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人文化空间
2014年04月15日 11:11
概述
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国土面积89342多平方公里,人口650余万,大部分为阿拉伯人,其中60%以上是巴勒斯坦人,还有少数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和吉尔吉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92%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信奉基督教的约占6%,主要属希腊东正教派。约旦虽然80%的国土为沙漠所覆盖,却是一块人类文明的沃土。古代迦南人、埃及人、亚述人、西伯莱人、柏柏尔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十字军、土耳其人等都在不同的时期居住或占领、统治过这一地区。而这一地区在世界上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宗教圣地最集中的地方,布遍了以上三教先知、使者、圣徒的足迹。近代历史学者把这一地区被称为“世界历史的博物馆”。
约旦虽然80%的国土为沙漠所覆盖,却是一块人类文明的沃土
贝都因人的特点和习俗
贝都因人也在约旦文化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贝都因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几千年来生活在地球上最酷热、最干旱和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阿拉伯沙漠中,练就了超强的适应力和耐力,也形成了坚韧、英勇、慷慨、高傲、热爱自由的民族性格。“贝都因”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1976年统计约为1000万人,分别处于由游牧转向定居的不同阶段。贝都因人以畜牧业为生,按传统分为:(1)骆驼游牧人,在撒哈拉、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区组成一些大部落。(2)山羊绵羊游牧人,主要生活在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附近的游牧地带。(3)牛群游牧人,主要生活在南阿拉伯及苏丹。其中生活在沙特阿拉伯的人数最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人酷爱放荡不羁的生活,豪侠行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最高标准。阿拉伯语“姆鲁族”一词的意思极勇敢、好义、为氏族利益勇于冲锋陷阵,不惜牺牲性命。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
“贝都因”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
贝都因人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他们遵循前人的习惯,受部落惯例的节制,只要公意认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们所处的社会被称为“没有政府的社会”,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是其社会基础。凭着血缘关系,他们把家庭结合成氏族;把氏族结合成部落。为了加强势力的需要,又把部落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贝都因人住毛毡帐篷,帐篷里用布或毡子隔开,男女分居。南阿拉伯哈达拉毛等地的牧民为躲避强劲的风暴,大多住在岩洞里或悬崖下。主要食品是鲜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副食是椰枣、粮食制品。肉食和咖啡一般只用于节日和待客。男子穿长到脚踝的灯笼裤、肥大的长衫,冬季外加斗篷,腰间插一弯刀或手枪。妇女的长衫、外衣、斗篷都绣花,喜欢佩戴各种首饰:手镯、脚镯、戒指、项链、鼻环以及用金属、兽角、珊瑚、玻璃等材料制成的胸饰。女孩自16岁起,在前额、下颏、双唇、双颊、手、胸、脚掌上黥染蓝色或绿色花纹。贝都因人普遍保留着部落制度和嫡堂婚姻。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鼓励和安置贝都因人定居。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沙特阿拉伯有相当多的贝都因人定居下来。 骆驼对贝都因人至为重要,故贝度因人又喜欢自称驼民。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新娘的彩礼、凶手的赎罪金、赌博者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
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
贝都因男子的服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衣加坎肩,下着肥大的灯笼裤。农民的裤子多为白色,而渔民的裤子则为黑色。另一种就是我们见到的长袍,无领、宽大、凉爽。妇女多身着黑色长袍、只露出一双眼睛,头饰却是十分鲜艳。原来贝都因人的已婚女性都要穿这样的长袍,婚前的穿着要鲜艳的多。贝都因人对骆驼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节假日都要举行骆驼比赛。骆驼是贝杜因人忠实的朋友,不仅是交通工具,而且驼乳可以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皮可以做衣服,驼毛可以织帐棚,驼粪可以做燃料,驼尿可以当生发油,还可以做药。约旦贝都因人是半定居的游牧民族,他们居住在约旦南部接近佩特拉和维地拉姆遗址的地区,那里属于半干旱的高原和沙漠地区,这种环境使他们过着定居与游牧两者互补的生活。许多贝都因人部落仍然在接近佩特拉的地区使用“那巴提恩”:一种蓄水池和凹洞。佩特拉东南部的维地拉姆座落于宽广干旱的牧场上。今天,许多半定居的贝都因人社区继承了这个地区的传统,仍然保持着鲜活的、传统的游牧文化和相关的知识技能。这在阿拉伯世界中被视为寻常,然而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因人,在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与定居社会经常接触,其特殊知识涉及该地区的植物和动物、传统医药、骆驼饲养、帐篷工艺、跟踪和爬行技术、咖啡制作和待客仪式等。贝都人创造了广博的有关生活环境的知识、杰出的文化、复杂的道德和社会规范,所有这些都以口头形式得以表达和传播。
主要食品是鲜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副食是椰枣、粮食制品
贝都因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丰富的神话以多样的口头表达形式得以表现。这些形式包括诗歌、民间故事、地区命名、歌曲以及故事讲述。有些口头表达形式属于整个贝都因民族。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文化之特殊是与地域和历史紧密相关的。
责任编辑:高潮,蔡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5/7645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