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关报道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少些“断头路”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4年04月15日 11:08

 

运行多年的京津城际高铁、京冀高铁为三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河北目前与京津对接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共存在“断头路”里程达2300公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在交通上实现重大突破,为降低经济成本和人口疏解提供先提条件。

近日,记者在天津交界处的省级公路及次级公路采访发现,与北京和河北的交界处经常出现不能正常通车的“断头路”和限高、限宽的“限行路”,影响三地周边百姓的经济活动和人员往来,成为协同发展的“瓶颈”。

新津涞公路(S120)一条通往天津静海县小河村的支路在与河北省大城县交界处出现断头,宽敞的公路变成狭窄的乡村道路。

1

(图片:4月1日,上图是新津涞公路(S120)一条通往天津静海县小河村的支路在交界处出现断头;下图是断头路河北省大城县一侧的乡村道路。)

天津静海县王口镇与河北文安县德归镇交界处的静文公路(S116)正在翻修无法正常通车。

2

(图片:4月1日,上图和下图分别是天津静海县王口镇与河北文安县德归镇交界处的静文公路(S116)。)

滨唐公路(S124)天津境内汉沽段双向4车道的公路已经通车,而河北省一侧仍然是2车道的渣石路,很少看到小客车在坑坑洼洼的渣石路上行驶。

 

3

(图片:3月25日,上图是滨唐公路(S124)天津境内汉沽段双向4车道的公路;下图是河北省一侧仍然是2车道的渣石路。)

滨玉线(S123)在天津宁河县与河北省玉田县交界处正在施工无法通行。

4

(图片:4月2日,滨玉线(S123)在天津宁河县与河北省玉田县交界处。)

武香线(S229)由天津武清区下伍旗镇通往河北香河县五百户镇,边界处设置了两道限高2.5米的铁架,中型货车装载满货物后无法通行,记者在现场看见几辆货车掉头绕行。家住五百户镇的王江常年经营蔬菜生意,他说,下伍旗镇和五百户镇都常年种植大面积蔬菜,他每次要绕道收购两地的蔬菜,再辗转运送到北京或者天津,每次绕道多花50元油费。王江还说,成本是小事,拉菜就是抢时间,时间比油值钱,时间不等人。

5

(图片:4月2日,武香线(S229)由天津武清区下伍旗镇通往河北香河县五百户镇边界处,一名货车司机站在驾驶室内查看能否通过限高2.5米的高架。)

 

6

(图片:4月2日,武香线(S229)由天津武清区下伍旗镇通往河北香河县五百户镇边界处,一名红色货车正在掉头回去。)

天津蓟县北端通往北京平谷区的平宝线(S210)在交界处虽然设置了近1米高的限宽石墩,但已经被人为移动,大型客车和货车照常通行。

7

(图片:4月2日,上图是一辆大型货车经平宝线从北京平谷区驶入天津;下图是一辆客车经平宝线从天津蓟县驶入北京。)

天津静海县台头镇通往河北霸州市胜芳镇的梁台路(X544)也是同样的情况,长期通行此路的大型车辆在限高限宽的铁架一侧重新填出一条土路通行。

8

(图片:4月1日,上图是天津静海县台头镇通往河北霸州市胜芳镇的梁台路(X544)设置的限高、限宽高架;下图是河北霸州市胜芳镇一侧设置的限宽石墩。)

交界处的省道和次级公路由于属地管理的原则出现“断头路”和“限行路”并不少见,随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日益加快,“断头路”和“限行路”两侧百姓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强。

 

交通不便,生活成本倍增。燕郊进出北京城区仅有一条102国道,高峰时期燕郊数万人进京,其状堪比春运。一些“钟摆族”抱怨:每天早晨迷迷糊糊起来挤公交车,7公里路要走两小时,苦不堪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在交通上实现重大突破,为降低经济成本和人口疏解提供前提条件。

据北京市交通委透露,三地已经开始编写交通协同发展计划,到2020年,“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将初步建成,绿色交通的覆盖范围将扩大。

专家指出,京津冀交通协作应当突出“以速度换距离”。通过发展高铁、高速路、机场等构建起一个便捷、大运量的区域交通体系。接通“最后一公里”,三地政府之间做好规划和协调,不能单单关注高铁等“高大上”的项目,城际县际“毛细血管”也应当疏通好,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为三地交界周围的百姓出行和经济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5/7659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