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节日专题 2014年度 劳动
陈谦:平凡中绽放绚丽
2014年04月24日 10:41
在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1224人中,他并不是最知名的一个,但在中煤矿建集团,他却是非常出众的一个。他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钻研进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逐步成长为机电设备安装行业的专家,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陈谦,中煤矿建集团机电安装工程处第二十一项目部副经理。
42本施工日志
熟悉陈谦的人都知道,干工程,他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在山西朔州麻家梁煤矿的施工现场,当谈起这个,他挠了挠头,显得很不好意思:“其实也没啥,就是我自己的笨办法。”说话间,他从柜子里抱出了一摞笔记本。
“这就是我的秘密武器。”陈谦说。“每到一个工地施工,我都喜欢记点施工日志。”
记者数了一下,各式各样的笔记本,不多不少,正好42本。
原来,三十年前,陈谦子承父业,成了中煤矿建机电安装工程处的一名机修工人。与科班出身的人相比,刚参加工作时,陈谦是两眼一抹黑,他对安装技术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小时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几个专业术语,到了现场看不懂图纸,也不认识材料和设备。
底子不如别人就得比别人更努力,陈谦抱定了这个念头。细心的他精心准备了笔记本,每天都将一天的作业任务、作业部位、应遵守的安全事项以及工作心得一一记录下来,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及时向有经验的老工人请教。
每到一个工地,他都会换一个本子。
凭借努力和勤奋,陈谦逐渐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崭露头角。
从两淮到山东、山西、内蒙,施工地点在不断变换。
从工人到技术员、班组长,再到项目副经理,他的职务也在不断变化。
唯一没变的是记施工日志的习惯。
翻开这些日志,不仅记录了陈谦过去30年的施工经历,更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除了这些,我们连稳车如何布置,绞车如何找正,穿绳有什么技巧……很多技术性的问题也可以在其中找到最好的实施方案,难怪很多职工都把陈谦的施工日志当成教材,遇到施工难题时,就借来翻一翻。
老外眼中的NO.1
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了30年,陈谦是不仅工友们心中的技术大拿,更是德国专家眼中的NO.1.
2004年底,陈谦到山西屯留煤矿安装瑞典的ABB进口提升绞车,这也是工程处首次安装全进口提升系统。为了圆满完成安装任务,从没有学过一天英文的他,拿着英汉词典一一对照研究,硬是吃透了长篇的英文说明书,并掌握了进口绞车的安装标准,安装的提升系统一次试车成功,首战告捷。
之后的几年里,他先后转战安徽、河南、内蒙古等地,成功安装了几十台进口绞车,并以安装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赢得了国外专家和矿方的交口称赞。
2007年,在山东赵楼煤矿,他带领班组安装该矿的副井提升系统,该系统采用世界顶级的德国西玛格公司提升设备,工艺复杂,安装要求较高。在施工中,陈谦带领队员们严把每个施工环节,努力把允许误差值降到最低,有些关键尺寸甚至实现了零误差。经过不懈努力,副井提升系统安装工程提前3天完成安装调试任务,且一次试运转成功。其优异的表现让在质量、工艺方面极为挑剔的德国专家也不得不服气。正是由于这项工程,陈谦为处里捧回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奖章。
2009年,陈谦带领团队在内蒙古黄玉川煤矿施工国内首个柔性连接的大罐笼和国内首个德国西玛格公司的卡罐装置。看到现场复杂的安装条件,多次和陈谦打过交道,被称为“老盖”的德国专家盖斯·登戈尔直摇头,认为根本无法完成安装任务。
“越艰难的施工任务越能展现我们的施工水平。”接受任务后,陈谦给队员们打气。他们连夜制订出完全不同于厂方的组装方案,仅用7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柔性连接大罐笼的安装,又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卡罐装置的安装。得知消息后,感觉到难以置信的德国专家老盖在仔细勘查了现场后对陈谦非常服气:“你们绝对是机电安装领域的NO.1.以后只要是你负责安装的工程,我在不在现场都一样放心。”
名气越大胆子越小
参加工作30年来,经他手吊装的井架、安装的提升系统多的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光世界纪录就好几项。他还对进口提升设备的安装经验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坐浆法”安装煤矿大型提升机设备工法》,并被评为部级工法。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优秀班组长和安徽省煤炭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然而用陈谦自己的话说,他自己特别胆小,干的活越多胆子就越小。
他说,现在项目部年轻人多,不知道害怕,不仔细点很容易出事。况且,人家父母把孩子交给咱是对咱的信任,咱不能辜负他们。
也正是由于他的“胆小”,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他所带领的施工班组从未发生过一起人身和机械事故。
2011年,陈谦来到山西朔州麻家梁煤矿,担任第二十一项目部副经理,负责吊装世界最大井架——重1438吨、高110米的主井井架。特大型井架吊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一次吊装成功,不能有任何闪失。当时吊装现场使用的稳车有十几台,光使用的钢丝绳就有3万多米,任何一个地方受力不均或者出现一个极细微的差错,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于是,陈谦没事就在吊装现场转悠。这里少一个垫片,那里的螺丝有些松动;这一块需进一步加固,那一处还得重新维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他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排查着隐患。
6月21日上午,陈谦亲手按下了按钮,总重近1500吨的麻家梁煤矿主井井架主、副斜架在钢丝绳的牵引下缓缓靠拢,成功实现零误差对接,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在现场观摩的瑞典ABB公司的电器专家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精湛熟练的技术、扎根基层的敬业精神,多年来,许多企业提出以优厚的条件聘请陈谦,德国西玛格公司更是许以30万元的年薪。然而,在个人利益与企业情怀相碰撞时,他总是选择了后者。用他自己的话说,“选择了中煤矿建,就是选择了坚守,这和结婚是一个道理。”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4/7669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