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消费税率上调成为日本经济年内最大风险
2014年04月02日 11:05
从4月1日起,日本政府将消费税由5%提高到8%,这是继1989年和1997年之后,日本内阁第三次增加消费税。鉴于前两次增税都引发了经济跳水,本次增税被看作是今年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同时也是“安倍经济学”面临的一次大考。日本央行当天公布的短观调查显示,日本大型制造商对未来3个月的乐观情绪大幅减退,因为企业对消费税税率上调的影响愈加谨慎,并且对首相安倍晋三经济政策的怀疑也在加深。
增税难解财政困局
安倍晋三3月31日在国会答辩时表示,增税是为了建设在全世界引以为傲的社会保障制度,本年度约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3日元)的增税所得将用于充实养老年金、医疗、育儿等社会保障领域。1日上午安倍又表示,将把增税所得分配到景气和民众生活领域,希望以此取得民众理解与支持。然而实际上,日本政府顶着巨大压力也要提高消费税的根本目的在于缓和债务压力,目前日本国家债务水平早已位于警戒线以上,切实威胁着国家的安全与声誉。
截至2013年12月,日本政府债务总额达到1017万亿日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6万亿日元,是日本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8万亿日元的两倍多;按照日本1.3亿人口计算,人均负债额高达782万日元。可见增加财政收入对于日本政府何等重要。野田内阁曾经提出2015财年将日本基础财政收支中原始赤字占GDP的比例减半,到2020年实现盈余的政府财政收支改革的大方针,日本政府也不止一次地向二十国集团(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合组织(OECD)保证,通过消费税增税来实现财政赤字改革的决心。
然而说易行难。“安倍经济学”的本质是货币扩张和财政扩张,这与整顿财务的目标存在严重矛盾。2014财年日本财政预算和新发国债都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一部分是为了贯彻“安倍经济学”的扩张理念,一部分是为了发新债还旧债,还有一部分是为了抵消增加消费税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仅这部分资金就达6万亿日元,超过了增税带来的5万亿日元收入,单纯依靠增加消费税来改善财政无异于杯水车薪。
(3月29日,在日本东京,人们在一家商场里购物。日本将于4月1日起将消费税率从现在的5%提高到8%。这将是17年来日本首次提高消费税率。)
对经济冲击或超预期
由于消费税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此次增税将影响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购买商品的价格将会上涨,同样涨价的还包括交通费、电话费、邮费、煤气电费以及各种景点门票等,日本家庭将会实实在在感到生活压力的增加。在消费税率上调前,消费者集中消费带动房屋、汽车和耐用品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但2月份房屋销售额增长率出现急剧下降,这意味着集中消费带来的大件商品需求或已达峰值。此外,日本消费者在消费税率提升前大量囤积了日常生活用品,未来的消费潜力已经被透支,消费紧缩局面不可避免。
此外,被日本政府寄予厚望的春季劳资谈判结果并不乐观,工资增幅低于预期。以丰田汽车为例,丰田只愿意在标准加薪幅度之上,再额外加薪平均每月2700日元,增幅不到1%。统计显示,今年春季工资涨幅普遍在1%上下,涨薪也主要集中在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其他企业涨薪幅度更加有限,甚至选择不加薪。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涨幅显然无法抵消消费税率提升对国内消费的影响。再加上目前不断上涨的通胀率,工人的实际收入事实上在不断缩水。消费税率提升将进一步削弱日本家庭购买力,消费者情绪势必将遭受重创。
(3月31日,日本东京以东千叶县一家超市内,工作人员在开业前更换商品价签。)
日本制造业和工业产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增税前夕,日本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延续2月份放缓趋势,为53.9,较前值55.52大幅回落。此外,日本2月份工业产出月率下降2.3%,远不及预期的增长0.3%,为此前3个月首降。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送货周期急剧增加,周期放大至自2011年12月以来最长,3月份成为日本自去年12月以来日本经济状况改善的最慢的一个月,这些都说明受日本4月1日上调消费税影响,日本制造业正在失去前进的动能。
多位经济学家预计,消费税上调会暂时使工业增长放缓,经济会不会很快反弹值得担心,这会增加日本实施经济刺激的需求。瑞穗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宫川纪夫表示,因为担心消费税率上调后的需求水平,日本企业将进一步控制产能,这意味着实体经济不会很快反弹。
本次提高消费税是野田内阁在2012年确定的,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5%提高到8%,2015年10月再提高到10%。也就是说现在只是第一关。尽管经济学家在日本央行何时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上略有分歧,但日本央行将被迫加码宽松已成共识。安倍晋三表示,将通过经济对策缓和增税影响,力争从7月份开始使经济重新回到增长轨道。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也再次表示,如果先期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势头超过预期,央行将会迅速采取行动。(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02/764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