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李兴:乌克兰局势原因与前景分析

2014年04月03日 14:26

 

李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亚欧研究中心主任

李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亚欧研究中心主任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我今天要跟大家做交流的就是乌克兰危机的内外原因与前景分析。大家都知道最近有一个重大的事情就是乌克兰事件,有些事情事先没有预料到,我们也没有预料到,我估计很多大国包括俄罗斯、美国和欧洲都没有预料到,事情发展非常之快。我们国家与乌克兰的关系本来就很密切,同时中国与俄罗斯又是密切战略协作伙伴,所以我们国家对这个的态度也很重要。

一、乌克兰危机的原因

乌克兰危机本身的发展确实具有戏剧性,2013年的下半年,当时的乌克兰政府暂停与欧洲联盟,这个事情本身从性质上来讲并不是很大,因为是暂停,暂停并不是永远停止,只是暂时停一下。但是这个事情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个抗议活动不断升级,当时亚努科维奇政府在这里一步步退让,就是在2月份的时候在法国和德国的协调下面,政府同反对派开了一个会,达成了一些协议,也就是说提前举行大选,总统大选要改走政府,但是反动派没有按照这个协议,而是不断使事件升级,最后亚努科维奇被批准离开首都基辅,那么被新的临时议会通缉,此后乌克兰的国会执政党就变成了在野党,将总统大选提前到5月25号。

事情发展很快,这时普京总统在一段时间里面没有声音,国际社会觉得很奇怪,按照普京的性格不应该这样,现在看起来可能普京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因为亚努科维奇相对是“亲俄”的。在2004年的时候乌克兰曾经爆发过橙色革命,那个时候亚努科维奇第一轮当选,但是西方国家不服气,就是指使反对闹事,重新选举,最后就把亚努科维奇给选下去了,那么比较“亲西”方的尤先科当选乌克兰的总统。到了2010年亚努科维奇重新翻盘了,再次他当选为乌克兰的总统,那么这件事情又很快把它搞下台了,所以普京可能没想到,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琢磨这个事情该怎么办,下面的行动大家都清楚了,在克里米亚加强俄罗斯的存在。

那么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这两个地方结果也出来了,在克里米亚这个地方96.77%,接近97%的人投票,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而投票率是83.1%,克里米亚原来是乌克兰的一部分,那么现在全部从乌克兰独立,申请加入俄罗斯。那么俄罗斯方面的反应很迅速,18号同意加入俄罗斯联邦,克里米亚的领导人签了协议,宣称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下面的程序就是第一俄罗斯宪法法院批准这个协议,第二就是俄罗斯的国家杜马批准这个协议,第三就是俄罗斯的上议院就是联邦会议最后到普京那,这是第四步,最后批准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就完成了所有的法律程序。俄罗斯法院已经批准,那么也就是说剩下到彻底完成这些程序只剩下三步,普京的行动很快,动作非常快。在这个过程当中俄罗斯与西方发生了激烈的博弈,俄罗斯首先不承认现在的乌克兰政府不是合法的政府而是非法政府,而西方的国家认为现在的乌克兰政府是合法政府,而不是非法政府。第二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的公投是合法的,西方国家认为克里米亚的公投是非法的,因此他们的立场基本上是针锋相对的。

在克里米亚签订了这么一个协议加入俄罗斯以后,那么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主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对俄罗斯进行孤立,但是在俄罗斯国内普京的支持率反而不断提高,达成了70%。我看克里米亚在普京讲话以后,克里米亚的人民是奔走相告,国内甚至出现了爱国主义以及英雄主义的情绪。我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会发生这个影响,在联合国里面就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安理会投票的时候我们投的是弃权票,我们没有投赞同票,也没有投否决票,那么为什么这么投?这么投的后果是什么?而普京在18号的讲话里面感谢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理解,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个图形是2014年乌克兰独立广场首都基辅一个巷,那么这是街头政治,警察和示威者之间发生了斗争,这个警察是乌克兰当时的特种部队。我从三个方面来讲它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以及乌克兰领导本身的原因。

大家看一看乌克兰的地理位置,这是乌克兰的地图,乌克兰之所以国际社会对它感兴趣,它有深厚的内部原因。首先在于它深厚的地理位置,他处在俄罗斯与欧洲联盟中间,这是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也基本上处在欧洲和亚洲之间,因此是一个欧亚国家。从宗教形式来讲,乌克兰往南是伊斯兰教世界,乌克兰以东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正教世界,所以乌克兰同时在宗教文化方面处在三大宗教——西边的基督教,东边的东正教,南边的伊斯兰教中间。那么在冷战结束以后,它正好处在这三大宗教中间,又处在两大强国中间,在历史上乌克兰也是大国争夺的对象,就是当时的西边是奥匈地区,后面是德国,南边曾经是很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东边是沙皇俄国,所以历史上乌克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只不过后来的沙皇俄国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654年合并了俄国,到现在为止已经300多年,当然1991年之后又分开了,而且这又是一个文化的断裂带。

在乌克兰也实行了私有化,进行了西方自由主义,当时以华盛顿共识作为指导思想进行改革。但这个改革不是很好,转型不是很成功。严格说起来乌克兰本身是有实力的,条件是比较好的,这个地方的面积是60万平方公里,人口是4500万,那么乌克兰的工业和农业基础不错,在世界上有三个国家有黑土地,一个就是加拿大,一个就是我们国家的东北,另外就是乌克兰。而且面积很广大,所以它的农业基础也是很不错的。那么有很多重要的中东企业都是在乌克兰,包括黑海造船以及航母,我们国家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就是在乌克兰。那么这么好的一个基础,在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下面实行私有化,当时没有弄好,所以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很好提高。那么在2004年的时候刚才我讲到又出现橙色革命,因为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没有解决,到底是应该“亲俄”,还是应该“亲欧洲”,国内一直存在着矛盾,就是民众和经济的发展状况。那么它的老百姓里面有三分之一多是俄罗斯人,这帮人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东北和南北包括克里米亚,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西部,这部分人是乌克兰人,那么严格说起来乌克兰和俄罗斯人原来是一个大家族,都是斯拉夫人,而且都是东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本身是一个大家族,他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所以说他们的历史发展道路本来就很不一样,那么从经济方面来讲,从宗教文化上来讲东边的俄罗斯信奉的是东正教,他们跟俄罗斯斯比较近,住得也比较近,那么从经济联系比较密切。那么东斯拉夫是工业比较发达一些,经济上要强一些,而西部这些人主要信天主教,主要搞一些农业和小工业,经济落后一些,所以东部和西部宗教文化的构成,以及经济的构成都不相同,这一点反映在政治上。

 

由于实行所谓的民主制,总统是选举的,任何一边的势力当选,就会有另外一边的势力来反对,“亲欧洲”的人当选为总统,那么“亲俄”的人就会来反对,而且这两边势力不是说谁占绝对的优势,基本上是比较平衡的一种力量,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事情,就容易出现类似被他国插手提供了机会。比如说2004年的橙色革命,第一轮选举是东边的亚努科维奇,相对“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当选。但是“亲欧洲”的当时是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他们不服气,那么在西方的支持下,他们搞了游行示威,重新搞了第二轮选举,第二轮选举就把尤先科选上去了,那么尤先科当了总统,季莫申科这个女的当了总理,那么亚努科维奇就没当上。本身这两个人后来也发生了矛盾,那么在2010年再选举的时候亚努科维奇又东山再起,相当于2014年初第三个回合。如果说第一个回合是“亲欧洲”的势力得势,那么第二回合是“亲俄”的得势,第三回合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是不分胜负,目前还没有一个结果。

从文化的关系来讲,俄罗斯文明的发祥地就是基辅,就是现在乌克兰的首都,像我们国家我们的文化发祥地是黄河、长江。那么俄罗斯民族发祥地是基辅建国,他最初的历史是从基辅建国开始,后来才向北发展到了莫斯科,重心也发展了偏移,就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那么基辅就成了乌克兰的首都。但是俄罗斯人有一个情节,就是乌克兰或者基辅是他文明的发祥地,包括普京在18号的讲话里面,他说基辅是全俄罗斯城市之母,所有的俄罗斯城市都受基辅的影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曾经去过基辅没有,我在基辅待过一年,非常漂亮的城市。那么从地缘关系来讲,肯定是俄罗斯是乌克兰的最大邻国毫无疑问的,那么他们是通婚的,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很多是通婚的。比如说俄罗斯联邦的上院主席是个女的,她就是个乌克兰人,而且她是西乌克兰人,他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乌克兰人,而且是西乌克兰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是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只有8到10万人,那么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现在俄罗斯联邦的上议院的议长这位女士叫马特威廉克是老乡,就是说他们之间奥斯特洛夫斯基它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包括在我们中国也影响很大,实际他们上是通婚的,就是老百姓之间生活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从地缘政治关系来讲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来讲是很重要的。人们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把俄罗斯这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身体的话,莫斯科是心脏,圣彼得堡就是脑袋,那么基辅就是腿。

西方学者在分析这个俄罗斯政治的时候讲,如果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是一个帝国,尤其不是一个欧亚帝国,如果有了乌克兰,俄罗斯就自动成为一个欧亚帝国,这个话很体现了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国际政治学家那里面达成共识,这一点在俄罗斯的军界和政界甚至在普通老百姓里面也达成共识,俄罗斯有乌克兰情节。事实上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对乌克兰一直很好,他们看起来一直很好,他们没有亏待乌克兰。普京对于乌克兰也是很重视的,那么大家都知道普京曾经把乌克兰国家的总理,当时是前总理派到乌克兰去做大使,你想想一个国家的总理当大使,在我们国家即使是驻美大使,驻俄大使都只是副部级,你离总理那个位置还差很远,副部级到总理中间隔了多少步,中间还有部级、副总理级、国务委员级才能到总理。但是普京把前总理派到乌克兰当大使,是俄罗斯一个老年的政治家,从级别上降了若干级,但实际上不是惩罚他,而是因为普京极为重视乌克兰。

这个事情的发生我觉得因为普京这个人喜欢体育,在索契奥运会期间有15天时间他基本上作为一个国家首脑他天天盯在那,可能我个人判断,乌克兰形式发展这么快,出乎他的意料,他一开始可能有点意想不到。但这里面有一个事情就是往往他搞契约活动,马上不是国内就是国际上就要出点事。2008年8月8号,北京开奥运会当时普京是总理,在北京参加奥运会,那个时期发生了俄德战争,普京是有一个议程的,他要拜访中国的前任主席江泽民,但是由于高加索战争的爆发,这个议程后来取消了,他直接飞到高加索指挥战事。当时我就感觉到很奇怪,因为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俄罗斯运动员出来的时候,我看到普京的脸色很凝重,他可能已经出来这个消息了,我们后来想他身在北京,心在高加索,可能国内已经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他了,这一次是他们国内开奥运会,他可能确实没想到,以这个事件发生的头好几天时间,普京失声了。

外部原因里面另外两个原因就是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当然欧洲和美国在对付俄罗斯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一条心的,是一个阵营的,但他们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出发点,他们的手段,他们的目标都不完全一样。

首先找他们相同的地方,就是说乌克兰处在欧洲,现在的欧洲联盟与俄罗斯中间,那乌克兰本身就两股实力。有相当一部分实力是“亲欧洲”的,主张乌克兰向欧洲联盟靠拢。还有一股势力是“亲俄”的,主张乌克兰要向俄罗斯靠拢,这个刚才已经介绍了,那么就为欧盟的插手提供了便利。欧盟现在在实行东扩,现在是28个国家和地区,原来东欧的好多国家已经加入到欧洲联盟集团。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也在进行东扩,有些欧盟的成员是共同的,但是也有个别不一样的,他可以是欧盟的成员,但是它不一定加入北约。这是第一个,他们都要进行东扩,那么东扩就意味着他们的社会制度以及价值观要向东进行扩展。

第二点他们在对付俄罗斯,因为即使苏联解体以后,今天的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的欧洲加上美国的河,也相当与美国加上中国之河,基本上是相当的。那么它这样大,使西方国家很不放心,到现在为止俄罗斯恢复了前苏联的,他保留了前苏联的军事力量80%到85%。它的核武器、它的核弹头仍然是唯一能和美国相抗衡的强国,也就是他目前是能够毁灭美国,把美国变成核灰烬的唯一的世界大国,这是前两天俄罗斯的一个高管讲的,他还是很自信的。那么还有丰富的资源,如果说前苏联以前是靠核武器来威胁欧洲和世界,那么俄罗斯现在不靠核武器了,那现在靠什么呢?靠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它的天然气还是世界的第一位,它的石油在世界大国里头唯一除了满足自身要求之外,还能出口有多余的向别的国家出口的国家,别的世界大国包括我们中国,包括美国、日本、欧洲都需要进口能源。正是因为如此,西方国家觉得俄罗斯很有潜力,还是一个很危险的对手。要趁此机会如果把乌克兰从俄罗斯拿下,那么俄罗斯就不成为一个欧亚帝国。

第三点就是希望把乌克兰纳入到西方阵营。我刚才讲过了乌克兰本身条件是不错的,那么大的面积,人口也不算少,这个人口在我们中国看起来是算少的,但是在欧洲也不算少了,面积也不算小,所以就想把它拉过去。这么一拉过去的话就增加了西方的整体力量,这是他们相同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北约与欧盟的性质是一样的,北约组织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人数最多,总体实力也是最强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而欧洲联盟他主要是一个经济政治集团,也就是经济是占着重要的份量,同时也是政治组织,但是它是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现在看起来德国的份量将逐渐加重。那么第二点不一样就是俄罗斯的态度上来她们不完全一样,不完全一样的原因欧洲离俄罗斯近,而美国离俄罗斯远,这是一个不同。第二从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来讲,俄罗斯和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不高,他们经济来往不多,但是俄罗斯与欧洲联盟的依赖比较高,欧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的能源,欧洲联盟是俄罗斯的第一大出口伙伴,俄罗斯人喜欢到欧洲去旅游,欧洲人也有俄罗斯情节。中国的革命者以前逃亡的时候喜欢往日本跑,俄罗斯的革命者逃亡的时候喜欢往欧洲跑。但是因为俄罗斯那个时候它的重心是在欧洲,那么从实力对比来讲,从军事实力来讲,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目前是俄罗斯的对手,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和美国来比较,当然美国的实力应该比俄罗斯强,但是有些理论实际上是没用的,因为军队打仗还有人的因素,还有一个地缘因素以及老百姓的认同程度,我认为美国不敢单挑俄罗斯。

那么第三从手段上来讲,就是美国人相对比较硬,而欧洲手段相对比较软,软就多谈判。上次俄国战争就是欧盟出面进行协调的,所以说他主张谈判,当然也有可能欧洲和美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那么欧洲和美国是影响乌克兰局势的另外一个因素。

那么乌克兰危机还有第四个本身有问题,就是乌克兰领导人本身的因素。乌克兰遇到这种情况,他国内政治经济以及周边大国因素这种情况,如果有高明的领导人他应该采取平衡外交政策,小国尽管外交上有困难,但是小国能够采取务实的平衡外交也不是说没有先例。比如说我们邻居哈萨克斯坦做得相对比较成功,比如说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他也很成功,他们也是大国中间生存,但是为什么乌克兰老是这么出事?除了我刚才讲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领导人的因素。我这列举了10年时间他们三位主要领导人之间斗来斗去的情况。我这里不一定详细讲它,那么2004年的时候是尤先科和季莫申科联手搞掉了亚努科维奇,那是10年以前的事情。2011年以后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联手又搞掉了季莫申科,再过了两年就是2007年尤先科和季莫申科联手又把亚努科维奇搞掉了,到2009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联手又把季莫申科搞掉了,最后到2010年季莫申科和亚努科维奇又联手搞掉了当时的总统尤先科,亚努科维奇上台。上台以后一年,亚努科维奇又把季莫申科送到监狱里去了,到今年也就是过了两三年,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季莫申科出来了要竞选总统的,那么亚努科维奇下台了,而且被通缉了,尤先科又靠边站了,所以他们像看马灯似的,在这10年里面他们是三人战,从2004年到2014年他们这三人战。

临时政府上台三周,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每一把火都得罪一批人,在我们旁人看起来它是非理性走极端的,即使从政治意识上来讲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姑且不谈政治,我们从意识上可以判断这绝对不是高明的政治家所为,但是后面还暴露出一些反对派雇佣杀手、故意杀人制造事端,那现在已经有资料出来了,那是花钱来干这个事情。你参加社会游行每天30美金,如果你走在游行示威的最前面那种人加钱每天50美金,但是还有一个绝招就是你是神枪手,你是狙击手,你给我杀几个人,警察也好,老百姓也好,那么这个工作每天100美金。现在已经广播里面视频都出来了,如果这个事查找是事实的话,将来这些人迟早会受到刑法的制裁,但是现在的临时政府拒绝调查,所以这个事没有尘埃落定,但是这个视频是存在的。

乌克兰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除了刚才讲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之外,没有高明的领导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再一个就是和乌克兰的老百姓有一定的关系,他的老百姓问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发生这些事情,而乌克兰这些小国发生这个情况?俄罗斯有一个重大的情况就是老百姓有自己的判断,老百姓总体来讲具有反西方情节在俄罗斯,就是对西方在俄罗斯本身的渗透和操作活动是反感的,所以俄罗斯的反对派尽管有的时候吵吵但是成不了气候。但是乌克兰不一样,乌克兰老百姓很有习惯,乌克兰老百姓对外部势力渗透持一种包容和欢迎的态度,不觉得这个不光彩,不觉得这是出卖国家利益,不觉得这是没面子的事情,那西方的、欧洲的实力、美国的实力他们是很畅通的事情,当然不光是这三大实力,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实力进入乌克兰,没有一种抵御的机制,他对外国势力的渗透不感觉到是一种羞耻,不感觉到是一种不荣耀,反而是引以为荣的。

 

二、乌克兰的发展前景

那么事情发生到这个地步将来会怎么样呢?我们进行一番分析,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国之间的博弈起着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国家利益,起着利益的程度,利益的相关程度,你是核心利益还是非核心利益,你是根本利益还是非根本利益,这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在乌克兰利益的话很多国家都有相关利益,那问题就是说这个相关利益的程度。第二实现利益的手段,这个决定着你的实力你有没有手段,即使你有利但是你没手段、你没实力都是白搭。你有利同时要实现这个利益的本事,也就是资本,那就是实力。第三这些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是传统,它传统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他是什么性格,他会不会发怒,他不同性格的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那不同性格的国家,国家有国民性质。再一个就是第四点领导人的因素,不同的领导人是军人还是非军人,是个性强硬的还是个性比较柔软的,那不一样的。尤其在总统制的国家,那总统的权利是很大的。第四个就是起着国内政治与国际形势,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国内的民众是否支持,首先是这一条,其次才是国际形势。

那么在乌克兰具体的问题上面,从国家利益来讲,对于俄罗斯来讲乌克兰是什么利益,对于美国来讲乌克兰是什么利益,对于欧盟来讲乌克兰是什么利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尤其是民主国家,他所做出的外交决策,就是很轻而易举拍板的。对于俄罗斯来讲,我认为在俄罗斯人看起来,你就是他们的核心利益、是根本利益,而且是最核心利益最根本利益已经到了底线。如果说2008年俄德战争普京就拿格鲁吉亚画了一条红线,过了这个红线他就动,我认为乌克兰的问题上他也画了一条红线。18号的讲话他讲很清楚,已经到了他的红线,已经把它逼到了死角,而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讲是什么利益呢?当然也是利益,国家利益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安全利益,也就是生存利益,第二个利益是发展利益,也就是经济利益,第三个层次是影响力,也就是国家的声望利益。普京认为乌克兰事件对于俄罗斯来讲是生存利益、是安全利益,是涉及到俄罗斯本身的生死存亡,而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讲,我认为跟生存和安全没有关系,最多也就是涉及到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利益,也就是发展利益和影响利益,而对于美国人来讲连发展利益都谈不上,应该是第三层次的,也就是影响力,说白了就是美国的面子。那么现在乌克兰的问题又涉及到美国的面子问题,为什么俄罗斯这么强硬?他有什么资本,有什么资格做这种事情?那么我认为他认为自己是有资格做这个事情的,因为克里米亚历史上是俄罗斯的,现实当中97%的人要求克里米亚归还俄罗斯。第三俄罗斯有现存的黑海舰队在那经营上百年。第四是克里米亚人本身要加入俄罗斯,不是俄罗斯强迫他们加入的。那么如果看看这个协议通过之后,克里米亚的反应能够感觉到这一点,确实克里米亚人民是想加入俄罗斯的,这是个事实。

从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来讲,俄罗斯在捍卫自己核心问题上从来不会手软,那么普京本身的性格大家也都很清楚,是一个比较强硬的性格,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起到关键性的条件,就是国内政治。普京能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现在看起来已经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因为国家是百分之百的通过,然后它的支持率是在上升,70%多,我觉得光是那些反对派现在也变成了支持派在这个问题上面,所以我认为这是从俄罗斯方面来讲的。

那么从欧美方面来讲,他现在有什么来制裁俄罗斯,让俄罗斯退让的手段呢?有一些。首先是两项,经济的和外交的,那么经济的手段就是说一些协议可以不签,一些生意可以不做。还有外交的,比如说八国集团,你俄罗斯开八国集团我们不来了,以后也很有可能还把你开出八国集团。那么一些外交的活动终止了,原来的协议不执行了,我觉得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如果仅仅是这两项,我认为不会产生颠倒性的后果,为什么呢?八国集团峰会不开,普京讲得很清楚你爱来不来,你不爱来就别来。另外经济制裁这个东西因为俄罗斯加入WTO本身时间就不长,尤其和国际经济兼容的程度并不是很高,而且据我所知俄罗斯本身就资源很丰富,他有求于别人的不多,所以你想通过这样的东西来让他屈服我认为很难。何况他已经得到了这么多人民的支持、老百姓赞同,而且据我所知俄罗斯老百姓的人民忍受苦难的能力是很强的,何况也谈不上苦难,俄罗斯本身就很孤立,以前一直很孤立,他不怕这个。

我觉得克里米亚受俄罗斯实际控制这已经基本是一个事实,别说现在增加了力量,就是不增强,光说有黑海舰队,实际上那个地方受俄罗斯的影响就已经够大的了。那么从地图上看的话,俄罗斯那隔了一座桥,把那个桥一修是连着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实改变不了。但是乌克兰肯定是很不服气临时政府,但是我觉得乌克兰要叫板俄罗斯单靠自己的实力是不强的,如果没有西方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乌克兰叫板俄罗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这种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谁也说不好,有可能爆发局部的冲突这是有可能的。

历史上乌克兰加入俄罗斯的时候,历史上有这样的情况,当时的苏俄部队最先是攻占东乌克兰的首府,然后再攻占基辅,也就是西乌克兰的首府。那么现在的话由于这个地理位置决定的,乌克兰没法单独向俄罗斯叫板,即便你攻击克里米亚,俄罗斯可以从北边和东边的方向包抄乌克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可以得到东部乌克兰一部分势力积极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乌克兰本身是分裂的,如果说乌克兰不是分裂的,即便说乌克兰很团结,俄罗斯他要打乌克兰的话,他要慎重考虑一下。我刚才讲了乌克兰也是有实力的,坦克的数量也不少,有一两万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乌克兰本身是分裂的,如果真的发生战事,乌克兰是会支持俄罗斯的力量的,也就是说他是有内应的,所以这个情况下战争的局势是可以判断得很清楚的。

俄罗斯的底气,我觉得普京暂时是不会让步的,他有三高,就是国家的高支持率,就是议会的高支持率,也就是高层支持他;第二就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高呼声率97%;第三就是他的高支持率,反而提高他的声望,那么为什么不干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让步呢?所以我觉得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我认为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底线,他绝不可能让步,即使要让的话他也是在承认既有事实的基础上让,而且他不再向乌克兰东部提出伸手,因为在乌克兰东部地区也出现了要回俄罗斯的这种声音,他不再向那个地方伸手。但是克里米亚已经吞到肚子里面的东西再让它吐出来那个可能性不大,国际社会即使要谈判也要以这个为基础。那么至于说美国和俄罗斯会不会打起来,美国的航空母舰现在在地中海,跑到黑海去演习,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搞了演习,这是塞瓦斯托波尔。

我认为俄美打仗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为什么呢?决定性的原因就是因为乌克兰也好、克里米亚也好,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不是美国最根本的利益,主要是一个面子问题,所以进行经济外交的制裁这是可以的。你让他动兵还面临一个最大的障碍,他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和人民的同意。在美国的国会虽然派别很多,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公开讲对俄罗斯开战,这就是美国和俄罗斯的不一样,没有任何一个国会议员说我们要打俄罗斯,没有。因此如果在国会里头奥巴马会提出议案我们与俄罗斯开战,大家投票我认为占主导的会是NO,但是如果在俄罗斯我们要保住克里米亚,投票,我认为在俄罗斯大部分或者是百分之百的是YES。如果这样的话那基本上就不太可能打起来,那么它的军舰开到黑海,它的航母开到黑海去,直接对克里米亚进行威慑,大家想想俄罗斯,这个黑海,大家都是军人,航空母舰如果进了黑海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哪有回旋余地,这边就是俄罗斯,那边多导弹,还有核弹头,你要打它的克里米亚甚至一不小心打到他本土去了,他不会用核弹回击你吗?你航空母舰往哪跑?航空母舰适合远洋作战,再一个非常宽阔的水域里面它可以纵横,你跑到一个小地方的话你跑都没地方跑,所以那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这是从美国的态度来讲,当然它现在给波兰以及波罗的海的国家演习增加一些飞机,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军事姿态安慰你们,美国会保护你们,不用害怕。但是说你让他真的为了一个克里米亚跟俄罗斯大打一仗没有。其实世界大国里面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算是比较好的,从来没有爆发国家级战争的,而不是像表面大家想的那样,其他世界大国基本上相互之间都打仗,但是唯一他们之间没有交过手,就是以国家形式出现的战争没有。以中国为例,世界大国我们都打过,我们跟日本打过,跟美国打过,跟英国打、跟法国打、跟德国打、跟印度打,你跟谁没打过,但是奇怪俄罗斯跟美国好像他们是互相对峙的,他们是对峙,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直接交过手。所以说这两个国家从历史上讲并没有发生过以国家为属性的战争,虽然现在是直接对峙,我觉得那种真正打仗的可能性并不大,何况奥巴马本身也不是很懂军事,前国防部长也讲了,俄美之间不会爆发战争,这是国防部长讲的。另外一个奥巴马本身欧洲人给他戴了一个帽子,诺贝尔和平奖,当然这个有点滑稽,尽管他还没有做出什么事情就得了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其实这是体现了欧洲人对他的一种希望,所以这个帽子对他来讲多少还是有点。

这是克里米亚,这个半岛有250万人,2.5万平方公里,这个跟我们中国的历史多少还有点关系,这岛上有26万鞑靼人,这个鞑靼人是什么人呢,就是蒙古人的后代,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后来俄罗斯崛起了,蒙古人统治我们中国不到100年时间,后来被朱元璋推翻,但是蒙古人统治俄罗斯和乌克兰接近300年时间,但是俄罗斯后来崛起又推翻了,推翻之后这些蒙古人沦落到了各个地方,边缘地区,有一部分在西伯利亚,那么克里米亚有一部分蒙古人和鞑靼人,他们以前在这里面建立一个克里米亚汗国。那么现在这批人还有26万人,当然他已经是少数民族,这个地区是俄罗斯人占了多数70%左右。那么这个位置很重要,退回去讲,这个位置正好在乌克兰的南边,我们可以这么说,乌克兰是俄罗斯的腿。当时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还有英国的丘吉尔在这里面开了有名的雅尔塔会议,决定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塞瓦斯托波尔军队就在这个地方——黑海舰队。

现在克里米亚的空军已经全部倒戈了,而乌克兰的海军本身也在克里米亚,所以实际上现在乌克兰的国家从海军和空军上讲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他的海军就是克里米亚,而克里米亚又受到俄罗斯人控制了,它的海军全部倒戈了。那么就剩下点陆军,而且东边的陆军并不可靠,东乌克兰人并不是很可靠,我认为他们不是很可靠,那真正的只能靠西部这部分人。普京的动作非常快,就是克里米亚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公投一结束,96.6%人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他很快就签订了这个条约,毫不犹豫。这是最后就是要思考了,这个思考里头我认为总结了一下乌克兰危机,这个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而非经济的原因,这个危机的爆发主要是民族本身的原因而不是国家的原因,因为乌克兰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认同超过了国家的认同,还有就是宗教而非文化的原因起作用,也就是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如果讲到文化的话,因为都是东斯拉夫文化,另外一个就是外交决定内政,它当时以内因为主,这个事件到底是革变还是政变这么一个性质,我们有一些东西不太好说。我们认为有些事实还是可以讲的,比如说反对派,不能说反对派不代表一部分民意,反对派也代表一部分民意,但反对派确实是不择手段,那么这个协议头一天签订第二天就撕毁了,从手段上讲确实是武力独裁,那么西方一直毫不掩饰从精神到金钱上给予支持。

我认为乌克兰这个事件总体上还是西方处于攻势,俄方处于守势,你不要看现在俄国在那有兵处于主动位置,其实从总体格局上讲西方是战略优势,俄方是战略守势,因为乌克兰已经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像普京本身说的已经被逼入了绝路,已经到了红线,只是他没有想到,他可能以为乌克兰是比较稳的。亚努科维奇是“亲俄”的,但是没想到一夜之间这个总统就搞下台了。那么俄方是属于守势,西方是挑事方,俄方是被迫进行反击,那么由于这个涉及到俄罗斯本国的生死存亡,在他们看来这个已经到了国家战略底线,所以毫不犹豫抓住克里米亚的问题,而不是抓住整个乌克兰的问题。如果说西方是利用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的矛盾,利用了乌克兰来抓了俄罗斯的软肋,俄罗斯反过来利用克里米亚抓了乌克兰的软肋。因此从策略上来讲,俄方是掌握着主动,但是从战略上来讲俄方是处于守势,好像是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从这些事实来看,西方在毫不掩饰从精神到经济上给反对派支持,那么我这总结出“三不”:反对派是不择手段,西方是毫不掩饰,俄国是毫不犹豫。实际上在这个地方西方在挤压俄罗斯,索契奥运会这个机会,俄罗斯本身的注意力在奥运会,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在奥运会,那么西方挤压俄罗斯,俄罗斯是叫板欧美,乌克兰叫板俄罗斯,克里米亚叫板乌克兰这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映,这就是我们军队里面的包围和反包围。我认为起角逐的会是什么势力呢?三股势力,俄罗斯的势力,美国的势力以及欧盟的势力,谁也无法在乌克兰一家独大,这个是可以肯定的。俄罗斯已经无法控制乌克兰的全局,当然欧美也一样,也控制不了乌克兰的全局,但是乌克兰危机,乌克兰问题的解决绕不过俄罗斯,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因为俄罗斯还有很多的控制影响乌克兰的手段,软的和硬的。其实一开始还是想用软的,经济的和外交的不行,外交的委员是反对派把它挤到一边去了,2月份的那个协议是当时欧盟的代表出席,俄罗斯的代表没有出席,他没有听俄罗斯的,就是外交上他已经无法在施展影响。

 

那么第二招是什么呢?第二招可能就是能源和天然气,他是个双赢、双输的事情,你不给我输入天然气,第一你自己卖不了钱这是一个损失,第二俄罗斯的天然气有很多要经过乌克兰,所以乌克兰剪掉俄罗斯的天然气,俄罗斯说你偷我的天然气,乌克兰说你这个不能算偷,你经过我的国土,你要给我付卖肉钱相当于,我就用这个费用抵你那个天然气的价格,这个怎么叫偷呢。所以说这一招也使不灵,那没办法,最后一招只能是加强军事力量。大家知道俄罗斯的议会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动用军事力量,而不是在克里米亚动用军事力量,但是普京是个政治家,他说我们是说在乌克兰动用力量,但是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性,这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给你一个大棒子甩在你脑袋上,第二步就是下一步你现在的表现,俄罗斯现在在等待着反对派和西方的表现,看他们怎么让步。

其实俄罗斯手中还有牌没打,但是这个牌打下来结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点我觉得普京他们心理应该有准备,不光是国际社会这个代价,这个有心理准备。另外还有一条,如果事情到那一步,俄罗斯可能就无法控制整个乌克兰,会导致双输的结果。有得有失,双输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没有办法和无奈的情况下,你总得选择其中一条道路。其实现在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而是多害相权取其轻,取相对损失比较小的选择。那么俄罗斯我觉得现在是在等着反对派以及西方,而反对派和西方是反过来又等待着俄罗斯的表现,现在处在这么一个僵局。俄罗斯看你们的表现,你们反过来看他的表现,所以说这个僵局就难以打破,形成一个循环。我的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你这一步的行动,你也这么说,我也这么说话,那下一步怎么办呢?所以问题就是最后这个僵局还会持续,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而对于乌克兰来讲,我觉得他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进行决策,他有一条道路,唯一的道路就是自主和平衡,为什么说他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进行决策呢?他的理想是变成一个欧洲国家,但是现实中他又离不开俄罗斯。

其实从乌克兰来讲的话,他跟着俄罗斯得到的好处更多,他跟着欧盟是得一个空名,实际上得不了什么好,当然这是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看,为什么呢?第一,乌克兰可以得到俄罗斯能源的援助,便宜和免费,这个很实实在在,老百姓都需要。第二,乌克兰加入欧亚联盟以及关税同盟,在这个里头他的地位他是老二的地位,俄罗斯很重视乌克兰,他在这里面有是地位的。当然我刚才讲了,但是如果他跟着欧盟,欧盟现在28个成员国,乌克兰最多成为老29,他在欧盟里面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由于乌克兰离欧盟比较远,离法国和德国比较远,是一个边缘地带的国家,所以他在欧盟之后一开始会受到歧视。第三,乌克兰本身这个样子无法跟欧盟进行接轨,欧盟本身现在也比较困难,并不是像想象的是一个大款,欧洲债款危机也很厉害,所以说他连现有的28个国家都不是很好能够消化,乌克兰进去的话实际上得不到什么实惠。所以乌克兰本身在纠结非常矛盾,是在纠结。

正因为如此他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就定不下来,所以他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应该平衡的和自主的,就是这两边平衡走自己的道路,如果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这种利润仍然就是循环,不可能解决。问题是这个事情已经到这个样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又是当今世界的大国,这个事情对我们有没有影响,表面看起来乌克兰离我们很远,但确实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如果从国际法上来讲,西方和俄罗斯谁更符合国际法,我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事情,他们都说自己符合国际法,但是国际法有的时候他的规定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说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国际法里面也会讲,还有一个方面说要尊重民主自决权,你要尊重乌克兰独立,但是克里米亚本身那么多人要求独立,他也符合国际法的一些条文。

如果乌克兰的事情发酵,美国的注意力就转移到那个地方了,在东口、南海地区会稍稍缓解一下压力,主要还有日本,我为什么特别提到日本呢?因为日本在东亚是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那么日本和俄罗斯的关系,我们只追到了中国战略协作合作伙伴关系。假如说乌克兰全部倒向了北约欧盟,那么乌克兰本身与中东合作就会受到影响。由于他加入了西方阵营,即使他与中国有经济方面的合作,但是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他不太可能和中国站在统一战线,这是第三个结果。第四个结果就是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那么俄罗斯很单薄了,有一种危险性如果俄罗斯顶不住,如果俄罗斯换了领导人,俄罗斯也加入北约、加入欧盟,当然据我的研究俄罗斯加入欧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加入北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这个事情可能比较远。如果俄罗斯也加入北约,我可以负责任讲,我们西边那几个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包括蒙古人的共和国,都会多米诺骨牌效应加入北约。这样一来的话,欧洲的北约和亚洲的北约,亚洲的北约是美韩同盟就彻底打通了,那这样一来大家都是搞军队的,我们中国的整个北约,东北、西北,整个地缘安全形式马上就会恶化,那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们国内就会出现这种声音,中国要步入加入北约,我们国内很可能就会出现这种声音,所以说有时候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不远。因为乌克兰这个事情是俄罗斯万万没有想到的,我们也没有想到,奥运会还是挺不错,挺风光的,结果他很被动。这个事情他是没想到的,如果俄罗斯输了,但是俄罗斯是输不起来的,如果它输了那意味着他的安全防线就迅速向亚洲方向撤退,他就没有办法保住黑海这一线,所以俄罗斯一定会死死守住克里米亚,即使放弃了亚努科维奇也不能放弃乌克兰,即使放弃了乌克兰也不能放弃乌克兰的东部,即使放弃了乌克兰的东部也不能放弃克里米亚,即使放弃了克里米亚也不能放弃黑海舰队,这是一步一步逻辑,如果最后连黑海和舰队都丢了,那他就彻底变成了一个倾向亚洲的一个国家,他已经没有实力,就是没有力量能够挡住北约了。他已经不是一个欧亚国家了,他就存在变成一个很重的国家了,所以直接对我们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策略上的东西,我们认为我们不宜过早去承认和反对反对派政府,就是现在的临时政府。不光说从颜色革命这个角度去考虑,而是考虑到将来的政治有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事情发展过快。

我们对俄罗斯的态度是考验中国战略协作合作伙伴的试金石,这一点很重要,很关键。我们当然有我们为难的地方,但是一定效果很策略,因为中国战略协作合作伙伴关系不仅重要,而且来之不易,我们已经搞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到了这个水平,我们不是结盟。因为在习近平赴俄的讲话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就是在核心问题利益上的话我们一定要坚定相互,那么现在已经到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了,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不支持他,你反对他,我认为俄罗斯会跟我们翻脸,那不出20年的中国战略协作这个工作白作了。所以说我们只有三种可能,要么赞同,要么反对,要么弃权,我们本来跟西方就不是那么和谐;另外一个从俄罗斯关系上你不反对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反对这是我们的底线,我可以不支持你,或者不明确支持你,但是我不反对你,我不反对就意味着你不会跟我翻脸,我也不会彻底得罪你。

所以我们表态这中间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表态好像有点太那个,后来中间有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这是事出有因,然后后面解释这个事情看起来偶然,但是偶然当中有必然,后面的话背后就有很深刻的内容。在联合国的表态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后来普京前天讲话里面,他感谢了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是从历史和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到的乌克兰问题和克里米亚问题。这个话怎么解读,我们一般看起来我们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明确支持的话,但是我的解读是这样的,在联合国这个舞台上的讲话,第一不要看他的言词,主要看你的实际行动,那么我们实际行动是什么呢?在联合国的表态里面,15个理事国13票赞同美国的,我们投的是弃权票,也就是我们没有跟着美国走,这是一个。第二个在行动上国际社会7国集团、8国集团,包括澳大利亚制裁孤立俄罗斯我们中国没有参与,我们也没有说表示要制裁,相反我们还在发展关系,包括经济的关系,各项事业正常进行。所以你首先不要看言词要看实际行动。

第二,你不要看表面言词而要看背后的内涵,我们是主张尊重民主主权,包括领土完整,因为中国的外交从来都是这样的,也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咱们中国从来不干涉内政,但是后面还有话,我们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政治解决。那么这个里头他客观的实际效果,没有反对俄罗斯,假如说投票,其实中国无论是投赞同票、弃权票,结果都是一个,俄罗斯手中有否决权这个是绝对通不过的。但是如果你投赞成票就变成了1比14,如果你投弃权票结果就不一样了,就成了1比1比13,那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就不样,如果是1比14,俄罗斯显得非常孤立,整个国际社会都反对,就你自己在这单干,我们是1比1比13,就是还有不同的声音和力量。当然普京那天讲话里面除了表扬了中国之外,还感谢了印度,其实独联体一些国家也是暗中支持俄罗斯的,据我了解中国的民意支持和同情俄罗斯的占多数,这也是很奇怪,大部分民意是反对西方,我们的民意有调查支持普京的、支持俄罗斯的占了上风。后来普京感谢中国我觉得主要是感谢实质性的内容,中国没有反对他,实际上是支持了他,反而跟他合作跟他比较友好。

我觉得我们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态度是比较公正的,一方面要体现原则,第二要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还有一个在目前的格局当中我们中国所处的位置,当然核心的东西我们的对外政策要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要以我们最高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来考量。我觉得我们的外交在日益成熟,另外国际社会主要大国都要看中国的态度和份量,这也是我们国家实力提高的表现,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国际关系的关注,我们的实力以及我们的影响力都在提升,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外交、我们的军力都非常谨慎小心。一不小心的话就很容易犯错误,因此我觉得乌克兰这个事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案,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展示了中国的智慧,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在处理外交事情上已经非常成熟,中国的外交有非常好的前程。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03/7648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