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临时工“抱火哥”传递正能量

2014年05月07日 11:04

 

【美丽中国】

【事件介绍】

 

消防员抱喷火煤气罐被拍照 被赞“抱火哥”

日前,公安部消防局微博“@中国消防”转发网上一幅照片:一名消防员抱着一个从阀门处往外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这条微博配文:“谁也不知道,它是否会爆炸!网友说我是拿命在赌,是的,因为我是消防兵!”网友们为他的勇敢点赞,取名“抱火哥”。截至4月16日晚8时,这张照片已被转发2400余次,1000多位网友点赞,网友们想知道“抱火哥”是谁。

4月17日中午,“@中国消防”再发微博:“抱火哥”已找到。原来他是一名陕西人,名叫皇甫江武,今年26岁,是武汉消防支队徐东路中队合同制消防员。

记者在徐东路消防中队见到“抱火哥”,他说,抱出煤气罐是救援程序,没想到被网友拍照上网。

这场救援发生在1月3日上午,友谊大道一餐馆起火,皇甫江武作为攻坚组员到场救援,进入厨房发现8个液化气罐,其中3个阀门正往外喷火。迅速浇灭2个着火罐子搬出,剩下一个罐子存气较多,火焰超过1米,为避免爆炸,只能冒险先搬出去,再降温灭火。

记者在消防部门的视频中看到,皇甫江武身穿战斗服,双手抱起喷火的罐子,横在身体一侧走出餐馆放在地上,紧随的战友用水枪灭火,全程10多秒。

“抱火哥”身份确定后,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又大幅增加,许多网站转载。有网友担心他的安全:“这是唯一的办法吗?这么做实在太危险了。”当时带队的副中队长王杰告诉记者,这个罐内仍有很多液化气,无法用水枪短时间灭火,如果不抱出来迅速处置,很可能爆炸,对消防员更危险。“@中国消防”随后发微博称:“抱火哥”必须这样做。

网友评论

你是真正的火线英雄!

这名陕西渭南小伙2011年来到武汉,成为徐东路中队消防员,照片上的镜头,是他第一次转移着火的煤气罐,除了妹妹之外,家里没人知道他就是“抱火哥”,故意隐瞒是怕家人担心。

身材并不高大的皇甫江武回忆:“抱起罐子时,火苗掠过我的脸庞,我当时有过悲观的念头,爆炸怎么办?但害怕只是一晃而过。几秒钟后,我就走到了门外。然后继续投入灭火。”

皇甫江武说,做消防员一定要坚信能“将背后交给战友”,正是因为相信战友们一定会保护他,他才有勇气扛起煤气罐。

截至记者17日晚10时发稿,这张照片已被“@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官方微博转载,获赞万余次。有网友点赞并评论说:“感动!好兄弟,你是真正的火线英雄!”

@武汉经侦:在别人应该撤离的地方,你们却出现了,在别人走向安全的时候,你们却向死神靠近。作为一名消防官兵,用自己的危险换取别人的安全就是你们的工作。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丝丝的情意:危难时刻总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最可爱的消防官兵!

@文科艺术生:对于消防官兵无私奉献精神,我发自内心地敬佩,向他们学习,向他们敬礼!

@长江文化CEO:感动!好兄弟,你是真正的火线英雄!

 

留住“抱火哥”,未必要靠编制

报道里提到,相比于正式消防员的部队编制,“抱火哥”作为合同工,“没有立功奖励,不能提干,也不能升职”,这也让很多网友不平,觉得应该给“抱火哥”们更好的待遇。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大,消防形势复杂且压力巨大,不给“合同工”同等待遇,对于需要出生入死的他们,不太公平。

其实在国外,消防队伍同样既有“正式工”也有“临时工”。如在美国,消防队既有官办的,也有民间的,既有直属于国土安全部的国家消防管理局,也有各州、县、市的消防机构,且各级消防机构平行存在,没有上下级关系,消防员既有专职的,也有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即“临时工”)混编的。

但不论“正式工”、“临时工”,都需经过严格筛选、专业培训,对体力、智力要求很高,即便是志愿者也需受过专门训练和考核。一些美国小镇的消防队,除了队长、几名骨干和个别专业人员外,大多数都是“临时工”,但他们中许多人志愿从事消防工作十几年、几十年,且都拥有合格消防证书、资质,“服役期”比国内许多“正式工”还长得多。

但也要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消防队的装备普遍精良。相比之下,国内城市几起重大火情,均凸显出消防部门装备落后,不适应变化了的城市消防需要等弊端,如缺乏高空扑救装备,无法应对火场复杂情况,不适应快速出警需要等。这些硬件缺陷,除了影响救灾效果外,给消防队伍也增添了更多危险因素。

换言之,稳定消防队伍的关键,首先在于训练有素、装备合理,把危险程度尽可能降低,提升职业的荣誉感。“合同工”可以有,专业性不可以无。在此基础上,保证消防队员的待遇在合理水平,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留在消防员队伍。

“抱火哥”被质疑背后的道德“破窗效应”

消防支队在执勤中,文书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为那些不顾生命危险奋战在火场的战士们留下珍贵的影像,这无可厚非。曾几何时,我们在怀念烈士或那些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场面时,往往需要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去回味、去惦念、去汲取活下去的勇气。

这些都无可厚非。

可是,当人性中值得弘扬的宝贵品质遭到压制和冷落,正常变成了不正常,不正常却变成了正常。“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颠覆性的改变多了,会无声无息地侵蚀良知堤坝,一点一滴地恶化道德生态。

“抱火哥”网络走红,是种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现今的社会,人心较为浮躁,内心对正能量的渴望空前,但人们又害怕接收那些正能量,不断地质疑和排斥。

 

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老人摔倒在地,旁观者无人去搀扶;有人节衣缩食扶贫济困,被当成“傻子”;危难时刻舍生取义,被认为“不值得”……

在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好窗”成了特例,“破窗”反而成了常态。

而我们社会道德何尝不是一幢“建筑物”?当“保护窗户”的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行为受到嘲笑损害,而“破窗”者享受逍遥自在,甚至有利可图,生活在这样的一种道德环境中,人们呼吸的是混浊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抱火哥”之所以走红,关键还是我们内心底处仍然在对“保护窗户”者的呼唤,仍然守望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即使道德天空一时有阴霾,人们还是在心底呼唤另一种生态,期盼另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我们期待更多的“抱火哥”出现,也期待有更多的平民英雄出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充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大踏步向前走,总需要借助正确价值观念带来精神动和和文化支撑,让正常的回归正常,让异常的失去空间,这才是人间正道。

“抱火哥”对临时工身份很淡定值得点赞

“抱火哥”尽管是临时工身份,但他的职业心态相当淡定,与正式工相比,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平衡,多好的小伙子呀!放眼当下,像他这么淡定的年轻人也许还真的不太多。

稳定的心态,长期的目标规划是一剂良药。而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有的尽管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们在现实中总是那么不安分。“这山望着那山高”,好似身边人都捧的金饭碗,都在拿高薪,而自己在实际工作当中,似乎命运总是不济,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简直是四处奔波。

曾经有专业机构做过一项研究,大学毕业有坚定而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朝着自己方向一直努力的人只有3%,他们最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大部分有不优秀目标、有模糊方向、有错误追求的人都选择了泯然众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太优秀的工作习惯,养成了并不良好的心态。确实,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很年轻,年轻也的确是资本,但很多人却忽视了一点,年轻的资本也需要珍惜。正因为年轻,年轻人大胆;正因为年轻,年轻人敢于挑战;正因为年轻,年轻人敢于舍弃。但是年轻也容易让年轻人莽撞与浮躁,让年轻时的错误而影响一生。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风顺中获得的教益浅,从挫折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挫折,就能正确对待人生。对年轻人而言,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只有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跑得更远。

“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个梦只能由年轻人自己去实现。首先得问问自己,有未来规划吗?知道自己在每一阶段的追求是什么吗?其实,很少有年轻人能有如此一个清晰的职业概念,他们不少都是“我要做这一方面的骨干”,或者“我想在五年内做到主管或者是经理”。诚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上元帅也非一日之功呀!

“抱火哥”抱起火煤气罐冲出火场的那一刻十分淡定,而他面对临时工的身份同样淡定,这是好的职业品质,但愿能给众多的年轻人以启迪。

 

【启示与思考】

火场救灾本身就是一种勇敢,怀抱起火煤气罐更是一种大无畏,“抱火哥”在看到危险的那一刻,克服“一瞬间的害怕”情绪,毅然决然的扛起了煤气罐,以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为灭火胜利作出了最大的贡献。社会在为他勇敢的精神较好的同时,也被他危难时刻的担当精神深深的感动。

担当不仅是一种岗位责任,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在其位、谋其政”,立足岗位尽职尽责是一种敬业,干出超越职责的事是一种担当,担当是一种高于岗位职责的自我行为,因为“超越职责”而显得伟大。“抱火哥”面对熊熊燃烧的煤气罐一马当前当仁不让,以危急关头舍我其谁的大气魄,用勇敢的行动赢得了灭火的胜利,让社会看到他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

担当不仅是一种口号呐喊,更是一种实际行动。“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有担当的人,“事不避难”。面对危险,是否记得担当的口喊,是否能够做出担当的行为,体现着是否拥有担当的精神。“抱火哥”就是一位敢喊敢担的英雄。虽然他训练有素,但是突发情况危及生命;虽然他久经考验,但抱着喷火煤气罐也是头一次。他那个“周围很多人,不抱出去有危险咋办?”的朴实想法,道出他“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开阔胸襟,讲出了他作为消防员的沉甸甸的责任。

担当是一种豪气,更是一种境界。“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尽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担责任,映照着人生的意义。有担当的人,在行担当之事时,就已经为社会作出了担当的表率。“抱火哥”尽到了一名消防员灭火保安全的责任,担当起守护他人人身财产的重担,用自己的勇敢行为表达了“在岗尽责、在位有为”的崇高境界。

担当如阳光,能激发潜能;如甘露,能净化心灵;如烛光,能照亮他人。传承担当的精髓,就要学习“抱火哥”的担当精神,用更多的担当行为凝聚起担当的正能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07/7681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