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青年友好交流年为中俄关系注入新活力

2014年04月17日 10:25

 

3月28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在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市揭开序幕。两国领导人这一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创举必将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和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政府搭台,文化唱戏”,在青年年框架下,中俄人文交流一进入4月便好戏连连,十分热络。

1

(图片:3月2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组委会中方主席刘延东(左)和俄方主席、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在签署关于共同实施青年年活动计划的纪要后合影。)

中俄人文交流好戏连台

4月11日,“俄罗斯明星芭蕾舞访华演出团”亮相石家庄人民会堂,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巡演。48位年轻的芭蕾舞精英为观众带来了芭蕾舞剧《天鹅湖》巅峰版。俄主办方表示,该演出团集聚了莫斯科大剧院、马林斯基大剧院等的芭蕾舞明星,演出以无声的舞蹈语言跨越民族和国界,将两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为促进两国的友好交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月12日,为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3周年,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举行了俄罗斯宇航员加加林铜像揭幕仪式。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被誉为“中国航天两度飞天第一人”的景海鹏参加了仪式,他号召中俄两国更多的青年人投身于载人航天事业,为国家争光,为世界造福。

俄罗斯文化中心项目主管高磊介绍,该中心近期将对北京大中小学生进行预约开放,向中国青年学生介绍俄罗斯的传统文化,普及航天知识。

今年4月1日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里诞辰205周年,中国各地以不同形式纪念这位文学巨匠。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果戈里书展,中国读者有机会来此阅读果戈里的俄文原版著作和中文译本。

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孔诺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从果戈里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对中俄文学交流乃至中俄文化的相互了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继今年2月两国旅游界借助索契冬奥会开创性地开展“奥运游”,使两国间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之后,双方又推出新的合作举措。4月2日,中俄“3+1”(中国哈尔滨、伊春、黑河三市和俄罗斯阿穆尔州一区)跨境区域旅游联合体在哈尔滨成立,联合体将增加中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业的客源互换,拓展中俄双方的出入境旅游市场。

这种由联合体各成员单位自愿成立的国际性旅游合作组织,在中俄边境地区旅游合作中尚属首例。

应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摄影展4月10日亮相博鳌亚洲论坛。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在展览开幕式上说,这些摄影作品是梅德韦杰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拍摄的,其中包括去年10月访问中国期间所拍摄的作品。摄影展将在中国各地高校和大型国际会议上展出,展期一年。

2

(图片:3月28日,中国青年演员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新舞台演奏民族乐器。)

中俄各领域合作实现新跨越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抵达莫斯科,将俄罗斯作为他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个出访的国家。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指出,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是中俄面临的战略任务。

一年多来,中俄在各主要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中俄投资合作大幅跃升。2013年中方对俄罗斯的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18.2%,达到40.8亿美元,接近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跨境铁路桥历经5年终于开工奠基。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所跨越的不仅仅是一条自然天堑,更标志着两国相互信任、友好合作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双方地区合作也从两国毗邻地区向内陆腹地迅速扩展。长江中上游地区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区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为两国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这不仅给中俄友好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地理空间,也将赋予双方交往更加丰富的内涵。

 

中俄友好需要世代传承呵护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要真正实现这一宏愿,不仅需要两国领导人的政治决心和政治智慧,更需要两国普通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不仅需要当今一代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世世代代的呵护传承。

已故俄著名外交家罗高寿曾这样回忆道,在他担任俄驻华大使的13年里,俄中两国青少年之间缺乏相互了解的状况是令他最为忧虑的问题之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决定着国家关系未来的走向。青年友好交流年的举办,将为中俄关系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储备能量,同时也表明,中俄关系的发展并非谋求一时利益的权宜之计,而是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共同心愿。(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7/766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