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鲁吉亚复调演唱

2014年04月08日 12:59

 

历史渊源

格鲁吉亚是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古国,位于欧亚两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区,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腊称之为哥哲斯及伊比利亚两王国之地,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因此地古代产金。罗马帝国势力伸展入小亚细亚时,统一为一国,与罗马联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公元330年接受基督教为国教,遂定国名为格鲁吉亚(乔治亚)。长期与拜占庭联盟抵抗伊斯兰教势力的军事扩张。

格鲁吉亚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

格鲁吉亚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

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6—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8—9世纪初形成了卡赫季亚、埃列季亚、陶-克拉尔杰特三个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12--13世纪产生伟大的艺术与哲学文化,成为欧亚文化共创的奇葩。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17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争夺对象。18世纪求助于新兴强国俄罗斯,1801年—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1917年俄国革命,格国即宣布独立。1918年德国、土耳其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1921年2月25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1922年3月12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格鲁吉亚的复调歌唱演唱是当地欢庆节日时的一种演唱形式

格鲁吉亚的复调歌唱演唱是当地欢庆节日时的一种演唱形式

 

格鲁吉亚复调演唱

民间歌曲在格鲁吉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格鲁吉亚这个语言和文化长期受到侵略者压抑的国家里,以格鲁吉亚语演唱复调音乐是一个长期的传统。关于格鲁吉亚民歌现存的书面记录要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4世纪。起源于早期当地的葡萄酒祭仪和葡萄酒文化。复调唱法则大约产生于12至14世纪格鲁吉亚文艺复兴时期。格鲁吉亚民歌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知名音乐家热议的主题。格鲁吉亚民歌的主要特点就是高度发达的复调音乐。RUSTAVI是格鲁吉亚民歌合唱团中最优秀的一支。创建于1968年,该团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是ANZOR ERKOMAISHVILI.自创立的第一天起,RUSTAVI已经举行了超过4000场音乐会,走访了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在最富盛名的音乐厅演出,已经研究和记录了超过700首不同时期的民歌。

复调唱法则大约产生于12至14世纪格鲁吉亚文艺复兴时期

复调唱法则大约产生于12至14世纪格鲁吉亚文艺复兴时期

格鲁吉亚的复调歌唱演唱是当地欢庆节日时的一种演唱形式。复调歌唱所唱的复调歌曲名叫查克路罗,这是一种运用了比喻和多种乐音修饰的复调歌曲,由两位男声独唱演员和男声合唱团用熟练的技巧演唱。格鲁吉亚复调音乐共有三种:复合复调,在斯瓦耐提流行;低音伴奏的复调对话,在格鲁吉亚东部流行;对照复调有三个即兴演唱部分,在格鲁吉亚的西部流行。属于复合复调的查克路罗歌,通常在宴会和节日餐桌边演唱,它的特征是使用暗喻并包含真假嗓音的演唱和男歌手用假嗓表演的公鸡报晓声。在宴会上演唱节庆歌曲(如长寿歌)是与葡萄祭仪相联系的传统,可追溯到八世纪。在当时,歌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田间地头的劳作(如纳都瑞就是把劳作的声音融进音乐中),治疗疾病,到庆祝圣诞等节日都有专门的歌曲。拜占庭礼拜式的圣歌也融入到格鲁吉亚的复调音乐之中,并成为复调音乐的主要表达形式。

复调歌唱所唱的复调歌曲名叫查克路罗

复调歌唱所唱的复调歌曲名叫查克路罗

当前的威胁及其保护

同大多数人类遗存文化传统一样,格鲁吉亚复调歌唱演唱同样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威胁,其主要有威胁有三个方面:农村迁徙、工业化发展以及西方音乐的影响。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为此制定了周密的保护计划,包括重新灌制老唱片、制作录像带、建立资料库和保护系统等等。计划还要求将老歌唱家的歌唱技巧记录下来,并对与查克路罗的起源有关的葡萄酒文化的资料加以收集。为弘扬民族遗产,格鲁吉亚民间歌曲国际中心正在筹备复调歌唱音乐节和民间音乐会。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格鲁吉亚复调歌唱演唱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08/7645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