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坎科冉或曼丁的成人礼

2014年05月08日 14:16

  

概述

塞内加尔,西非国家,位于塞内加尔河的南岸,首都达喀尔。它的西边是大西洋,北边是毛里塔尼亚,东边是马里,南边是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冈比亚在塞内加尔的包围之中,佛得角群岛在距离其海岸约560公里处塞内加尔的地形主要为平原,东部和东南部有丘陵高地,沿岸多起伏的沙丘。根据考古发现,塞内加尔在史前即有人居住了。在塞内加尔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教在11世纪第一次传入该地区,90%的塞内加尔人是穆斯林。在13世纪和14世纪,该地区属于东部的曼丁哥(Mandingo)帝国的势力范围,同时期该地区还有卓洛夫(Jolof)帝国。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侵入,来到塞内加尔,1659年法国在圣路易斯港建立殖民点,1864年成为法国殖民地,1909年并入法属西非洲, 1959年1月,塞内加尔同法国殖民地苏丹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4月4日同法国签署权力移交协定,并于1960年6月20日完全独立。

塞内加尔,西非国家,位于塞内加尔河的南岸

塞内加尔,西非国家,位于塞内加尔河的南岸

坎科冉的由来

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一种“成人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从氏族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大工业高科技时代很多这些人类社会早期重要的庆典和礼仪活动都消失了。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非洲的一些部族人群中仍保留有古代留存下来的礼仪习俗。坎科冉就是其中的一种。坎科冉是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曼丁人地区的一种成年礼,相当于“卡萨曼斯”(Casamance)。相传,最初坎科冉形成于“科莫”,这是一个由猎手组成的秘密社团,他们与众不同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方式促成了曼丁民族的出现。

 

坎科冉的形式和内容

坎科冉仪式是曼丁人的一个重要的节庆礼仪活动,在曼丁人聚居的村落里,受成年礼者带着用树皮和faara树的红根须做成的面具,穿着树叶做成的衣服,用蔬菜汁和红泥涂画全身。受礼者之所以要如此打扮,是割礼和成年礼仪式的要求,因为坎科冉是秩序的守护者、灵魂的法官和驱魔者。仪式通常在8月和9月左右举行。

坎科冉仪式是曼丁人的一个重要的节庆礼仪活动,在曼丁人聚居的村落里

坎科冉仪式是曼丁人的一个重要的节庆礼仪活动,在曼丁人聚居的村落里

在坎科冉仪式举行之前,村落里的妇女们准备出供仪式上使用的植物和简单的食品,入夜,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受成年礼的年轻人将由村里的年长者为其戴上面具、穿上行头进入森林守夜。在村口和森林之间的大路旁数十名十几岁的孩童穿着白色的服装整齐的坐在垫子上一字排开,代表村落至高威严的权杖插放在活动场地的主位,人们燃起篝火在手鼓的伴奏下围着篝火击掌起舞,孩童们齐声颂唱,为在森林中的即将进入成年的青年人给以信念和祝福。清晨,在被挑选出来的受成年礼的年轻人身穿夸张的用树叶或其它植物制作的伪装衣,一手持弯刀、一手持扁铲不断的击打着做出某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夸张动作。在他周围一群与其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或聚集或散布于灌木草丛中或跟随其身后呐喊着跳跃着配合他做出一些具有象征性的动作。这一活动会持续数小时;然后受成年礼的年轻人会在村里游行,尾随着他的人们拿着树枝和棕榈树叶子,伴着合唱和桶子鼓打出节奏。此时村里的大人们在哨音和筒子鼓的伴奏下跳起了热烈欢快的民族舞蹈。最后,在村落最有威望的人的引领下,受过成年礼的年轻人和手捧祭礼的中年妇女及村里的大人孩子们沿村子和仪式活动场地进行舞蹈游行而完成全部仪式。

被挑选出来的受成年礼的年轻人身穿夸张的用树叶或其它植物制作的伪装衣

被挑选出来的受成年礼的年轻人身穿夸张的用树叶或其它植物制作的伪装衣

坎科冉因成年礼仪式有利于社会凝聚,有利于复杂知识和习俗的传播和教授,体现了曼丁的文化特性。成年礼是年轻人学习集体的行为准则、了解本部族的特性、领会植物的奥妙和医药的价值、并且学习打猎技巧的时机——这种实践在塞内加尔和冈比亚这片土地上,在纯粹的民族传统中,历经沧桑变幻被保存了下来。现今坎科冉活动的礼庆和表演意义更大于它原本的意义。2005年由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申报的坎科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08/7657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