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工商 “小”窗口背后的发展“大”服务
2014年05月19日 11:02
作风和纪律建设,历来都是成都工商系统自身建设的重点。对全市工商系统而言,正风肃纪不仅是队伍作风纪律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推动作风建设深层次问题解决,为全面深化工商改革提供强有力纪律保障的有利契机。
日前,成都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对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提出的“11+X”模式要求,结合工商部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际,重点围绕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群众纪律深入查找个性化问题,通过“四坚持四结合”狠抓责任落实,打响了一场纠“四风”的攻坚战。而各级工商部门为群众企业提供政务服务的窗口一线更是成为攻坚战的“突破点”,一方面认真查找窗口存在的“服务不周、效率不高、干劲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以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发干劲,优化流程,提升效能,小小的工商窗口,折射出了工商工作人员执法为民的职业操守和正风肃纪的点滴成绩。
新措施应对窗口办件“井喷” 4月全市市场主体增量再创新高
自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于今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后,由于降低了注册门槛,激发了创业热情,主城区的工商注册登记窗口一度出现办件量激增、办事人员拥挤的情况。随着全市工商系统群教活动和正风肃纪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今,这一景象早已被快捷高效、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取代。
据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办事群众不排队、不白跑、不走冤枉路,全市工商系统从利民便民的角度进一步增添了工商窗口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新措施1:督查加通报。市工商局采取暗访、以办事群众身份咨询、与当地纪委(纪工委)、政务中心和区工商局负责人座谈等形式,围绕窗口工作人员到岗、着装、在岗、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重点对市政务中心、五城区、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政务中心工商窗口进行了暗访督察,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
新措施2:增加服务窗口与工作人手。各区(市)县工商局纷纷从机关紧张的工作人手中又调整处一批干部充实到一线窗口,注册量大的城区工商局还增设了受理窗口;一些基层工商局的领导班子成员也定期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到一线“面对面”受理咨询、行政审批等工作;
新措施3:提供延时服务。高新区、天府新区、青羊区、彭州等地工商部门主动实行延时服务,都江堰工商局政务中心窗口上午提早一个小时,下午延长一个小时,每天10个小时不间断办理窗口业务;
新措施4:提供非法定职责但又方便群众的服务。各级工商窗口全面开展“我帮你查询”档案服务,取消企业到档案室查询档案这一环节,由窗口人员在电脑上查询,为企业减少了查询费用和往返时间。
新措施5:改“一审一核”为“审核合一”。今年,简易登记事项注册登记业务“审核合一”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将个体工商户登记,以及除法定代表人、股权变更以及公司分立合并在外的其它登记事项纳入“审核合一”登记范围,促进了行政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窗口有效的应对措施带来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效应。4月份,全市市场主体增量再创新高。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485户(其中,新设立内资企业7854户,外资企业66户,个体工商户11324户),新增注册资本合计298.5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和注册资本同比分别增长41.1%和70.2%,与上月环比分别增长33.4%和49.8%。各项新政措施日益深入人心,窗口服务也越来越高效规范,改革的红利顺利得以进一步释放。同时,各级工商窗口再次梳理所有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承诺时限,按照“能减就减、能短则短”原则,将内资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登记等15个事项的承诺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此类审批事项实际办理效率提升幅度超过25%。
“11+5”专项治理 加强作风纪律建设长效制度机制
4月17日,位于蒲江县成佳镇的西部茶都在交易比较清静的下午突然又热闹起来了。原来,为切实推进蒲江特色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茶叶市场主体需求,蒲江局高永祥副局长带领注册窗口的工作人员深入茶都,对参加蒲江县成佳镇第二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已办理营业执照的109户个体工商户进行回访,对将入住西部茶都的1000余户经营户代表开展现场办公。工商人员一到会议室,水还没顾得上喝一口,立即就向经营户们宣传起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有关新政,把改革的红利给大家一五一十地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名称预先核准、应提交的登记材料及商标注册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指导。茶农们也很兴奋,及时到位的工商服务使他们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信心更加坚定,工商部门贴心、高效、及时的服务也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服务群众为先”。这一幕正是成都市工商局开展正风肃纪工作,安排各级工商部门“走基层、送服务、惠民生”的具体体现,通过开设“特殊窗口”、“流动窗口”,有效解决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按照市委对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提出的“11+X”模式要求,工商部门还结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际,重点围绕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群众纪律深入查找出个性化问题。在工商登记窗口,一套长效工作机制正开始运行:一是建设工商窗口注册工作廉政风险点控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纪律保障。登记窗口紧密结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精神和规范行政审批权力的“红线”,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梳理了行政审批工作中的18个廉政风险点,并全面推行了“问题管理、差距管理、细节管理”的控制措施。二是进一步强化窗口规范化建设。持续完善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适应窗口申办量大幅增长的情况加大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力度,全面提升审批效率。三是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水平。依托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局长信箱、网上工商平台在线咨询、电话咨询、工商政务微博等形式,广泛宣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办事企业和群众释疑解难,让企业“来得明白、办得顺畅”。
排忧解难分类服务 新区窗口诞生毕业生“绿色通道”
5月14日的天府新区政务中心工商窗口与往日有些不同,一个为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专门设立的“绿色通道”在这里诞生。一则醒目的通知挂在绿色通道旁:“凡高校毕业生提交登记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窗口做到‘四个当场’即:当场受理、当场核准、当场打照、当场发照。”
“真是挺方便的,为我们创业开辟了一条快捷之路!”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小刘家住双流华阳,打算毕业后与同学一起合开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如今开公司的门槛也低了,手续也简便了,可是从来没有涉足过企业注册登记流程的我们一直都担心办理时遇到‘拦路虎’,因此也将开公司的策划方案一拖再拖。”前两天,刚去家旁边的天府新区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咨询相关事宜的小刘看到了这个新开辟的绿色通道,十分开心地给同学打电话告知这一消息。“不仅有绿色通道,窗口工作人员还会手把手教我们注册流程,原先的担心都一扫而光啦!我们打算下个月就来办!”
其实,不仅仅是针对高校毕业生,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各级工商窗口总是做好分类服务,快速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前4个月,企业对工商信息的查询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0%。各级工商信息查询窗口及时调整了工作时间,增派了工作人手,向社会提供了午间查询、延时查询等服务,并启动建设成都工商电子档案分散扫描及查询系统项目,项目建成后,全系统工商企业档案完成电子扫描并提供查询服务的周期将从30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2个工作日以内。
窗口定下“微笑纪律” 规范服务温暖群众心
5月15日,上午10点。笔者来到熙来攘往的草市街市政务中心服务大厅里,工商窗口如往日般依然繁忙。窗口的工作人员们早已被各个咨询的办事群众和一堆堆的申请材料所围绕,顾不上停下来歇歇。但就算再忙,每轮到一位新办事的群众时,窗口工作人员都会抬头微笑:“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待办完手中事项,双手递完资料,又是一声暖暖的“谢谢,请慢走!”
“窗口的工作人员每天的接件量、业务量是非常大的。”市政务中心工商窗口首席代表范秋萍说,“就拿最基本的企业核名来说,按8小时工作时间来算,除去一些需要报上级工商部门的复杂企业名称花费时间较长,其余的企业名称几乎每半分钟就得核完一个,平均每个负责核名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核100多个名称,对着电脑一天下来,很容易就头昏脑涨了。”复杂的企业性质分类、名称核准要求,令工作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可是,我们认为,再困难繁杂的工作,都不是纪律松懈的借口。窗口就是整个工商系统对外服务的一张‘门脸’,严明的作风和纪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满意而归。”
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遇事不得推诿,接听电话要热情、耐心……这些在工商窗口认真践行的严明作风是“争当为民服务优质工商登记窗口”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微笑,一声问候,表面看似简单,却往往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内心涌起暖流,深切体会到工商“小”窗口后面的发展“大”服务。
窗口,只是一个缩影。当前,全市工商部门正坚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与形成工作合力相结合,坚持宣传教育与严肃执纪相结合的方式,在紧紧扭住市委明确的11个方面的共性问题不放松,逐一比照、逐一排查、逐一深挖的同时,把工商部门的个性化问题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切入点,下猛药,出重拳,用实招,确保正风肃纪工作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19/769345.shtml