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京津冀联手“压煤”治污亟待破解三大难题

2014年05月14日 13:51

 

强压煤炭遇到“气荒”,供给不均影响区域联控

去年9月,环保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三地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压煤目标:到2017年,北京市的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1300万吨,天津市削减1000万吨,区域内燃煤大户河北则要削减4000万吨。

天然气成为煤炭重要的替代能源。国务院要求,2017年京津冀区域城市建成区基本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窑炉、自备燃煤电站的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

河北省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路光说,“煤改气”步伐加快,已经使河北遭遇严重“气荒”,强压煤炭之后,将有约60亿立方米天然气缺口无法落实。原来计划了不少“煤改气”项目,但是因为天然气供应能力限制,恐怕要受影响。

天津市要求今年对城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清零,对四城区现存2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进行改造。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认为,实现空气质量的好转,离不开能源政策的保障,环保部提到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但区域间清洁能源的供给量并不均衡。目前,北京发展清洁能源早,国家供应充足,而天津、河北发展缓慢,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资源也受到限制。去年,天津完成一批天然气锅炉房,但因能源供给不足无法启用。另外在供电方面,天津需要更多的外购电,但目前其外购电比例仅占17%,而北京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1

(图片:北京故宫角楼被雾霾笼罩。)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教授程序说,北京作为首都,一直是国家天然气供应的“重点保护对象”,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极快,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年消费量将分别达180亿立方米和306亿立方米。鉴于京津冀区域唇齿相依的地域特殊性,有必要统筹考虑,整体加大对这一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力度。

“京津冀大气联防联控非常有必要,做好联防联控顶层设计首当其冲,在能源规划方面需要有进一步推动。”河北省环保厅大气处负责人张伦梁认为,国家部委应该增加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量,使治理雾霾可持续。

 

农村劣质煤治理成本高,区域行动步调不一致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中国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高级工程师王忠民认为,京津冀特别是河北地区农村燃煤占比很大,目前受各种条件制约,“煤改气”还不现实,应该通过从燃煤源头进行洁净化和煤炭质量标准的统一,达到环保需求,不然将大大削弱治污成果。

据介绍,优质煤的价格每吨要1200元至1500元左右,而劣质煤的价格每吨才700多元,农村老百姓只得选择较为便宜的劣质煤。劣质煤通常含硫量极高,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面积的低空污染。

依照北京市的计划,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推进“减煤换煤”,到2017年实现居民用煤削减100万吨以上,剩余燃煤全部替代为优质煤。政策是市政府每吨补贴200元,每个区县每吨再补贴200元至400元,即1吨洁净煤政府补贴能达到400元至600元。在政府的补贴政策下,洁净煤和劣质煤的价格在各区县基本上实现持平。

河北目前年消耗燃煤超过2亿吨,农村占比约30%。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了解到,目前这个省只有石家庄等少数城市明确通过财政补贴引导推广使用优质煤。记者近日在河北一些城市近郊一些居民区采访发现,路边随处可见散落的煤块,不成形地堆放在墙角边上。一些居民说,希望替代计划能快点推到这里,如果能给部分补贴,干干净净谁不愿意用?他们希望得到与北京、石家庄等地一样的补贴政策。

2

(图片:2014年4月25日,河北邯郸集中爆破拆除锅炉烟囱。)

“除了用优质煤替代劣质煤,一些生物质燃料也可以作为选择。”河北省曲周县科技局局长顾爱云说,这个县的王庄村家家户户使用棉花、玉米、小麦秸秆进行压缩制造的“生物质燃料块”,用柴草节能炉来燃烧。秸秆几乎不含硫,把秸秆压块,替代煤炭作为燃料,可以大量减少因烧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可杜绝焚烧秸秆和煤炭燃烧两大空气污染源。

据介绍,由于农户使用“生物质燃料块”每吨可得到50元钱政府补贴,相较于过去使用劣质煤,成本并没有增加。曲周县有望在几年内实现村村告别劣质煤。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奥科瑞丰新能源公司是一家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企业,总经理助理周学说,他们看准了京津冀地区对清洁燃料的巨大需求,但在实际推广中并不顺利,主要是地方环保部门对这种新产品不了解,难以纳入推广目录。

张伦梁认为,替代劣质煤可供选择的方案很多,要想遍地开花,关键是要增强地方政府和百姓积极性。国家有必要在京津冀农村地区尽快推动和落实替代计划,从源头遏制劣质煤进入京津冀地区。同时应尽快落实政府补贴,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价格优惠,自然就会选择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燃料。

 

新能源使用渠道不畅通,建议在京津冀区域先行

河北省工信厅厅长王昌认为,着眼于未来,传统的化石能源利用模式将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技术革命来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而最理想的目标是,所有被削减的燃煤都被天然气、太阳能、核电等清洁能源所代替,现在就要做好相关准备。

北京市目前正在发展新能源示范工程。国家能源局批复北京市海淀、顺义两个国家分布式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首批61所中学已经利用太阳能发电,“农村阳光浴室”、“绿色燃气”、“农村太阳能采暖”等新能源惠农安居工程已经让约30万农户切实感受到新能源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3

(图片:2014年4月22日,天津首个企业自发自用光伏项目投运。)

“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新能源使用渠道还不十分畅通,国家有必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会在这一区域先行一步,大胆尝试、加快推进。”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工业处处长陈万钦说,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可以作为产业支撑。如河北省筛选49个工业园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这些工业园区目前已经形成2300多家企业的规模,标准厂房的屋顶面积达4.5亿立方米,如果全部安装光伏太阳能屋顶电站,每年可发388亿度电,节约标准煤500万吨。如果从整个京津冀地区看,这一数字更为巨大。

据陈万钦测算,如果政府补贴到位,光伏太阳能屋顶电站七年可收回前期投入成本,而其使用寿命可达25年,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他建议,国家应推动光伏太阳能屋顶电站在京津冀工业园区先行先试。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潘涛认为,因为太阳能依靠天气,受自然的影响较多,因此不可能成为能源消费的主流,只能作为有益的补充。清洁能源中最可依赖的是核能,东欧和西欧都是以核电为主,不用烧煤,现在安全技术问题已经解决,有必要在京津冀沿海地区进行勘察论证。

王昌说,京津冀地区用电已经超负荷,完全靠外购电也不现实,关于发展核电,他们已经在沧州沿海地区加快勘察,希望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和人力支持。(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14/7688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