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澳大利亚留学陷阱需警惕

2014年04月08日 12:23

 

在澳大利亚,“野鸡大学”、“文凭作坊”等公然行骗的冒牌学校并不多见,但中国留学生仍需警惕教育注水、学校倒闭和文凭不获认等留学误区。

1

陷阱一:教育注水

“野鸡大学”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领域并不多见,但随着国际学生数量大幅增长,澳大利亚高校能否维持原有教学质量却成了疑问。

在澳大利亚,除2所私立大学外,其余均为公立大学。澳大利亚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执行全国统一的学历学位及高等教育文凭体系。

中国教育部最近公布了44个主要留学目的地国正规高校“白名单”,其中有42所澳大利亚大学和高等院校以及66所公立技术及继续教育学院,几乎囊括了澳大利亚所有高等教育机构。

中国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当前在澳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大约有15万。高等教育是澳大利亚服务领域最大的出口产业。留学生缴纳的学费是澳大利亚大学重要的资金来源,而为了接纳或留住这些学生,一些大学不同程度地出现降低录取门槛、降低评分标准的做法。

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达不到澳大利亚大学的入学标准怎么办?通常的做法是要求这些学生在大学开学前先参加为期数月的语言培训班,培训班结束考试合格后,大学可以招收。但实际上,很多大学对于经过培训班学习水平仍未达标的学生照收不误。一旦入学之后,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学术要求也有可能比本土学生低。一位格里菲斯大学教授新闻学的教授对记者坦言,他在给中国学生打分时手会松一些。

 

陷阱二:学校倒闭

虽然没有公然假冒的大学,但在申请学校和专业时要仔细考量,中国留学生仍需防范“没毕业学校没了”的风险。

2009年,提供酒店管理、时装设计、厨艺、语言培训等国际教育课程的澳大利亚环球校园管理集团破产,该集团拥有的5所私立学校倒闭,影响到3000多名学生,其中有1265名中国学生。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李忠尚说,现在留学诈骗的问题比过去少了,因为人们对外面的了解越来越多。不过,他仍然告诫中国留学生要认识到,国外的大学不一定每一所都很好,一定要有所研究和选择。

李忠尚说,澳大利亚有些学校仅具备刚合乎资质的教学条件,有些太小,有些师资力量不够,但它们也都在招生。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职业和继续教育类学校,所以选择此类学校时更需慎重。

澳大利亚每个州和地区都有公立的“技术和继续教育”(TAFE)学院,它们都列入了教育部的“白名单”。李忠尚提醒说,挑选学校要以政府公布的信息为主,以其他方面得到的信息为辅,看不准的时候轻易不要去。

2

陷阱三:分校文凭不认

异地办分校是澳大利亚留学陷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李忠尚介绍说,对于这些澳大利亚大学分校的文凭,国内是不承认的。曾经有过某大学分校招了两三百个中国学生,学生回去以后因为学历不被承认而闹起来的情况。

 

“我们认为分校不是很可取。这种形式的分校有的跟国内的办班、挂牌子的形式差不多,所以务必要小心,还是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大学,”李忠尚说。

此外,澳大利亚的留学情况实际与该国移民政策密切相关,很多国际学生之所以选择留学澳大利亚,是希望毕业后能够移民。几年前,厨师、美发师等职业移民比较容易,一些私立职业技术学院就大量开设这样的课程,国际学生也蜂拥而至。一段时间之后,移民政策调整,这些职业的移民加分取消或减少,对于此类课程的需求也就大幅降温,导致一些私立学校财政出现困难,甚至倒闭。

所以,当记者请澳大利亚大学联盟主席、詹姆斯·库克大学校长桑德拉·哈丁评论澳大利亚的“野鸡大学”、文凭工厂时,她的表态是,这凸显了严格监管的重要性,同时提醒澳大利亚的大学,保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她同时建议中国学生在留学前“多做功课”,在选择学校时擦亮眼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08/7650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