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2014年05月07日 14:24

 

中央党校培训部 夏吾克提·热吉甫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宏大的梦想,同时也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中华民族交流融合、开拓进取、共同进步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文化遗存、研究结论和事实表明,中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在不同的方位,以不同方式为祖国疆域的拓展、边疆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华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繁衍生息,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融合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多民族杂居生活的实际使各民族形成共识:即“民族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各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并因此而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今天强调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维护政治稳定,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尊重历史先贤和各族人民的选择,就是尊重全国各族人民的感情和愿望。

中国的民族发展历史极具包容性、接纳性、稳定性与延续性。这种特性具有极强的方向一致性和族别的广泛认可性。例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取代汉族建立的宋朝,之后又有满族建立的清朝接替汉族建立的明朝等。在数千年的互动过程中,不仅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还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这既符合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的规律,也遵循了各民族和谐相处、命运相系、相互担当,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最高政治原则,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在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族别偏见和狭隘利益。

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南北朝对立和“五胡十六国”及宋、辽、金、西夏并存的情况,但这只是历史的短暂现象,而每次分裂后的重新统一,往往规模更大,程度更高。各族人民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渴望国家统一的心理,不断得到加强,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各族人民团结、合作、融合,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不断发展是新疆民族发展演变进程的常态和趋势。这不仅是新疆民族史,而且也是中国民族史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诸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新疆各民族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是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主人。多民族演变发展的历史铸就新疆今天多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现状,更构成了新疆多元文化光彩灿烂、生生不息的历史源泉。推及今日,新疆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社会现实是有历史积淀作为基础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正是建立在这个雄厚基础之上的,所以它坚如磐石,是任何人都破坏不了的。

 

新疆历史上多民族分布聚居的事实以及各民族的迁徙活动和相互交往,使各民族之间自然地形成团结、互助、和谐为主流的民族关系。这种主流民族关系推动和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和政治局面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56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日益增强,谱写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这种局面源于中国共产党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觉性,并将这种自觉性付诸于国家的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进而为之扎扎实实地践行,由此赢得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

可是,近些年来,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极端分子丧心病狂地多次组织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袭击活动,肆意杀害各族群众,其险恶用心就是为了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他们代表不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任何民族。谁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民族应在实现中国梦的旗帜感召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梦想凝聚共识,为梦想汇聚力量,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减少阻力和干扰,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共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我们坚信,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局面,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才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写出更加辉煌壮美的不朽诗篇!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07/7679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