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衡量GDP:按购买力平价还是汇率?
2014年05月05日 14:26
购买力平价的统计方法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按照2011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总产出近一半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由此推算,中国将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国经济规模与实力,能否以这一统计方法准确衡量,学界莫衷一是。
报告为购买力平价预测
这一国际比较项目每6年收集可供比较的价格和支出数据,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不同经济体的规模及对比关系。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为了便于国际比较研究,并不是用来替代原有的GDP核算。4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是自2005年来的首次更新,涵盖了199个经济体。
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紧随其后,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87%。而在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尚不足美国的一半,仅为43%。
报告显示,全球12大经济体中,有6个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其中,印度超过日本位居第三。
此外,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已是全球第二,但以人均数据排名,中国排在第99位,而印度排在第127位。
报告指出,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按照国内价格水平以本币计算的。这样的算法使得国与国之间经济总量不具备可比性。只有把它们放在同一个价格水平坐标系中,用同一种货币来衡量的时候才会具备可比性。使用购买力平价则能实现这样的转换。比如,一个汉堡在法国的价格是4.8欧元,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法国和美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1欧元相当于0.83美元,而1美元相当于1.2欧元。也就是说,购买同样数量和质量的汉堡,法国人每花1欧元,美国人需要花0.83美元。
在衡量不同国家经济规模对比时,使用汇率转换计算和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常常存在差别。比如,使用市场汇率计算,2012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一半。
报告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1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6个中等收入国家跻身全球12大经济体,印度超过日本位居第三。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紧随其后,总量达到美国的87%。基于中国在2011年后的强劲增长,其经济总量预计在今年超过美国。
世行高级统计分析师纳达·哈马德认为,因为高收入国家物价一般比中低收入国家要高,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而仅通过汇率转换来比较GDP的大小,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就会被高估,而中低收入国家经济规模则被低估。使用购买力平价工具能剔除物价差异,因而在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规模时是一种更优的办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研究部主管马库斯·罗德劳尔认为,购买力平价更适合反映国民福利。
与汇率换算结果大不同
在这份报告中,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要低于按照汇率换算的结果,而中等收入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要普遍高于按照汇率换算的结果。
世行高级统计分析师纳达·哈马德告诉新华社记者,购买力平价是比较全球各经济体规模的更合适工具,用汇率衡量则可能会有误导。因为高收入国家的物价一般比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要高,如果不考虑物价的因素而仅通过汇率的转换来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就会被高估,而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规模则被低估。使用购买力平价工具能剔除物价的差异,因而在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规模时是一种更优的办法。
对于中国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推算,哈马德指出,国际比较项目的结论只针对2011年,并不对未来几年作出推测。报告指出,其数据旨在通过统一的货币单位,在特定基准年对各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水平进行比较,因此本轮数据结果不能与2005年开展的上一轮估算结果进行直接比较,也不应被用来推算一个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规模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一国的GDP按照国内价格水平以本币计算,比较不同国家的GDP需要经过实际汇率换算。然而,由于各国汇率水平不一定都达到均衡水平而且变化无常,这并不一定能反映出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成本,以此为基准的GDP比较也不一定准确反映体量对比。购买力平价试图计算出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在不同国家里的不同价格之间的等值系数。比如,一个汉堡在法国的价格是4.8欧元,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法国和美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1欧元相当于0.83美元。
以购买力平价汇率为基础对GDP进行比较的结果和使用市场汇率进行比较的结果常常有很大差距。使用购买力平价汇率一般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比重,因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这些国家往往较低。
(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博鳌会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中外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代表。)
用购买力平价比较GDP总量意义不大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里克·西瑟斯认为,在任何时点、任何国家之间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GDP总量并没有太大意义。在他看来,购买力平价更适合用于反映各国不同的个人收入水平。比如,一个孟加拉人500美元的年收入在一个澳大利亚人看来低得惊人,但500美元在孟加拉国却可以买到比在澳大利亚更多的东西。在两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可比的前提下,孟加拉国的可比价格比澳大利亚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孟加拉国的经济体量就比澳大利亚大。
他说,如果要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孟加拉和澳大利亚的GDP,需要将两国全境的物价水平进行比较,还要考虑到商品和服务在两国非常不一样的成本、种类和稀缺程度。国家越大,进行这种比较的难度越大。购买力平价适用于反映收入水平,但如果延伸到个人、政府支出、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由此得出中国马上要超过美国的结论未免超出了购买力平价本身具有的能量。
摩根大通银行更倾向于把基于市场汇率的比较方法作为首选,认为这更能反映一国掌握的资源,而购买力平价方法所基于的商品价值在各国处于同一水平完全只是一种假设。事实上,由于生产要素价格、资源稀缺程度不同等原因,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值是不同的。一种商品在一国是奢侈品,但在另一国可能只是一般日用品。而购买力平价忽略了这种区别。
除了汇率和购买力平价两种方法,西瑟斯认为,比较各国经济体量的指标应该是国民财富。GDP是一个流量概念,每年统计伊始,前一年的产出都要被清零,但经济产出一旦发生在现实中是不会被清零的,由此积累的国民财富更不会被归零,因此更能全面反映一国经济实力。
根据瑞士信贷统计,到2013年年中,中国的私人财富为22万亿美元,美国的私人财富为72万亿美元。西瑟斯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和美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05/7678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