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冰火P2P
2014年04月22日 13:21
乱象:倒闭潮中的VC赌局
告别风光无限的2013年,P2P网贷行业在2014年伊始便爆发了平台倒闭、老板疑跑路的风波,“提现困难” 的公告也时有发布:杭州国临创投、深圳中贷信创、上海锋逸信投,相隔千里、掌舵者却直指一人——郑旭东,涉案资金亿元以上。
网贷平台数量以每年400%的速度疯狂增长,目前市场存量已经突破2000家;行业交易额也从2010年的6亿元,以500%的速度递增,在2013年突破千亿。疯狂如此,P2P这个昔日的个人网络平台借贷的金融模式,缘何频繁出现兑付和流动性风险呢?
北京安融征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常胜指出,实际上这些问题就是由于这些P2P机构对风险把控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当然也包括一些道德层面的风险。有些P2P机构,就是一个虚假的平台,为了从市场上骗取一些资金,也存在这样的公司。
其实早在2013年10月份,关于P2P网贷平台是非功过的争论,就已在业界吵翻了天。仅那一个季度,就有60家平台企业陆续陷入危机,创始人卷款逃跑、平台提现困难。
一边是行业内的厮杀鏖战、惨淡经营,为央行从货币市场抽走流动性大吐苦水;另一边却是行业翘楚们纷纷施展“吸金术”。2013年年尾,有利网、点融网相继获得巨额融资;2014年年初,人人贷更是一举揽获风投挚信1.3亿美金的投资,成为行业之最。为什么选择P2P?具有爆发性潜力、市场规模较大、没有充分完成市场定位——P2P行业恰恰符合了风投的这些投资标准,全新的行业变局是否即将到来呢?
翼龙贷网创始人王思聪认为,人人贷融资成功,至少为这个行业估值提高了一个大门槛。因为人人贷估值是40亿人民币,融1.3亿美金,一般金融机构已经投不起了。他表示,互联网金融一定会在未来几年出现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那样的一两家公司。
运营模式借鉴
无门槛、无监管、无标准,“三无”状态下P2P这几年悄无声息、狂飙突进式地野蛮生长。而在国外,P2P早已进入了规范发展的阶段。
英国的Zopa可谓是世界P2P网贷平台的开山鼻祖,通过散点网状形式、多对多的匹配方式分散借款人风险,05年上线运营,七年时间就累计撮合成交了1.85亿英镑,每月成交额占全英国新增个贷总额的1%-2%,信用良好的借款人通过Zopa可以筹集到低于银行成本20%的资金。
国外P2P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线上经营模式的尝试让传统银行小额信贷也相形见绌。截止至2013年3月,美国两家主要的P2P借贷平台Prosper和LendingClub违约损失率只有5.27%和2.63%。
Markeinvoice.com的联合创始人阿尼尔.斯托克认为,信誉、审查制度和危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向经济界展示了P2P行业不会走任何的捷径。它们在危机管理中做的比银行好,他认为违约率能保持如此之低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的P2P寒冬始于2013年那波倒闭、跑路潮。这场风波,缘于P2P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险。应该说,当P2P变信息中介为信用中介时,就已经走到了现有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这固然是一种创新,但也蕴藏着不小的风险,并且,时有出现“越位”的现象。
越位之一:自融
据分析,2013年那波P2P倒闭潮中,有不少自融平台。自融,即自融自用,有实体的企业建立起一家P2P网贷平台,从平台上融到的资金主要用于给自己的企业或者关联企业输血。
正如王思聪所说,政策是完全违法的,比如说资金池,经手客户资金。
危险性还不止涉及到法律方面。由于选择自融的企业把自身跟平台的经营风险绑在了一起,导致出事的几率大大增加。
据调研,自融平台多在2013年成立,为了吸引投资者,大多采取高息、拆标的玩法。
越位之二:拆标
所谓的“拆标”是指长期借款标的拆成短期,大额资金拆成小额,造成了期限和金额的错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一旦找不到下家投资者,P2P平台就必须用自己的资金垫资返还。若资金不足,违约情况就会出现,造成资金链断裂。
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2013年P2P倒闭潮的爆发大多都是因为拆标和挤兑。
王思聪说,P2P网贷行业跟电商和团购有点相似,倒闭并不意味着模式的失败。对于行业有好处,至少对现有几家比较有名气平台有好处,我们需要一个用户的教育时间,也需要一个用户成长、学习的窗口期,学费很贵,但是也没有办法。
自律公约向法制监管转向的节奏?
P2P平台的大量倒闭,使得该行业的风险问题集中爆发,更显示出监管的缺位。但是毋庸置疑,P2P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足够重视。
2013年 8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对P2P网贷平台的发展诠释了官方设定的“红线”。他一再强调,“P2P这些人,你们不能放火,把这个新的业态给烧了。当P2P走向变相存款后,你没有拿金融许可证,触犯的是刑法;聚集一拨人的钱,用在另外一个项目上,中间只是抽了个头,我没有做别的事,那对不起,你是非法集资。”
随后,8月26日,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在京正式对外发布了《个人对个人(P2P)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行业自律公约》,已有超过50家P2P机构签署了自律公约。
从2013年上述行业动向来看,目前P2P的行业规范是一个大的趋势,但现在仍停留在自律阶段。
王思聪这样理解金融的内涵,“人的这个自负和贪婪,在这个领域里就比较容易释放”。他认为,互联网金融P2P其实更多的伤害的不是股东的利益,而是网民的投资,从整个投资人的利益来看,应该尽快的给执照。
2013年年末,央行领导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与75家机构共同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其中,10家P2P与众金融机构比肩入列。
而刚进入2014年,行业内又出现利好消息。
1月22开始业内流传,由央行牵头成立的互联金融协会已获国务院点头,名称即为“互联网金融协会”,归口央行分管。
信用体系完善和P2P健康发展相互促进
业内一位大佬金字箴言:P2P网贷平台,核心是风险控制,本质是互联网数据征信。
王思聪的P2P平台,现在也在跟央行下边一家叫上海资信的公司展开合作。可以查询央行的征信,可以跟它交换信息、数据。互联网信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优于传统信用,因为借款人的所有信息在网上登录和展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信用不好的人。
普惠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精神的核心,信用体系建设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通过互联网,可以提高普惠金融的风控能力以及有效性,这是P2P企业很大的机会。
P2P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再次演义了优胜劣汰的残酷法则:三年后可能只会剩下三五家获胜者,倒闭或被并购将成为大多数的命运——此番戏码已经在门户网站、网游、团购、视频、电商这些细分行业轮番上演,寡头垄断、战国群雄逐鹿的局面是否将再次成为未来P2P的主基调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2/7666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