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国工程机械“抢滩”东盟市场须有序竞争

2014年05月18日 20:52

 

近两年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东盟市场上,中国工程机械由于质优价廉,备受青睐,仍保持较快增长。

当前,中国多个工程机械厂家均把视野瞄准东盟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工程机械厂家存在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品牌形象,业界期待有序竞争海外市场。

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备受东盟国家青睐

“越南使用很多中国的产品,柳工的机械在越南很常见。”越南胡志明共青团谅山省委副书记陈山垂近日到访广西柳工集团时表示,随着越南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房建、公路、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在越南国内工业基础和研发水平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很强烈。

广西柳工集团进入越南市场已有10年时间,柳工产品在越南市场占有率近50%,包括装载机、压路机、叉车等多种产品。

此前,越南工贸部重工业司副司长吴文宙表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到越南投资办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他们将在税收、土地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

1

(图片说明:2012年9月23日,第二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参观者在工程机械展区参观。)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和发展,东盟国家关税达到很低水平,中国与东盟经济依存度也逐步加深。由于东盟国家制造业水平偏低,中国工程机械输入东盟国家有着地缘优势、贸易优势,合作前景广阔。”在南宁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工程项目合作与发展论坛上,马来西亚东盟工程科技园秘书长胡逸山说。

“近年东盟国家进入发展新阶段,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产业互补性高的东盟市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说。

在电力、路桥、电信、铁路、机场建设等项目工程承包方面,中国企业具有成本、技术优势。由于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包大量的工程,也促进了工程机械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编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季度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和东盟贸易总额为1052.20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562.27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从东盟进口489.93亿美元,同比增长2.9%。

许宁宁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设定了到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目标。这意味着区域合作将呈现许多新的商机,也意味着双方企业合作将更加活跃、密切,工程机械合作也必将更加深入。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加紧抢滩东盟市场

“柳工产品在东盟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出口份额年年攀升。2013年,柳工亚太公司销量将近2000台,销售额近1亿美元,销售额仅次于俄语区市场,约占柳工海外业务的1/5。”柳工国际营销事业部总经理罗国兵说。

罗国兵告诉记者,目前柳工全系列的产品都已经在东盟市场实现销售,装载机新机占有率在东盟区域居第一位,压路机、挖掘机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并在一些市场进入前列,平地机、推土机、起重机、小型机以及混凝土设备开始受到青睐并逐步推广。今年4月,柳工还在万象宣布成立老挝首家4S店,这是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在老挝设立的首家4S店。今年5月,柳工又在香港成立公司,进一步深化拓展国际市场。

迅速兴起的东盟机械市场正在引起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越来越密切的关注,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开拓东盟市场方面同样成效显著。资料显示,三一重工在2012年成了亚太大区,并将总部设在泰国。亚太大区成立当年,销售额即突破10亿元;2013年,三一重工亚太销售额更是超过18亿元。

近日,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泛太平洋营销大区顺利出口十余台日野底盘搅拌车至柬埔寨某大型商混企业。这不仅标志着中联重科日野搅拌车正式进入柬埔寨市场,更是创造了中联重科搅拌车出口柬埔寨的单笔订单金额最高纪录,提升了公司的混凝土搅拌车高端产品在柬埔寨的市场份额。

2

(图片说明:2014年3月8日,一批工程机械在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等待装船出口。)

正在发展中的东盟国家对工程机械需求量很大,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过,随着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日趋饱和,中国相关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今后也将更加激烈。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应建立海外竞争新秩序

业内人士认为,在拓展东盟市场的过程中,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也非一帆风顺。须充分准备稳妥推进,尤其亟待建立海外竞争新秩序,避免无序竞争伤害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形象。

一是隐性的、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需引起重视。当前,一些国家设置了“无形”的贸易壁垒,例如通过设定较高的排放标准、限制关键零部件的出口等,对中国企业设置障碍。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发展,首先要努力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二是对法律、政策环境的了解程度要加强。企业“走出去”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用工纠纷、产品质量纠纷等一系列问题。要在国外合法合规地经营,必须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是须对当地政治、治安、文化环境有较深入了解。东盟国家虽与中国地缘相近,但仍存在文化差异,各国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须对所在国政治、治安、文化环境多加了解,顺应当地的文化,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大刀阔斧,尊重已经形成的管理模式。

四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应尽量避免无序竞争。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竞相开拓海外市场,有的企业采取“价格战”,损害了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形象,亟待行业自律,维护中国品牌形象。

“例如,中国的摩托车行业曾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占据相当份额的市场,但随着无序竞争的加剧,使中国品牌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曾经的市场也不复存在。”一位业内人士呼吁,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倍加重视质量和品牌建设,避免单纯以“价格战”取胜的方式,避免重蹈摩托车企业在东盟国家“全军覆没”的覆辙。(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18/7692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