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山西:以科学思维推进深水区改革

2014年04月25日 14:00

 

●科学思维既是干部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

●注重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问题,以辩证思维处理复杂问题,以系统思维统筹重大问题,以创新思维攻克疑难问题,以底线思维划定原则问题,以法治思维解决棘手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思路决定出路。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深水区的改革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科学思维推进深水区改革已变得日益重要而迫切。

注重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问题。善用战略思维谋划改革全局,是我国30多年改革的一条成功之道。战略思维的要义在于:凡事先从大处着眼,重长远,重全局,重根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决定》,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包括路线图、时间表等在内的一次新的战略规划。2013年,他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便是战略思维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他还强调,领导工作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善于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注重以辩证思维处理复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作为必修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观察事物、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一方面,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改革规律,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他在湖北考察时提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 “五大关系”,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要把握好 “四个方面”的关系,在中央党校专题班开班式上要求领导干部在理解和执行改革政策时要弄清楚 “五大关系”,上述不同层面的几对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改革规律的具体体现和深刻总结。另一方面,用两点论来观察和处理改革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道路选择上,他明确表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历史评价上,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历史;在对外关系上,既要敢于出招又要善于应招等等,都很好地体现了两点论。他还强调各项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针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他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这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论的思想。

 

注重以系统思维统筹重大问题。深水区改革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甚至党建、国防等在内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用系统方法谋划改革,必须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统筹,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处理好重大关系,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的问题,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跳出地域、部门、行业的限制,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或最大化。在谈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时,他强调指出:“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注重以创新思维攻克疑难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针对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 “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问题,他还提出了方法创新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尝试用负面清单的办法办上海自贸区,用权力清单的办法增加政府透明度,用发布禁令的方式惩防腐败等,都是方法创新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对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注重以底线思维划定原则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决策、办事情,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底线思维决不是要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它好比“安全阀”“保险杠”,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如开工上项目,要首先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容量、民生保障的底线等,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也在于要守住底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即以保增长、稳就业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为下限,以控通胀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为上限,就是党中央运用底线思维对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

 

注重以法治思维解决棘手问题。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治理理念。这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落实,也是下一步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他在中央政治局第4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一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对一些法律的立、改、废,包括颁布了《旅游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修改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以及授权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等,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依法推进,真正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恩格斯有言,思维着的精神,这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科学思维既是干部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唯其如此,才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中心(执笔人:郭彩 张志蓬)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5/7659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