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国企业IPO瞄准美股“大蛋糕”
2014年05月14日 10:45
阿里巴巴5月7日正式向美国证交会提交IPO文件后,在业界引发巨大震动。今年4月至今,已有4家中国公司成功登陆美国,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在阿里巨额IPO的刺激下,加之中国互联网市场热度持续不降,且在美国资本市场正受追捧,预计以互联网公司为首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盛宴”将继续上演。
阿里IPO让硅谷投资界为之兴奋
尽管业内对阿里赴美上市早有预期,但阿里正式向美国证交会提交IPO招股书的新闻,仍然在业界引发巨大震动。分析人士预测,阿里的上市融资额最终或将达到200亿美元,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阿里赴美上市,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这场资本盛宴中的投资人。有人预测,集团28位合伙人和联合创始人将成为亿万富豪。除了马云及集团高管人士之外,来自硅谷的大部分投资者也将尽情享受大获全胜的喜悦,包括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等。
阿里一旦上市,无疑会让投资人赚个盆满钵满。然而,最大的赢家恐怕当属日本人孙正义。14年前,孙正义的软银公司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阿里投下2000万美元的赌注,若上市后将达到580亿美元,回报惊人。
路透社报道称,对于美国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言,虽然阿里巴巴现在还远没有其他互联网企业,如亚马逊和Facebook那么有名,但它的IPO已然成为自Facebook挂牌以来最让硅谷和华尔街兴奋的上市案。
正如美国媒体分析的那样,阿里上市对于美国科技领域和投资领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令很多美国投资者获利,还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把资金转向该公司。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发出感叹:新一轮中国浪潮又要来到时代广场了。
中国企业抢滩华尔街再掀“小高潮”
“你们公司什么时候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句看似调侃的话如今已成为互联网圈内见面聊的最多的一句话。近年来,以新浪、搜狐等为首的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引领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潮流,美国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重要阵地之一。
自2013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上中国概念股呈现出持续复苏回暖的趋势,让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兰亭集势、去哪儿、汽车之家以及58同城等8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合计融资8亿美元。
(图片说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今年4月以来,已有4家中国公司成功登陆美国,中国企业赴美IPO再次掀起一轮小高潮。4月3日,教育及人力资源企业达内科技在美国成功实现IPO,融资规模达到1.38亿美元,成为今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首只中概股。一周后,中国国内最大的健康服务机构爱康国宾也成功抢滩纳斯达克。4月17日,微博和房地产企业乐居也在同一日登陆美国。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企业密集赴美上市,给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展示整体实力提供了机会。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把自己定位为“全球最大的在线及移动电子商务公司”,阿里旗下淘宝、天猫、聚划算三个平台在2013年的商品交易总额为2480亿美金,共有2.31亿活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这些光鲜亮丽的数据,无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一个缩影。互联网业内人士贾贝贝认为,阿里赴美上市,给了世界一个了解中国经济、中国概念股的良好机会。
赴美上市的“盛宴”仍将继续
去年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成功上市,或将成为今年中国企业赴美融资的“风向标”。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股价屡创新高,去哪儿网去年11月1日登陆纳斯达克,开盘价为28.43美元,较发行价15美元暴涨了89%。新浪微博今年4月17日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日逆市上涨19%,每股价格为20.24美元,总市值达41亿美元,并带动了中概股集体走高。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热度持续不降,且在美国资本市场正受追捧,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到美国资本市场分享这块“大蛋糕”。
(图片说明:4月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内的交易显示屏在收盘后显示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纽约股市强劲反弹。)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的“短板”也是众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选择走出国门上市的原因。过于严苛的上市门槛、繁冗的上市流程以及不够完善的市场秩序,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短板,让众多互联网企业望而却步。例如京东和新浪微博都难以满足A股要求连续三年盈利的上市门槛。
多个因素促使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盛宴”还将继续上演。今年,堪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又一个美股元年,京东、聚美优品、途牛网、猎豹移动已相继向美国证交会提交IPO申请,有预测称,今年计划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或达30家,将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14/7688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