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PPP 模式助力新一轮稳增长

2014年04月29日 10:11

 

促改革与稳增长结合

今年开局经济下行压力大,一季度GDP 增长7.4%,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需求全面疲软,工业产出也有所放缓。23 日公布的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48.3,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依然运行在50 的分界线以下。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以及能源等领域首批推出80 个示范项目,向社会招标。

1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会议的核心是激活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行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销售低迷和银行表外贷款收缩导致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下降,房地产投资大幅减速。在基建领域推出一批项目,将带动基建投资向上,保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会议提出,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无疑,这将稳增长与促改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研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改革当属投融资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领域引进社会资本,将对稳定经济增长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会议提出,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营运。这意味着PPP 模式未来将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

去年底财政工作会议期间,专门套开了研讨PPP 模式的会议。

PPP 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的字母缩写,可翻译为“公私合作”。在财政部网站上,将其称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关于PPP 的概念并没有公认的定义。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PPP 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2

PPP 模式可缓解政府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民间资本进入本应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领域,将政府信用优势和企业的效率优势结合起来,无疑有利于释放市场内生活力。

北京地铁4 号线运营就是利用PPP 模式的典型。引入香港地铁公司负责地铁车辆购置和后期运营维护,大大减轻北京市政府后期财政投入压力,并且,其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大大提高北京地铁运营管理水平。北京市负责监管地铁票价。为满足资本内部收益率要求,北京市会向地铁运营商提供一定补贴。

 

目前,财政部正在力推PPP。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3 月17 日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培训班上讲话时说,城乡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巨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PPP 模式未来大有可为。

3

专家指出,与单一的投资主体地方融资平台相比,PPP 模式是一种投融资模式创新,有利于投资主体多元化。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完善配套实施细则,推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等立法,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这为PPP 模式在城市基建领域推广运用铺平了道路。

贾康表示,我国目前采用部委发“通知”,制定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其法律效力较低,而PPP 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对项目公司、招投标和税收优惠等问题做出特别的法律规定。

他认为,未来需要通过立法方式来保证在PPP 项目中的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特别是公众利益。同时通过立法,明确PPP 应用的领域与方式。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29/767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