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花钱求代跑”的教育之痛

2014年04月03日 13:04

 

【社会热点】

【事件介绍】

1

女大学生网上花钱求代跑:跑800我出50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金华一所高校的学生发出一则微博,内容是该校有女生800米测试找人代跑,一时引来网上热议。

“女大学生800米测试求代跑”

这则微博火了

这两天,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叫“金职派”的同学发出的微博很火,微博内容是一个QQ截图。

截图里的内容是这样的:“本人因为身体不适,需要找人代跑800米,下星期四第二节课经管操场,女,要求3分50秒以内,报酬是50元。”

这则微博一发出,就引来热烈讨论,还被不少加V的官微转载。不仅该校学生,许多网友也参与到代跑事件的讨论中。

不少网友跃跃欲试,表示“我来跑”。还有网友说,“4分钟就能赚50元,这钱太好赚了!”甚至有男生也想揽下这好差事:“男人可不可以。我跑一天,一天有375个3分50秒,这样可以赚到18750元了。”

也有很多网友提出疑问。网友“张张张呈呈呈”留言说:“跑800米有这么难受吗?” 网友“舒含笑”则说:“身体不舒服跟老师说下难道还会不同意?”

花钱找代跑

网上并不少见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发微博的“金职派”同学,“金职派”告诉记者,这个信息是从他们学校的一个兼职群里截图下来的。这个群里有很多商家,也有学生,不少同学会在群里找到兼职工作。

记者尝试通过截图上的QQ号,找到发出代跑信息的女生,不过一直没人回应。

随后,记者又加入了“金职派”所说的兼职群,采访了群里的同学。有知情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在群里看到这样找人代跑的信息,那天这个女生一发出代跑信息后,群里就有两三个同学回应,后来应该是私聊了。

还有同学说,群里不光有求代跑的,甚至还有代签到、代上课的。价格一般从5元到50元不等,代跑是其中价格最高的。

记者在网上搜索“代跑”发现,不少高校学生会在本校的百度贴吧、校园论坛里“求代跑”。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花钱的,在回复里可以发现,甚至已经有专业代跑的学生。

 

担心测试不合格

学生找代跑

每年的长跑是不是真成了学生不堪承受的重负?记者随机采访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位同学。

学生何超说:“虽然有时候也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但个人觉得根本没必要,大学的体育测试,想及格挺容易的。”

学生小溪表示,虽然长跑很累,但是基本上同学都能及格,所以花钱求代跑的并不多,“也就是跑个步,从小到大跑得多了,为这么件小事儿花钱的同学,可能是真的是吃不消跑。”

小丹则说,以前每周都有体育课,身体素质好像还不错,800米跑及格没什么问题。“但到了大三,越来越缺乏锻炼,而且因为课少了,作息时间、生活方式都渐渐不规律,所以一到体能测试就害怕。”

还有同学坦言,找代跑其实也是因为重视体育成绩,“因为万一要是没跑及格,可能得重修或者影响期末总成绩而无法评奖学金,所以有些同学干脆就找人代自己跑算了。”

学生耐力素质连年下降

上网、逛街挤走锻炼时间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体工部副主任胡靖平老师说:“目前还没发现过有学生找人代跑的现象。学生如果真的身体不适,可以提出申请,并不需要采用花钱找人代跑的方式过关。”

同时,胡老师也指出,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从测试结果看,近几年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比较明显。

“去年开始,浙江省教育厅对各项体育项目的达标标准进行摸底,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我们学校是参考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最低标准设定的。”胡老师告诉记者,在1980年代到2000年前,女生的800米测试的要求是满分3分10秒,及格3分30秒。“目前,女生800米及格分是3分50秒,可以看出来,要求其实降低了很多。”

胡老师表示,现在学生怕苦怕累,听见要跑800米就想逃避,作为体育老师也很无奈。

学生体质变弱已成为普遍现象。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学生体能下降呢?

采访中,有学生说,相对于体育锻炼而言,她和室友们更倾向于宅在寝室玩电脑或者出去逛街。尤其是一些刻苦读书的同学,一天到晚坐在椅子上,不太爱锻炼,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还有些女生晚上睡觉前会去跑步,“也算是把身体锻炼与减肥合为一体吧!”

看来,一些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也都是源于兴趣,而不是把体能加强当成生活的必备。

近年,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金职院已经开展了“阳光长跑”等体育工程。胡老师表示,“随着体育课考评体系的改革,各项增强学生体育素质的举措实施,希望高校学生的体质能有效提高。”

对“代跑门”不能见怪不怪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部分同学为了拿到体育科目学分,花钱请人“代跑”已不是个别现象。然而,雇人“代跑”虽能换来成绩OK,却凸显出部分大学生体质被KO,诚信被KO,更让人对下一代的成长忧虑万分。试想,连800米测试都要靠“枪手”,这等羸弱之躯如何能经得起未来的“风雨”?因此,对大学校园频出的“代跑门”,我们不能见怪不怪。

事实上,学校划定的体测及格线,并非高标准严要求。而仅仅是正常人就应该达到的体质下线。以女生800米测试为例,以前的标准是3分30秒及格,而目前及格分却放宽到3分50秒。但遗憾的是,即使标准已经降低至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下线”,仍然有人不自信选择“走捷径”。 “代跑门”,让我们认清大学生耐力素质连年下降的事实和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然而,比身体不达标更值得警醒的是部分学生的心理失衡。试想,连体育测试都在找“枪手”,大学生的诚信在哪安放?那么英语四六级、期末考试他们会怎么选择?遇到困难首先想的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克服,而是通过歪招“变通”,这是多么可怕的心理“病态”,更应该引起重视!

前不久,关于国人平均身高矮于日韩,中国孩子“矮人三分”的议论曾经引爆舆论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尽管我们不敢相信更不服气,但必须面对国人身体素质在“起跑线”上就落后的残酷现实。因此,“代跑门”的出现,教育主管部门要警醒,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学生锻炼的时间去哪了?大学的体育教育在哪?同时,也该反思一下,功利化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失衡何其严重!

 

“求代跑”折射学校教育隐忧

大学生愿意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钱,用来雇人代跑,其直接原因是体质下滑,担心体育测评通不过。而出现大学生体质健康如此不容乐观的情形,关键原因还得往大学之前去寻找。

想一想,在大学之前十多年的小学、中学教育中,有多少学校是安排孩子们每天都进行长跑的?一周本来就不多的几堂体育课还常常会被主课老师侵占,而这种侵占甚至深得家长认同,这就导致学生们进一步失去了仅有的体育锻炼机会。试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够“跑”起来吗?到了大学,要接受长跑测试,一些“聪明”的大学生通过“求代跑”来完成考核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笔者更希望我们的小学、中学能制定一些刚性的锻炼制度,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间段里,确保学生们体育锻炼的时间,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漫长的人生路准备好革命的本钱。

当然,大学生“求代跑”现象的背后透露出的,远远不只是大学生体质的下滑。花钱雇人代跑,如同在考试中找人代考一样,都是作弊行为,是诚信品质缺失的表现。我们要关注大学生体质的下滑,更要关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这是做人的根本问题。

能够花钱雇人代跑,还与高校体育老师不负责任、监管不到位有关。如果组织体育测评的体育老师平时与学生交流多一点,对学生熟悉了解,就不会让雇人代跑的把戏得逞。退一步说,只要体育老师监考时认真检查一下学生证,第一时间就能发现“鱼目混珠”现象。所以,大学生“求代跑”也曝露出大学的管理松懈问题。

试想,假如学校在进行类似的测试中能够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对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漏洞打好“补丁”,如何能给学生投机取巧的机会?如果在事前严格对照学生身份参加考试,制作标准化流程,事中对每个学生的身份进行再次确认,实行一人一个成绩,成绩和考生要双向对照,监考老师全程监督,事后对发现作弊的予以严惩,对代考的学生采取取消成绩等措施提高其“走偏门”的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成本,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吗?恐怕学校对这些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大学毕竟不如初高中,相对“轻松、自由、松懈”的氛围还是必不可少的,对这些所谓的测试更是简单的走个形式,当然,学生更是“心领神会”,出现“代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如此,只要是学校组织的测试和考试都不乏这一倾向,与国家组织的“正规”考试相差甚远,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因为任由“考试形式主义”倾向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观念还会造成其慵懒、不直面问题转而走旁门左道的问题。“代跑”现象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学校管理松懈难辞其咎,这股形式主义歪风必须根除,否则学校对学生不负责,学生会对谁负责呢?

“代跑”折射出精神“缺钙”

大学生花钱找人“代跑”,首先是担心800米测试不能过关,因而可以作为大学生体质健康差的现实注脚。大学生们体质“缺钙”并不是理由,所折射出来的“缺钙”现象,恰恰说明大学生们不仅缺少了体育锻炼的兴趣,更缺少体育锻炼的动力。当下的大学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做得很不够,或者说缺少一种氛围,把体育仅仅当成一种学分的选项,曲意迎合学生的功利需求,不是把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当成育人的目的之一。可以说,大学生们体质“缺钙”,首先还是大学精神“缺钙”,缺少了独立与担当的骨气。

此外,与我们对大学生找人“代跑”感到莫名惊诧相比,大学生们找人“代劳”,在大学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诸如“代签到”“代上课”之类的。在不少大学生眼里,很多的学习与生活,要的只是结果,而非过程。这些指向,隐约说明学生们要的只是顺利地拿到那一纸文凭,而非过程中品性与能力的磨炼。事实上,这些“代劳”都击中了大学生们的精神痼疾,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习惯约束。同理,“代跑”体现尤甚,也折射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精神层面的“缺钙”。

“代跑”所折射的体质与精神“双重缺钙”,并不是偶然的,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价值在教育层面的具体体现。当文凭成了社会对教育终极且唯一的诉求,学生的体质与精神反而变得无足轻重。我们的大学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体质相当于次品,而没有精神则是废品。对此,全社会都该深刻反省。

 

【启示与思考】

强健的体质是一个人工作、生活和健康的保障。4分钟跑不完800米,女大学生出50元找人代跑,这个新闻让不少读者朋友目瞪口呆,它再一次引发让公众对现代大学生体质的非议和担忧。

首先,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人担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道理谁都懂。可是,今天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们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正在渐行渐远。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也就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竟然连800米都不能跑,这样的羸弱之躯不得不让人担忧。

其二,“代跑门”背后的金钱游戏。应该说,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金钱有着巨大的作用,大学自然也不是一块“净土”。所以,当今的大学生也“深谙此道”。在一些大学生的眼里,用金钱可以“顺理成章”地办成很多事儿。拿跑800米来说,只要自己出钱,自然有人看在钱的份上,乐意效劳。大学生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观可以说和我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其三,“代跑门”让大学生的诚信无处安放。花钱雇人代跑,如同在考试中找人代考一样,都是作弊行为,是诚信品质缺失的表现。我们要关注大学生体质的下滑,更要关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这是做人的根本问题。

当然,代跑也暴露了大学对学生体能测试的粗狂式管理,这是一种疏漏。如果组织体育测评的体育老师监管到位,也就不会让雇人代跑的把戏得逞。退一步说,只要体育老师监考时认真检查一下学生证,第一时间就能发现“鱼目混珠”现象。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大学生“代跑门”的出现,可以说击中了当今大学教育的软肋,值得我们反思。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03/7647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