为素材,制作警示教育电教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要开展领导干部一年一警示活动。利用述职述廉的机会,开展警示教育。三要建立廉政教育培训协作制度。与组织部门和党校协调配合,将廉政课、警示教育纳入各类班次领导干部培训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课时累积制管理范围。四要开展廉政短信提醒制度。定期不定期向在职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提醒。五要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督促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规范权力运行,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权力制约是反腐的根本。要解决领导干部“不易腐”的问题,必须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能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不能“亡羊”了才去“补牢”。提前把权力“笼子”扎紧扎好才能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一要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强化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公开管理和依法管理,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严格规范和严格管理。二要建立重点工程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坚持把加强对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权力运行的监督作为重点,坚持廉政建设与工程项目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抓住项目筹备、立项、评估、预算、资金拨付、设计变更、验收、决算等环节,采取“贴身防守”,强化跟踪监督、全程监督,并注意发挥广大群众监督作用,把重点工程建成“廉洁工程”。三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四要清理抵制利用公权力投资入股行为,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权力与民争利。五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和项目建设情况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实施民心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坚持把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在为民中体现作为。二要认真开展执法监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监察。重视抓好土地、建设领域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救灾、救济、捐赠款物、农民工工资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三要健全信访举报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机制,听民声、察民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完善信访制度,试行网上举报等新办法,拓宽群众举报渠道。
(六)实施源头治理工程,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坚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加大源头防腐力度。一要开展领导干部轮岗轮换制度,对领导干部所分管的工作定期轮换,对各部门负责人定期轮岗,丰富干部工作经历的同时,防止因工作时间太长,出现权力私化现象,有效避免各类不良现象。二要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制度建设。完善投标人报名、评标办法和专项管理办法,健全标后监管制度。积极推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三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收支改革,落实“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等制度,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接待标准、票据管理、报账发票审核审批程序、报账员职责和会计员职责等具体要求,并严格遵照制度执行。完善部门预算,健全会计集中核算等制度。四要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制度。继续抓好建设工程、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有形市场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统一平台。
(七)实施效能提速工程,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效能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对行政审批制度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减少审批事项,强化对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要继续推进机关和基层部门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效能投诉工作机制,解决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三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提高公开质量。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分类向社会或在单位内部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
(八)实施作风转变工程,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素质的反映;是党员干部总体形象、个人形象的综合体现;是机关效能的标志;是一个单位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是密切党员群众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作的直接需要。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树立良好的作风,一是以“诚信心、责任心、知耻心”三心养成为基础,培养提升境界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内秀感;二是以“合心、合力、合作”三合意识为要求,培养和谐关系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合群感;三是以“正义、正派、公正”三正行为为准则,培养主持公道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君子感;四是以“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三力提高为重点,培养成事的能力,增强自己的成就感;五是以“守章、守纪、守法”三守为底线,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规矩感;六是以“恒志、恒心、恒久”三恒建立为榜样,培养持之以恒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认同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强化监督,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合心合作合力的团结形象、实在实际实干的务实形象、勤政廉政公正的正派形象、善谋能做敢担当的能人形象、自重自省自励的严谨形象和爱民为民富民的公仆形象”等六中形象,促使党员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筑牢防腐拒变防线。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26/7639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