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赴美IPO:焦躁的网企 焦虑的A股

2014年05月07日 14:21

 

阿里赴美IPO倒计时2014年中资概念股再度迎来海外上市浪潮

互联网圈总在不断上演着“合纵连横”,这里面,企业圈地画饼吸金,资本见缝插针跟进,媒体紧随节奏炒作。

马云又出手了,这次他将手伸向了向当年在搜狐面试自己的古永锵。阿里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的价格购得优酷土豆18.5%的股权,这个价格超过了优酷与土豆合并时的估算交易额10.4亿美元。此役入股优土是阿里在2014年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

1

这或许是阿里在赴美IPO之前所讲的最后一出宏大故事。前不久,国外媒体和投行对阿里的估值为1750亿美元,而在2013年,这个数值还徘徊在1000亿美元。

德邦证券分析师张海东表示,从目前整个电商来看,阿里应该说是行业第一的,目前为止没人能撼动它的地位,所以它赴美上市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新浪微博,这家与阿里渊源颇深的公司,于北京时间4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代码为“WB”,发行价17美元,最高融资额为3.28亿美元,这是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此次微博的定价和募资规模低于预期的目标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问题。更有媒体评论,新浪微博这个时候选择上市,有点儿“生不逢时”。

兴业证券分析师盛海认为,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发展,包括微信一些互联网社交等等,对新浪微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狼来了” 美国TMT业现第二次科技泡沫

美国股市3月份的科技股一片春寒料峭之景,所引发的“熊市”大讨论一度让市场阴霾笼罩。自3月6日创下4371点的13年新高至4月11日收盘跌破4000点关口,纳斯达克指数在一个月时间内下跌8.5%,此间在生物科技股和高成长股被大举抛售的情况下,纳指在4月10日更创下3.1%的两年半来最大单日跌幅。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美国互联网的股价涨到目前的位置,后市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从长期来讲的话,它的技术创新的速度能不能跟股价上涨的速度相匹配。

金融危机后刺激政策带来的巨大流动性、科技创新效应及移动互联网兴起——这些曾经支撑科技股股价飞扬的几大动力都在渐渐褪去“魔力光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正在退潮,每月缩减额高达100亿美元。而利率升高的预期,也导致低息美元拆借艰难,原来资金泛滥的科技股板块瞬间陷入恐慌。

 

围城内外:中概股沉浮记

远在1.2万公里之外的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以“科技改变生活”的宗旨,上演着更新迭代。

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美国资本市场,阿里巴巴、京东、聚美优品、触控科技等,途牛旅游网、迅雷、智联招聘、凡客等30家中资企业都想在2014年的赴美上市潮中分得一杯羹。前路如何,我们不得不回望一下海外中概股近来的表现。

3

4月8日美股一季度财报季的首日,中概股的业绩可谓集体大爆发,霍特中概股指数暴涨4.59%达到6834.17点,其中互联网科技类股票再度成为市场青睐的对象,58同城上涨14.86%,去哪儿上涨14.65%,唯品会上涨11%。

时间倒回到2010年至2011年中,中国企业掀起了赴美上市第三波高潮。但是随后,由于一些上市公司被指财报造假以及可变利益实体事件的爆发,引发了股价集体下跌以及赴美上市窗口的关闭,其间46家已上市中概股经历了被迫退市或停牌的沉沦。

围城内外,2014年30多家互联网企业再次选择赴美上市,是否恰逢其时?

兴业证券分析师盛海表示,很多高科技企业寻求海外上市,但是这种海外上市还要接受国际投资者对它的定价,以及公司整体运营状况的一个评估,包括接受投资者对它的考验。

美国投资者对于中概股会计丑闻以及企业治理问题上的担忧情绪,是否有所消减?在经历了2010和2012年中概股诚信危机后,现在这轮赴美上市我们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再次起航,热情不减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动力。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申睿认为,美国本身的科技类股票在全世界是占有绝对龙头的地位。可以赴美上市,并且也代表着中国的这种科技股票的先锋和它的领头作用来说的话,对于未来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将会是非常大的,它的这种上市更多来说可能不是一次性的融资,而是更多对于未来市场的海外并购和我们其它融资的配合型的动作。

 

互联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 既有吸引也有无奈

国内互联网行业传统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现在的三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未来的三小巨头——京东、小米、奇虎360目前都没有在国内上市,多数在美上市或者计划在美上市。

4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申睿表示,到今年年底才开始可能草案注册制的转变草案,所以这种草案没有公布之前,对于真正的上市企业来说,更多需要政审的是非常多的,这种情况之下来说,它门槛,条件高。

很多互联网企业,基于免费为王的特点,在起步阶段有一个时间相当长的“砸钱”过程,这一阶段银行信贷不愿介入,必须依靠风险投资的“输血”才能维持生存发展。互联网业在创业成长阶段,净资产往往达不到传统标准,连续盈利要求也较难满足,选择海外上市成了无奈之举。

 

回归国内市场 完善国内融资环境

相比海外市场的火爆场景,A股市场显得更加沉默寂寥。走走停停的IPO今年1月初由于企业集中发年报再度停摆,5月能否重启尚未可知。

上交所主板排队168家企业、深交所中小板排队276家企业、创业板排队231家企业,这675家企业仍在煎熬中等待。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失去耐心,截至4月3日,今年以来共有28家企业退出IPO申请。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申睿认为,通过A股、H股两个这类平台进一步扩展和扩张我们未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再加上我们未来整个的人民币国际化,甚至是未来股市的国际化,相信在美国上市的未来科技类的股票,它们的回归和全世界相互跨国的并购将会掀起未来另外一波大潮。

困难重重的国内A股市场上市之路,横亘在急需资金输血企业的面前。如何让真正优质的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激活国内资本市场的一潭死水?

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国内投资环境,由国内资本去支持创新企业的早期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尽快完善证券市场,为创新性公司提供融资平台。必须施行全面的注册制。让投资者自己判断风险、承担风险,而不是由证监会来对拟上市的企业排队打分。如果不能放弃证监会的审批,就没有真正的注册制,就不会有中国版纳斯达克。路还远,且行且珍惜。(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07/7681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