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节日专题 2014年度 清明
清明需错峰祭扫 缅怀先人不妨多元化祭奠
2014年03月28日 12:30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个双休日,因天气晴好,气温持续升高,我市又将迎来新一轮祭扫高峰。
据了解,随着下周六迎来清明节,祭扫也将达到一年里的最高峰,将给交通出行带来巨大压力。为了防止祭祀“井喷”现象出现,殡葬部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合理安排清明祭祀时间,缅怀先人,除了到墓地祭扫,不妨进行网上祭奠和社区公祭等多元化形式祭奠先人。
一大早到墓园祭祀,部分老人因受凉等因素住院
上个星期六,家住鼓楼区的李奶奶一家一大早就赶到普觉寺墓园拜祭父母。
李奶奶说,那天全家人4点多钟就起床了,收拾好东西,就出发了,就是想赶在卯时拜祭亲人,这是多年坚持的传统。
“在父母的墓前,不自觉地哭起来,哭着哭着,感觉胸闷,我就开始用手捂着胸口,差一点就晕过去了。”李奶奶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儿女在身旁,赶紧开车送往医院,幸亏治疗及时,才没有大碍。
原来,李奶奶患有心脏病,每天吃药控制。当天,因为起得太早了,在墓园有点受凉,加上情绪激动,就出现了头晕、气短等症状。据悉,每年清明期间,我市各大医院里都会增多一些老年患者,基本上都是伤心过度导致胸口疼痛的。
鼓楼医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清明时节万物和人体的阳气进一步上升,肝气容易旺盛,如果情绪再一激动,很容易出现“肝阳上亢”,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就会出现头晕、麻木等症。
该专家提醒,目前,南京还没有真正意义进入春天,昼夜温差比较大,老人出门太早,很容易受凉,如果情绪再激动,难免发生意外。
祭扫并不是越早越好,老人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节是中国人集中表达对逝者哀思的特定时间。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那么,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据了解,旧时,北京人祭扫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
对此,民俗专家介绍,扫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时间限制,其实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除非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像有些地方,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
“我市往年清明,祭扫人群都比较集中在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双休日和清明节当天。”市殡葬管理处陵园中心主任张明跃说,一般公墓祭祀最拥堵的时间段是上午8点到12点。
按照古代的历法,通常扫墓集中在卯时,也就是早晨5点到7点,那个时候是阳气外露的时刻。
不过,张明跃认为,现在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定,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也并不是越早越好。根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是扫墓的“主力大军”。这些人,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差一些,建议最好是10点以后再出门祭扫,届时气温回升,不容易着凉生病。
除了清明节,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日“鬼节”等日子也是拜祭先人的日子。
合理安排清明祭祀时间,不妨进行网上祭奠和社区公祭
离清明节还有1周多的时间,据市殡葬管理处估计,全市目前还有超过200万的市民还没有祭扫。
“无论是哪个陵园,短时间内接纳这么多市民祭祀,都会显得拥挤,错时错峰祭祀就好多了。”张明跃坦言。
“传统的祭奠需要亲临逝者墓前,而墓地多在僻远的郊区,不光是远离家乡的人,就是身在本地的人也必须乘车乘船前往。”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除了错峰祭扫,市民还可以选择参加社区公祭或进行网上祭奠。
前天,在秦淮区光华路社区银龙雅苑社区,连续5年都参加社区公祭活动的70岁的孔令保老人告诉记者,对亲人的怀念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不一定非要到墓地现场“打扰”先人的清静。
“祭祀关键心要诚、感情要投入,其实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间,心意到了比什么都重要。”孔令保说。
据了解,清明期间,今年全市共有69场次不同层面组织的社区公祭活动,通过为亲人种植一棵树、敬一杯酒、献一束花、唱一首歌,朗读一篇祭文、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健康祭奠方式寄托哀思。
“5年来,全市累计已有数万名居民参加了公祭活动。社区公祭不仅能有效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也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悼念亲人的新平台。”市殡改办负责人介绍,网上祭扫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2000年起,网络祭拜在我市悄然兴起。网上祭奠只要祭奠者在自己想用的祭祀方式上点一下鼠标就可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哀思了, 而且还可以在上面留言, 说出自己心里的感想。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无论人们处于世界的哪个地方,也不管在什么时间,只要他们想祭奠逝者,他们就可以打开电脑在网上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了。”该负责人说。
殡葬部门建议,市民尽量选择错峰祭扫,鼓励市民通过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形式缅怀亲人。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328/7642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