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以脚步丈量民情以作风温暖民心
2014年04月18日 10:33
“群众送来的锦旗,是一份真情。你就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曲阳桥乡党委书记李文然向记者介绍群众送来每一面锦旗背后的感人故事。 本报记者张建堂摄
编者按:今年1月起,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3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调研指导时强调,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为各项工作确立高标准;准确把握实践载体,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准确把握重点对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准确把握组织指导原则,确保每个层级每个单位的活动取得实效;准确把握特点规律,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河北省正定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世纪80年代工作过的地方。日前本报派出采访组走进正定,入乡村、访农户,实地采访该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4月2日上午九点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长、正定县委书记王韶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小客村烈士墓园,举行“正定县2014年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大会”,随后到正在建设的一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办公会,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晚上组织学习习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撰写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
同一天,北早现乡党委书记高敏赶在祭奠革命先烈大会召开之前来到丰隆疃村和村支书、村主任商议村街绿化工作,想赶在清明节之前完成绿化,在去参加大会的路上又绕行东叩村、平安屯村等村查看垃圾清运情况。
还是这一天,上水屯村支部书记戎新宅一大早带上前一天村民让他到乡上代办的各类证明材料出门了。
这一天,是正定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44天。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强调‘直接到群众中去听意见’、‘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正定县作为习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们认识到搞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所以从一开始就坚持从严标准,坚决把教育实践活动谋划好、组织好、推动好,制定了充满‘正定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施方案。”王韶华特意在“正定味”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县委提出:开门听意见,承诺办实事
群众感受:“干部到村里多了,办实事多了,俺们有困难和问题愿意跟干部说了。”
3月11日星期二通过这次蹲点调研服务,我深深感受到问题在基层、精彩在基层、经验在基层、智慧在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取到“真经”,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锋、转变作风的表率,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让群众满意。
——摘自正定县委书记王韶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蹲点调研工作日志
3月10日至11日,王韶华到西柏棠村蹲点,两天时间里走访看望了老党员王酬货、困难群众李国子和郝双贵、困难党员李黑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蹲点结束当天在本子上写下了上述工作日志。他说:“习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我的理解是,领导干部下基层要与群众心连心,把群众当作一家人,群众看到自己提的意见能真正得到落实,才会更信任我们、更敢提意见。”
“我的困难解决了!这次干部下来是动真格的,不是走形式。”受助对象郝双贵后来说起这事还略显激动。
2月17日,正定县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县活动办要求各部门把门开得更展一点、更大一点,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和不足,并把3月份确定为“专题调研月”,组织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围绕“三老”(建国前老党员、老军人、老烈属)、“两难”(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困难户)、“一新”(新建无责任主体住宅小区)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
在北早现乡上水屯村一栋居民楼里,73岁老党员戎喜芝带着记者参观自己的家:“有啥困难政府都帮着解决了。”戎喜芝的老伴行动不便,儿子因车祸去世,留下一个孙子,自己眼睛也不好使,市、县、乡、村领导干部多次来家里帮助解决困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戎喜芝现在村里民调会任调解员,每个月还有一定的收入。
在南楼乡,党委出资购买了米、油、奶等慰问品,对全乡20名建国前老党员进行了慰问,并发放了补贴款,同时为11名困难党员发放了困难补助。王韶华说,县里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至少和1名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或生活困难党员开展结对帮扶。
这些年,随着正定融入省会主城区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形成新建无责任主体的住宅小区167个,保守估计约10万多人的居民存在落户、子女升学、就业、医疗、物业管理、党组织设立等管理工作盲点。
“在这次调研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正在加紧征求人社、财政、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尽快制定关于加强城区住宅小区管理方案,同时,将围绕群众关注密切的菜市场、停车场、活动场及公共厕所等偏少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按照新建改建一批、鼓励开放一批的原则,加大整治力度,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县委副书记赵勇说。
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县活动办统一印制《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解民忧蹲点手册》,各级领导干部人手一册。
在曲阳桥乡党委书记李文然的蹲点手册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今天,我到联系点韩家楼村走访了困难户残疾人栗永新一家,感觉心情很沉重,全家五口人靠低保补助勉强维持生活。虽然像这样的困难家庭占的比例不大,但怎样才能真正帮助这一小部分人渡过难关,的确是我们党委政府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的事情,我要尽快拿出一个帮扶方案。”
正定镇镇长高文栋在蹲点手册上写道:老百姓都是很讲感情的、明事理的,只要用心调解,就没有解不开的结。“十八大以来,正定镇没有新出现一个上访户。”高文栋说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他的感受是只要勤动腿深入群众,勤动眼注意观察,勤动耳多听意见,勤动嘴加强交流,勤动手做好记录,沟通多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很多问题就能解决了。
为了能让群众真正敞开心扉,敢于开口、愿意开口、主动开口,正定县委组织开展“一句话承诺”活动。将四大机关领导、法检两长和102名乡局级单位主要领导的承诺晒在报纸、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媒体上,并把各单位“一句话承诺”汇编成册,进行动态管理,向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开承诺有落实、能兑现,提高群众对承诺事项的认可度、满意度。
记者在3月19日的《正定风采》报上看到县长杨立中的承诺是“实干苦干,敢于担当,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法院院长的承诺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信访局长的承诺是“所有信访群众来电保证24小时接听”;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的承诺是“服务零距离、办事零障碍”;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的承诺是“凡是群众提出的,分内分外一定要管;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无大小一定办好”……
“这样做,既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个人追求,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我们敢于担当的精神,促使广大群众放下包袱,直抒胸臆。特别是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要抓紧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世煦说。
围绕上访较多的问题,正定县开展县领导包案信访化解行动,把全县34件信访积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县级包案责任人,做到了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化解方案、一份办案卷宗、一套稳控措施,一包到底,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力争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雍华奇是县人大副主任,按照县领导包案信访化解行动分工,北早现乡平安村上访户程金贵由他来接待。他利用休息日四次去程金贵家做工作,有一次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连中午饭都没吃。从感情到政策一遍遍地讲,了解到程金贵困难,自己还掏出1000元帮扶,最终把程金贵感动了:“能看出领导干部是诚心实意地在帮我。”说这话时,程金贵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道理要讲进人的心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不仅帮助了困难户和上访户,对我们党员干部也是很好的教育,我们在走访过程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群众观念,也产生了更强的责任感,让我们主动去思考和改进工作方法。”雍华奇深有感触。
“现在干部到村里次数多了,办实事多了,俺们有困难和问题也愿意和干部说了。”丰隆疃村村民戎振波对此感觉很直观。
“以脚步丈量民情,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一竿子到底’。”王韶华说,放下身段,真心找问题,扎实办实事,正成为正定县每一名干部的共识。目前通过干部蹲点调研已初步征集意见建议3110条,正在抓紧梳理汇总。
县委要求: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群众反映:“俺们农民办事确实方便多了,心气儿也顺了。”
3月26日星期三
“乡村两级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末端,是最敏感的末梢神经,群众对党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基层组织为民服务的水平,因此我们承诺‘便民无极限,服务零距离’,就是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诚心诚意转作风、扎扎实实办好事,就像焦裕禄一样,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摘自北早现乡党委书记高敏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工作日志
3月27日一早,北早现乡综合服务大厅刚开门,平安村村民李秋菊来到服务站为在外地打工的小儿子办准生证。办事员粟永磊从座位上站起来问好并双手接过李秋菊递过来的证件开始验证并扫描,几分钟就完成了办理。“办手续要带什么证件呢?”记者问她。“知道!村干部都告诉我了,还给了一张明白纸。中央搞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这个政策好,现在办事确实方便多了,心气也顺了。”李秋菊感慨地说。
记者看到每个办事窗口都有一个桌牌摆放在显要位置,上面有服务人员姓名、岗位职责、一句话承诺等内容。在北早现乡政府,一块LED显示屏在显著位置动态公示该乡当前重要活动、当天重点工作以及机关干部出勤情况。每个干部门口都有明确的去向牌,干部是否在岗、联系方式、分管工作一目了然。为了接受群众监督,该乡还设立了政府微博、监督电话、意见箱、举报邮箱等,全方位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高敏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只是给群众解决一些具体事情那么简单,关键还是改掉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不正之风。”
本着“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的原则,正定县委制定了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的工作要求。在群众反映政府门口办事难的问题上,政府对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窗口进行升级改造,构建“网上服务中心”,打造“全新政务超市”,变“泥腿跑”为“数据跑”,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畅通农村信息“高速路”,让群众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确保群众办事能找到人、能找对人、能办好事。“像焦裕禄一样,每个干部都要把来办事的老百姓当成自个家里的亲人一样对待。”王韶华在动员大会上这样要求。
截至目前,县行政服务大厅进驻办理事项达162项,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已有6个完成升级改建,剩余3个预计在5月份全部改建完成。
“以后村民办理户口、营业执照等手续,俺们村干部就代办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嘛!老百姓欢迎。”戎新宅说,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两名村干部在岗办公,周六、周日每天至少有一名村干部值班。
前一段,因电脑系统故障,东权城村村民吴永丰等16人的驾驶本数据遗失。县车管所干警与上级车管部门联系、沟通、跑办,为当事人重新补办了驾驶本。当县车管所所长左秀青将新办驾驶证亲自送到吴永丰等人家中时。吴永丰说他当时连连说了几句没想到,“车管所的服务让人感到心里舒坦。”
“原来两个工作日办结的业务现在一般1个小时就可办成,真正让群众‘进一次大厅、到一个窗口’,办完所有业务。”左秀青说。
曲阳桥乡党委会议室的墙上挂了12面锦旗,都是当地农民送的。在李文然看来,这并不是荣誉,而是对自己的鞭策。“群众的利益无大小,不去发现问题可怕,发现不了问题可悲,解决不了问题更可耻。”李文然的胸前挂着一个工作牌,上面有他的名字、电话、工作职责、一句话承诺等信息。“这是一张便民连心卡,乡镇、村干部都要佩戴,方便群众联系和监督。”
县委号召: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
群众赞叹:“现在党员真是好样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虽然我年龄大了,大的事情做不了,但可以做点小事为村里人服务。”
——3月27日对上水屯村老党员蔡顺才的采访笔记摘录
在上水屯村,老党员蔡顺才每天一大早就和老伴将自家门前的一条街打扫得干干净净。“作为党员,就应该给群众做表率。”
“习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战斗堡垒,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王韶华说,正定县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开展“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的示范活动,让党员敢于亮明身份,并将个人承诺通过党员承诺墙、党员公开栏等方式进行公示,叫响“向我看齐”,密切党群关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蔡顺才的带动下,上水屯村有30多名党员义务加入到清扫队伍,认领责任区,村里每条街道都由党员清扫。
“通过模范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党员,进而发动群众,促进了整个村风、民风的好转。”北早现乡乡长贺志砚说。
在村头,刚从地里回来的村民邢大妈看到记者来采访,指着门口的水泥路介绍,“这些都是村党支部提供的彩砖、沙子、水泥和技术指导,由党员带头义务铺成的。
正定县154个农村党支部根据群众需求、党员自身优势、党员区域分布等情况,为每位党员量身定制了责任承诺事项,同时实施“党员联系户”工程,确保每名党员和村干部联系帮扶2~3个群众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大寨村7名干部共帮带21户典型户,典型户又带动63户贫困户,通过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实现脱贫致富。“这几年村里发展很快,村干部、党员代表义务出工出力,工作更扎实,不像头几年那样了,人心、村容村貌大变样。”72岁的老党员崔瑞银过去是西平乐乡大寨村小学的一名教师。“这些村干部原来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干得不赖,把党员团结起来了,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村民庞瑞山的养牛场里,40多头牛膘肥体壮。这个牛场是通过村支书庞兵社帮着担保贷款才建起来的。“村里的党员真是好样的!”庞瑞山感慨万分。
在正定镇塔元庄村,村委会以“强村富民”为目标,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社以租赁方式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余元,全村村民全部入住新民居。
……
“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永葆生机与活力。为此,我们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契机,大力实施示范引领、能力培养、人才回归“三大工程”,切实锻造一支实力型、活力型、魅力型“三型”干部。”正定县常委、组织部长钟亚辉说。
一路采访下来,在正定镇、北早现乡、曲阳桥乡、西平乐乡……一条条宽敞的通村水泥路、一盏盏亮丽的路灯、一个个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广场随处可见,一件件实事好事,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
“习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求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我们要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创新思维、讲究方法,不中靶心不收弓,不见成效不收兵。”王韶华在最近一次调研学习中写下了上述字句,并在学习会上与全县各部门领导干部共勉。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18/766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