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兖州:重回为民服务原点

2014年04月17日 10:18

 

酒仙桥街道、国土资源局、粮食局、农信社干部职工到“第二网格”的社区打扫卫生。

全国率先实行并推广“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率先实施城乡15年教育全免费,新农保和城居保省内率先实现“并轨”,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95元……济宁市兖州区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并交出一份堪称出色的民生答卷,然而在2013年度济宁县(市、区)群众满意度电话随访中,兖州排名出人意料的靠后。

“群众为何不鼓掌、不满意?”兖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继瑞表示,“一切工作要回到为民的原点上,亲近群众,面对面地了解群众疾苦,心贴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才能真正走进民心、赢得民心。”3月6日,兖州召开的“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传递出明确信号:坚持“走,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和原则,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任务目标,真正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看为民——

党员在社区亮明身份

一切为了群众,群众到底需要什么?如何做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前夕,兖州区委常委走进企业社区,通过上门访谈、专题调研等形式听取民意。

当兖州区委书记张玉华来到鼓楼街道息马地社区征求意见时,社区党支部书记孙法泉毫不遮掩:“息马地社区有200多户党员家庭,党员本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可有的党员却连每年仅80块钱的物业费都不交,有的党员为了抢个停车位和邻居吵吵闹闹……这在群众中影响很坏。”孙法泉建议道:“目前社区究竟有多少名党员?社区工作人员也不一定‘门清’,我建议实施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制度,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和党员‘8小时外’的教育监督机制,以此约束和监督党员8小时外的作风问题。”张玉华边听边记,他惊讶道:“居然还有这样的党员,以前还真不知道。”

即知即改,立说立行。为了树立党员良好形象、拉近党员与群众的距离,3月28日,兖州发布《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4月底前所有在职党员必须到本人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亮明身份,接受监督,服务社区。每名党员每年至少在居住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2次以上,做好“八大员”工作——政策法规宣讲员、社区发展的参议员、文明建设的示范员、公益事业的促进员、困难群体的帮扶员、科教文体的普及员、沟通联络的信息员、社区稳定的安全员。

为促进领导干部更多地深入基层了解诉求,兖州还实施区级领导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十个一”工程,每名区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村、1家企业、1个部门、1所学校、1个社会组织、1个产业项目、1个招商项目、1个重点工程、1名优秀人才、1户困难家庭;并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制定出台了《深化干部联户党群连心工作的实施意见》。“‘联户工作’是真联,所有干部都要联。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建立联系点,每人确定一个村作为联系点,至少确定10个联系户,每年到联系点蹲点时间不少于10天,住在村里的时间不少于7个晚上。区直部门单位机关党组织确定联建村,相关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在联系点至少确定10个联系户,每年到联系点蹲点调研时间不少于2周,主要负责人住在村里的时间不少于5个晚上。”兖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继瑞表示。

 

看清廉——

如今的礼数是“不招待”

4月10日,兖州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鼓楼街道长安社区入户调查低保户家庭情况,临近吃晚饭时,社区相关负责人陪同民政局工作人员从最后一户居民家走出来,工作人员看看记录册上还未走访到的家庭说道:“回单位,明天继续。”

“这事要搁以前,到了饭点,不留人家吃饭喝酒哪行,这是礼数问题;可如今的礼数就是‘不能招待’。”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刘是兖州区一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原因,他时常下到村镇。“不管哪个镇都格外热情,一律留吃饭,上烟上酒一大桌子菜。从去年开始,镇里基本不再留吃饭,更别说喝酒了。实在是到了饭点,就是5元标准的工作餐。”去年10月,兖州在严控公务接待方面作出细致要求:市直各部门到镇街、行政村和社区检查工作一律不就餐。继续执行工作日中午禁酒制度。上级检查、视察、客商洽谈等对外接待活动,严格控制接待范围,严禁超标准接待,不得用名烟、高档酒接待,不准上高档菜肴,吃多少点多少,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新兖镇党委副书记谢斌告诉记者:“新兖镇是全国文明镇,来镇里检查、参观、交流的非常多,以往到了饭点,食堂都招待不下,还得上外面饭店去,每年招待费高达二三百万;现如今,仅食堂里每月就节省15万至20万元。”让谢斌感到轻松的是:“以前,招待是种习惯,招待不好还怕丢面子;一年多过去了,大家已经习惯不去招待人、不接受别人的招待,连客套都省了。”徐继瑞评价道,“大吃大喝不见了,小吃小喝也少见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治理。”

严控公务接待仅是兖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多占办公用房专项行动中,兖州在现有两处集中办公区中清理出办公面积5200多平方米,把原定于4月份交付使用的21层人防消防指挥中心大楼交由国资部门变现处置。还对全区955套直管公房全部重新梳理,凡有私有住房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腾退房屋,目前已清缴租金300多万元,清理转租户71户。在违规公务用车专项清理活动中,截至目前已更换或清退车辆60辆,封存超标车辆17辆。去年,公车接待费用较上年削减20%,通过大力压缩会议规模、时间和次数,会议费支出较上年削减10%。今年,兖州还大力压缩发文数量,减少印刷费用,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过去上百种一摞一叠的各类简报、信息,如今只剩下了21种。”兖州区文书交换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看务实——

“亮点”背后找“暗点”

“坐在办公室,永远都只看到光鲜的一面,到基层去,才能看到最鲜活的一面,才能发现‘亮点’背后的‘暗点’。”徐继瑞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在近期开展的“五城同创”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兖州将城区划分为3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区级领导包保,把115家区直单位编入36个网格,与辖区群众一起承担具体创卫任务。

长安西区属于第12网格,属于兖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新光包保,4月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名工人正忙于整治绿化带、铺设水泥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杨鲁华告诉记者:“包保领导每周至少来一次,除了督导进度、制定规划,还带着相关区直单位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打扫卫生。”

网格化创卫模式严格实行督导问责制,包保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按照《兖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问责暂行规定》进行督导考核,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导致无法如期完成既定任务的,将坚决查处;对推诿扯皮、行动迟缓的将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近一段时间以来,区级领导分别深入各自网格,带领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创城这个载体,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关注度高、反映集中的城乡环境卫生等问题。”作为第18网格的包保领导,徐继瑞前不久去榕花园小区打扫卫生,一听说有区级领导来到小区,很多群众下楼围在了徐继瑞的身边抢着反映问题。“下水道堵了、化粪池不通……看似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可却是关系居民生活的大事。”

徐继瑞认为,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出的好措施、好办法,一定将梳理好、整理好、推行好,形成一套系统长效的机制,并长期坚持下去。他说,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是面镜子,照着这面镜子才能不断正衣冠、擦擦脸,让党员干部的形象更出色。

(记者 吕光社 王德琬 通讯员 张宗磊 张美荣)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7/7661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