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用国家财政补贴企业应该慎之又慎

2014年04月16日 10:12

今天(4月15日)有媒体分析了A股1556家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报。分析表明,到4月10日,在已经公布的1556家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有1377家年报述其获得了财政补贴,其合计金额超过770亿元。媒体回顾说,在2012年,A股2537家上市公司中,有2387家获得了财政补贴,占比高达94%,累计补助金额约为1070亿元。

国家财政,来自纳税人的税金。企业法人之外,普通公民即使收入没有达到缴纳收入所得税的水平,也在日常消费中缴纳了暗含在商品中的各类税赋。国家财政的渊源,决定了国家财政的公共属性,也即国家财政的使用方向除了提供教育、国防等公共产品之外,应主要放在市场失效、半失效的医疗、公共交通、水电气等与自然垄断相关的领域。

因此,公共财政并非与补贴绝对无缘,也并非与补贴企业无缘,但补贴的原则、对象和规模都应该是有限制的。从上述媒体分析可以看到,现行国家财政补贴规模过于庞大,补贴对象也过于宽泛。分析举例说,国家财政对中兴通讯这家企业的补贴金额,竟连续两年超过了其当年的净利润!2012年,中兴通讯获得21.8亿元的补贴,其当年净利润为-28.41亿元;2013年,中兴通讯净利润为13.58亿元,其获得政府补贴为23.05亿元。

不仅如此,上述媒体分析还表明,国家财政补贴在非公共领域以及完全应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上投放过多。据媒体依据相关公司的年报统计,东方航空在2013年的净利润为21亿元,政府补贴金额为23亿元,利润与补贴倒挂。南方航空2012年获得了12.58亿元财政补贴,净利润为26.28亿元,财政补贴占净利润的48%;2013年获得了11.76亿元财政补贴,净利润为18.95亿元,占比增至62%。TCL集团2013年获得22亿元的财政补贴,其当年净利润为28亿元,财政补贴在净利润中占比高达79%……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仅从上述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年报中分析,就有超过170家公司获得了超过其当年净利润规模的财政补贴。

然而,这些企业在财政补贴的盘子里,也许还只算得上是不起眼的“小巫”。上述媒体分析说,自2004年以来,“两桶油”得到的财政补贴已经累计超过1250亿之巨,其中中石油获得补贴484.38亿元,中石化获得补贴774.45亿元。

据中石油2013年年报,其在当年获得的财政补贴为103.47亿元。这是中石油连续第三年成为A股“补贴王”。可给这个“补贴王”作注解的是,在2013年,中石油共有40多名高中级官员被撤职调查。年报显示,另“一桶油”中国石化在2013年获得了23.68亿元财政补贴。年报还显示,2013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净利润分别为1296亿元和672亿元。

不过,按照现有的国企上缴利润比例,国有企业仍未摆脱“自己挣钱自己花”的境况。这样就造成了国企只要亏损就向国家财政伸手,挣钱盈利却少交甚或不交利润的现实。这种现实,已经完全背离了兴办国企的初衷。无论如何,兴办国企的目的,并非是忧虑由纳税人缴纳税金而形成的国家财政没地方用,而把公共财政以补贴的形式注入一个个漏斗。

现行国家财政使用上的漏洞,使一些钻空子的公司大赚其钱。上述媒体分析举例说,政府补贴成了部分上市公司扭亏盈利的“法宝”,一些重组公司就是靠拿财政补贴而避免退市,长期留在资本市场。据说,截至4月10日,已发布年报的23家*ST公司(包括进入2014年后申请“摘帽”的)在2013年共获得15亿元的财政补贴。

国家的公共财政用来这么补贴企业,问题太多、太大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6/7660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