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吉马-埃尔弗纳广场的文化空间

2014年04月11日 10:40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西班牙相望。国土面积:446,55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280万人(2011年)。其中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新宪法规定,柏柏尔人的语言和阿拉伯语并列为官方语言。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2001年摩洛哥的吉马-埃尔弗纳广场文化空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摩洛哥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曾强盛一时

摩洛哥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曾强盛一时

摩洛哥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曾强盛一时。地理上摩洛哥所在的地方就是非洲和欧洲之间的交通要道。考古发现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居住了。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柏柏尔人的来历已无以考证。柏柏尔人是西北非洲的一个说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的民族。实际上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本来不是柏柏尔人自称的称呼,而是来自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在北非有约1400至2500万说柏柏尔语的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少数人群最东部的可以到埃及,最南部的可以到布基纳法索。7世纪时,阿拉伯人到来,并在8世纪建立王国。中世纪时期在这里统治的朝代有些是柏柏尔人,有些是阿拉伯人。中国古籍中有关摩洛哥的较早记载,有宋人赵汝适《诸蕃志》“默伽猎国”。现今摩洛哥王朝是在17世纪开始的,今日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其祖先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因此和约旦国王、文莱苏丹是远房亲戚关系。从15世纪开始,摩洛哥受到多个西方国家的入侵。20世纪初期的摩洛哥危机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1912年3月,法国占领摩洛哥。1956年3月获得独立。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

 

吉马•埃尔弗纳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市老城入口处。该广场自1l世纪马拉喀什建成之初,即成为该城的标志之一。广场文化活动类似于中国农村的庙会,当地人和远来的游客都被这个文化和民族交汇点所吸引,蜂拥而至。由于地处非洲和欧洲的通道西方文化和非洲、阿拉伯文化的冲撞交融使广场上的商贸和各种娱乐项目也十分丰富和红火兴盛,从早直至午夜。广场上依次围建的遮阳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活动空间,其中纵列的一排排遮阳伞又将广场区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阳伞下均有商贩在叫卖经营,人们在广场内浏览采购还可以观看到各种演出,包括讲故事、音乐演奏、舞蹈、耍蛇、吞玻璃或动物表演等杂技。同时还有各种服务项目,如算命、占星、牙医、传统草药、天然染料文身,以及水果摊、运水和租借灯笼等等。入夜,摊点上一盏盏点燃的灯笼使广场的风景别具一格。

吉马•埃尔弗纳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市老城入口处

吉马•埃尔弗纳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市老城入口处

吉马•埃尔弗纳广场的世界性还体现在语言上,摩洛哥和欧洲的方言混合到一起。古老的传统是故事及其讲述吸引观众的基础,这就要求叙述技巧的丰富。吉马•埃尔弗纳广场是马拉喀什市的象征,它使摩洛哥民间的城市文化传统一直保持活力。吉马·埃尔弗纳广场文化空间早已就得到摩洛哥国家立法的保护。但是,马拉喀什的城市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现代化步伐,使得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发生着异化。同时,广场周边的混乱交通状况、空气污染、城市膨胀和游客的激增,也使得城市的形象受到了损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制定了详细的十年保护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吉马·埃尔弗纳广场成为马拉喀什城市里一个模范地区。百姓在此散步、各种文化活动在此传播,情人在此约会、商人在此交流。保护计划将会解决广场目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且由联合国各相关机构加入保护工作。为使遗产的保护系统化,一座研究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历史的国家口头遗产研究院正在建设之中。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1/7645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