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节日专题 2014年度 劳动
高玉爱:深山路上的女人花
2014年04月24日 10:28
她,驻扎在北京公路路段的最高点,一干就是10年;
她,带领30多名同事养护着近140公里道路、38座桥梁、270道涵洞;
她,为熟悉路况,每天至少步行调查两条路,风雨无阻;
她,刚上任一个月就踏遍了所辖路段,被称为“活地图”;
她,就是在大山深处保障道路桥梁安全的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瑞通八处清水路基专养段段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玉爱。
耸立于京西之巅,伫立于万仞之上的灵山,苍莽无垠,像一首歌,似一幅画。见到高玉爱时,她正双手撑着一个大麻袋,配合工友把扫成堆的落叶往里装。
“昨天刮了一夜北风,叶子掉了不少,我们一早就过来了。”高玉爱把麻袋里满当当的叶子往下压了压,用绳子扎好口,再扛到不远处的养护专用车上。
十年如一日,这位看似普通的女子和她的姐妹们在大山深处,守护着北京公路的最高点,默默养护着109国道及138.69公里县级路、38座桥梁、270道涵洞。像深山路上的花朵,寒来暑往,无声绽放。
「探访高玉爱」
担任段长一个月
踏遍路段被称“活地图”
2003年3月18日,35岁的高玉爱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清水路基专养段。
清水路基专养段在门头沟区灵山脚下清水镇下清水村,就建在109国道旁。专养段前身是清水女子道班,成立于1972年11月。2002年7月根据北京市政府对公路局改制的批复,清水女子道班改为现在的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瑞通八处清水路基专养段。专养段成立以来,多次获得国家、北京市和门头沟区的各项荣誉。
“怎么能不紧张,清水段是全国文明道班,我是第八任段长,好传统不能在我这里掉链子。我是竞聘上岗的,得干好,不能让人瞧不起。”说起十年前的心境,高玉爱记忆犹新。
初来乍到,有些老员工并不相信高玉爱的能力,因为她资历浅,又是女同志,刚进入公路养护行业五年就从一名普通养路工升为段长。面对质疑,高玉爱的应对方法是用行动说话。
为了尽快熟悉路况,高玉爱要求自己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至少要去两条路调查,而且是步行。那天,她一个人从百花山路往下走,路过一道涵洞,准备下去看看具体情况,刚下到一半,一个精神失常的中年人突然从涵洞中冲出来,捡起石头就砸。高玉爱吓得撒腿就跑,一直跑出了一公里才敢回头看,这时才发现鞋不知何时掉了一只……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每天依旧带着小本子在山路间走走停停。
一个多月过去了,当她再给段里的员工开会,将清水每一个易塌方地点的桩号、每一处涵洞的位置都说得清清楚楚的时候,连家在当地的老员工也暗暗佩服。
几个月下来,高玉爱的笔记做了满满一大本,各条路的状况也在脑子里扎了根。每天上路看看的习惯,高玉爱保持至今。时间久了,这些路段更是在她脑海里生了根,每一处弯道、每一道桥涵、每一棵路树、每一处的变化她都了如指掌。遇到阴天下雨,高玉爱的脑子里很快就能将易塌方的地点“调出来”,并及时安排人员重点巡查。姐妹们开玩笑说,高姐是段里的“活地图”,比当地人还了解清水。
高玉爱说,在工作中,她有自己的原则——段里绝大多数是女同志,段长应该是大家的主心骨、领头雁,自己有本事、有主意,才能带动其他人。而且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得做好,要让姐妹们信服,就不能老坐在办公室里。
日常养护的日子里,高玉爱在食堂吃完早饭,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就拿着工具和大家一起上路。扫路面、清边沟、疏通涵洞、修补小块病害……她都自己上手,而且效率高、效果好;忙完一天有些路段收工了,却还能看见她在路上转悠,查看养护效果;灵山天气多变,有时回到段里洗漱完毕休息了,一场雨下来,高玉爱又冒雨带人上路看情况了。
年复一年,高玉爱和大家一起风餐露宿,一天下来尘土满面、腰酸背痛。她这种对自己无差别对待的做法,让大家彻底信服了这个倔强而坚韧的女段长。
山陡雪深路滑
她挥铁锹为除雪车开路
养路工是一份苦差事,顶烈日,冒寒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灵山上养路,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瑞通八处养护副经理康峰用“易发生塌方、气温常年偏低、车流量大、旅游干线长”四个特点概括在灵山养路的难处。
康峰告诉记者,整座灵山属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区,海拔1000至1400米,是北京的最高峰,地形陡峻,土层较薄,质地疏松。近三年来,清水路基专养段所负责的区域每年至少有一次大的塌方,雨后发生小塌方的几率也很高。再加上山里的冬天十分寒冷,气温要比城区偏低10℃左右,往往10月底就迎来了首次降雪,次年5月,山下已繁花似锦,灵山不少背阴处的积雪还未融化。
每年汛期清理水毁塌方、冬季除雪保通,成为清水路基专养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109国道是门头沟通往河北的重要通道,而且通往京西多处旅游景点,车流量很大,一旦断路,影响非常大。2011年5月28日,109国道87公里处发生严重山体滑坡,道路阻断。为尽快恢复交通,高玉爱带领大家不间断地在塌方现场奋斗了47个小时,渴了就喝几口水,饿了啃几口干粮,近两天时间清理塌方碎石8000多立方米,顺利完成了此次抢险任务。
冬防也是难关。由于管养路线都是山道,一场大雪下来,坡陡、路滑、雪厚,有时除雪设备跟不上,高玉爱就带着大家人工除雪。用锨铲出一条车道再进行机械除雪。去年11月3日的大暴雪,高玉爱印象深刻。
去年11月初的这场雪来得十分突然,狂风卷着暴雪铺天盖地。冰天雪地中,清水段负责的十几条养护路线上的雪厚度都在30厘米左右,垭口、灵山上的雪已经超过了50厘米,积雪还压弯了不少路树。如果不及时打通道路,住在附近的百姓根本无法出行,路上的司机也会被困在山里,十分危险。由于山路弯多路滑,积雪又厚,有些路段除雪机械设备根本上不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玉爱当机立断,带上除雪铲就和姐妹们出了门。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高玉爱扔出去的测雪厚度的竹竿瞬时没了顶。她带领姐妹们慢慢摸索着向前开路。室外零下20℃的低温,高玉爱铲了一个多小时雪后却汗流浃背,手冻得握铲子都困难。她招呼大家停下来,跺跺冻僵的脚、搓搓手再干。就这样边铲雪边活动身体,她们硬是人工为除雪车开出了一条通往灵山的道。真正停下来休息的时候,高玉爱才发现自己的脚冻得没了知觉,向前迈步都困难,而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凉的像结了冰。
这样的除雪保通在每年冬季平均发生15次左右,最多的一年灵山下了21场雪,每次除雪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心系职工安全
每次抢险总走在最前面
千里运输线,无尽人间情。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是北京市战备应急抢险队之一,清水路基养护专段是养护中心的组成部分,因此,清水养路人不仅是公路的养护者,更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身为段长,高玉爱要守护的不仅是过往司乘人员,还有和她朝夕相处的同事们。
养路工是个高危职业,在路上要时刻注意呼啸而过的汽车,抢险保通时面对的危险更是不可预知的。“安全”,是高玉爱脑子里时时绷着的一根弦。每天上路前安排完工作,她都会说一句“注意来往车辆”;有抢险任务的时候,她更要反复嘱咐大家“抢险,更要注意安全”。
瑞通八处党支部副书记付建新告诉记者,他经常上路了解养护情况,高玉爱的作业区是安全设施设置最齐全的。在急弯路段养护的时候,她还会在转弯前的路边安排专人瞭望,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认识高玉爱多年了,付建新在清水段的抢通一线总能看到她头戴安全帽、手拿步话机的身影。因为在抢险一线,高玉爱总是走在最前面,她说自己熟悉地形,勘察起来更方便。
去年七八月份,北京屡受大雨侵袭。清水段管养的线路滑坡断路时有发生,塌方水毁更是比比皆是。高玉爱带领着姐妹们马不停蹄奔波在路上,刚刚处理完7月21日那场暴雨带来的塌方水毁,还没来得及喘口气,31日灵山又下了一天的中雨,次日出现了滑坡断路。灵山路的塌方达1000多立方米,还有一块巨石横在公路上。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高玉爱火速赶到现场,认真观察了塌方状况,仔细调查了险情和隐患,然后就近联系钩机、铲车、翻斗车等对现场进行处理。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下午,百花山又塌落了数百立方米造成车辆无法通行,她赶到百花山路现场指挥……当天雨一直在下,高玉爱穿着雨衣四处奔波,等所有的塌方处理完毕时,已经是深夜,她才发现自己这一天都没来得及吃口饭。
第二天凌晨,109国道、百花山路又再次出现新的山体滑坡,高玉爱又上路了。
7月21日的特大暴雨过后的半个月里,清水段养护路线发生了9次造成断路的塌方,共计2.5万多立方米,在高玉爱的带领下,这9次抢险都实现了当天顺利、安全清理完毕。
「对话高玉爱」
虽曾动摇终难舍这个良心活
记者:十年来,您带领的清水路基专养段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这需要付出很多心思吧?
高玉爱:我同事说,抢险现场,有我在,他们心里就特踏实。安全就是天天说,不停说,主要是人的意识问题。事故往往是在缺乏安全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记者:十年,儿子都是丈夫照顾,家里人有没有想法?
高玉爱:也有,怎么没有呢?大哥说“小妹回来吧,到我公司里,不用你辛苦”;姐姐劝“别在山里待着了,我们凑钱给你买辆车,你们夫妻俩跑运输,更赚钱”。可是,我在山上也习惯了。养护是个良心活,你不干,总要有人干。我在灵山待了这么多年,若是走了,别人来负责又要重新适应。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4/7669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