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拜登之行难以扭转乌克兰局势
2014年04月25日 09:35
拜登在会见中一再强调美国对乌克兰领土完整和走民主化道路的坚定支持,表示美国将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向乌克兰提供帮助,同时也没忘记向俄罗斯发出威胁。然而,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拜登此访难以改变乌克兰局势。
拜登力图传递四信息
(图片:4月21日,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访问,除表达美国对乌克兰政府的支持,还带去一套能源和经济支持方案。图为拜登抵达基辅机场。)
分析人士指出,拜登借此行力图向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传递四条信息:
首先,重申美国支持乌克兰领土完整的立场。拜登明确表示,美国永远都不会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非法占领”,将会为一个统一的乌克兰而努力。
其次,想要表明将对乌克兰进行有条件的全面支持。拜登宣布了安全领域的援助金额、能源领域的援助计划、政治领域的具体做法。相应的,拜登也没有忘记提醒乌克兰当局,要想得到美国的援助,必须坚持走“通向真正民主之路”。
再者,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西方国家向乌克兰伸以援手。
最后,意在用其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来遏制俄罗斯的行动。美国认为俄与乌东部地区的混乱局势有关,拜登因此警告说,如果俄继续支持乌东部地区的武装分子,它将在国际上“更加孤立”。
美国难以缓解乌东部乱局
(图片: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4月17日傍晚在日内瓦结束,参加会谈的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四方达成一项文件,同意采取切实步骤缓和乌克兰紧张形势,在乌克兰恢复安全稳定。)
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4月17日在日内瓦举行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各方就恢复乌国内安全稳定达成协议,内容包括解除所有非法武装组织的武装、要求人们从非法占据的建筑物中撤出、主动上缴武器者应获特赦等。然而,乌东部地区亲俄势力要么拒绝该协议,要么提出放下武器的种种条件。抗议者甚至坚持要求就乌克兰实行联邦制和给俄语官方语言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分析人士认为,有俄罗斯同意的四方协议尚无法缓和乌东部局势和亲俄势力的立场,拜登的一次访问和表态显然更难有实际作用。
当前,乌东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仍然十分严峻。虽然当局自4月14日起在该地区开展了有军队参加的行动试图控制局势,但迄今军警协作也仅仅夺回了克拉马托尔斯克机场。十余个城市的政府、议会、警察局、安全局等机构办公楼仍被持有武器的抗议者占领。自从乌军方的6辆装甲车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市落入亲俄武装人员手中后,再无军队进入市区的消息。
化解危机关键何在
(图片:4月21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斯拉维扬斯克市,“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旗帜被挂在市长办公室外。)
分析人士认为,要化解乌东部地区危机,需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入手。
首先,乌克兰和俄罗斯要消除相互间的敌意,增加互信,开展坦诚的对话和密切的合作。
一段时间以来,乌官方不断指责俄派遣特种部队和特工进入乌东部地区,在那里制造骚乱,带头占领地方当局办公楼,鼓动分离主义分子,企图肢解乌克兰。
俄一方面坚决否认,另一方面指责乌当局支持右翼非法武装和武力镇压本国平民,并称这是犯罪行为。乌俄两国官方的严重对立和对抗对乌东部地区局势产生了消极影响,双方的支持者不断发生冲突并出现人员伤亡。
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的乱局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博弈。只有摒弃冷战思维,乌克兰国内矛盾才有化解的条件。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4月22日就乌克兰局势通电话。双方对乌克兰问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拉夫罗夫在通话时强调,乌应尽快采取行动履行日内瓦文件,取消对平民使用军队的命令,解除“右区”组织等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武装,释放被关押的乌东南部抗议者,切实启动宪法改革。克里则提出俄应公开敦促乌东部的分离分子离开占领的大楼和检查站,接受赦免法案,并通过政治途径化解其不满情绪。
国内方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乌当局可与东部地区亲俄抗议者对话,倾听他们的诉求,满足其要求的合理部分。
由于把东部亲俄抗议者定性为“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乌克兰当局迄今拒绝同他们接触和对话。代行总统职务的乌克兰议长图尔奇诺夫22日要求军队和警方恢复在东部地区的“反恐行动”,更表明乌当局无意退让。
东部抗议者则对这种定位极为不满,坚定认为基辅当局是非法政权,坚持自己的政治要求毫不让步。(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5/7670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