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本轮巴以和谈难有结果
2014年04月25日 13:35
去年7月底重启的本轮巴以和谈将于4月29日结束。由于以色列拒绝按照协商的结果在3月底释放最后一批26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而巴方宣布恢复暂停了8个月的联合国机构、国际公约成员申请程序,和谈陷入僵局。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看来,巴以双方在本轮和谈余下的几天时间里已不太可能达成实质性协议。这主要是由于以方在做出妥协、达成和解方面缺乏动力,而巴方则面临内部的压力。与此同时,作为主要调解人的美国也因为国内政治等因素而不愿对以方施加足够压力,导致和谈难有结果。
巴方:责任在以方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成员瓦西勒·阿布·优素福认为,巴以和谈陷入僵局的责任在于以方。
优素福说,自去年12月起,本轮和谈的主要发起者美国国务卿克里已经放弃了在和谈规定的9个月内推动实现全面和解的目标,转而寻求巴以双方达成一份框架性协议,并延长和谈时间至2014年年底。
然而,多项民调显示,巴勒斯坦社会普遍反对延长和谈。即使在巴解组织内部,也有不少官员对延长和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巴政府在是否同意延长和谈这个问题上受到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政府仍然继续推行定居点扩建项目,并拒绝按照协议释放最后一批巴在押人员,这一切迫使巴方不得不采取申请加入15个国际条约的行动。
优素福指出,巴以双方在对待和谈的态度上有极大差异。以方试图把谈判内容限定在原则性问题上,比如要求巴方承认以色列的犹太国属性等,而不是去解决包括边境划定、安全部署、水资源使用权划分等实质性问题。
对于是否要延长本轮和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22日表示,只有在以方同意释放最后一批巴在押人员,颁布为期3个月的犹太定居点扩建冻结令,以及在延长和谈期间将和谈内容集中在解决边境划分上,巴方才会同意延长本轮和谈。
(图片:3月19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巴勒斯坦人举行游行,呼吁政府拒绝接受美国起草的框架性和平协议以及关于延长巴以和谈的要求。)
以方:无妥协意愿
本轮和谈自恢复之初就一直对外界保持着低调姿态,和谈双方对谈判的具体内容始终讳莫如深。不过,据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和谈问题专家施罗姆·布罗姆分析,和谈焦点还是集中在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和耶路撒冷地位这三大问题上。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以色列在这些问题上丝毫没有退让的姿态,反而在和谈启动后多次批准实施定居点扩建计划,还拒绝释放最后一批巴在押人员。
即便如此,以色列右翼政治势力仍不断指责称以政府在单方面为维持和谈做出牺牲,而并未得到来自巴勒斯坦方面的积极回应。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东问题专家哈立德·金迪认为,以色列定居点项目所取得的成功,加上不需要为维持现状付出任何代价,使得以色列没有动机去采取实现两国解决方案需要的举措,比如分割耶路撒冷,或从约旦河西岸撤出数以万计的定居者。
“这一成功在以色列现政府内部引发了妄自尊大感,一些成员公开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或感觉足够胆壮而积极破坏谈判,”金迪说。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巴以双方来讲,能够同意延长本轮和谈的最后期限已经成为可以预见的最好结果。然而,以色列恐怕很难为将巴勒斯坦继续留在谈判桌前而做出让步。
(图片:3月3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左)在耶路撒冷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
美方:过多考虑本国政治因素
美国是巴以之间的主要调解人,但也正是由于美国过多考虑本国政治因素,不敢对以色列真正施加压力,达成协议也就成了空想。
“美国官员可能认为他们为限制以色列扩建定居点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现实是定居点项目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兴旺发展。实际上,2013年以色列定居点建设的速度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不止,”金迪说。
巴以和谈难以取得进展的根源在于双方力量的严重不平衡。但是,美国又难以施压使以色列真正冻结定居点建设。“只要美国拒绝采取实际步骤应对以色列定居点和双方力量不平衡等现实问题,任何谈判进程都注定失败,”金迪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5/7670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